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 > 第58章

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 第58章

作者:二图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5:17:41

许衡搀着老人进入内室,安顿他在卧榻坐定,又亲手点燃火盆驱散寒意。

\"逸风此次回来,可是公务在身?\"曹嵩关切地问道,\"邺城那边情况如何?袁绍那老狐狸怎会轻易让你如愿?他必定要带着全城百姓官吏撤离,给你留座空城。你得施行仁政,收揽民心,如此不出半年便能树立威望。\"

典韦刚要插话,被许衡暗中拽住衣袖。许衡回头递了个警告的眼神。

老人家一年到头难得与儿孙畅谈,让他多唠叨几句又何妨?

其实曹嵩并不缺人陪伴。孙子曹丕、曹彰时常前来问安,女儿曹宪更是乖巧伶俐,常来照料起居,陪他谈论天下大势。

但曹嵩对许衡始终怀有特殊感情。这个救命恩人不仅才智过人,更被他视如己出。这些年来,老人早已将许衡当作亲生子嗣般疼爱。

久别重逢的亲眷,总是有说不完的体己话。曹老太爷拉着许衡絮絮叨叨,浑浊的眼里泛着慈祥的光。

\"切记养兵蓄粮,莫要冒进。\"枯瘦的手指在案几上叩了叩,\"邺城各处的关隘都要增派守军。\"

忽而话锋一转:\"你素来宽厚......\"话音未落,又拍了拍年轻人的手背。

屏风后掠过一抹海棠色裙裾。跪坐的少女正支着下巴 ** ——正是曹操最疼爱的曹宪。当年本要送她入宫,奈何董妃殁了,小丫头又闹脾气,这事便作罢了。

\"是......许家叔叔?\"

少女眨着眼睛。上次见他还是总角之年,如今自己及笄了,不知那人可还如记忆中那般风趣。

\"逸风?\"曹嵩突然提高声调。

爽朗的笑声立刻响起:\"您放心,邺城如今人才济济,连蔡中郎的千金都来了。\"

\"可是蔡邕之女?\"老太爷眼睛一亮,\"好啊!当年孟德也是这般聚贤......\"忽然蹙眉,\"你此番回京,究竟所为何事?\"

\"您方才问过了。\"许衡无奈地笑。

\"你还没答呢!\"老人精着呢。这小子突然带着厚礼登门,实在反常——往常都是空着手来,顺走几件珍玩才肯走的。

檀香在鎏金博山炉里袅袅升起。

我来帮你

许衡突然明白过来,随后沉默了一会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没,没什么大事,哈哈!就是惦记老太爷了。我和哥哥从小失去双亲,也没人疼,当年去徐州救您,那是为主公分忧。\"

\"但后来老太爷待我如亲生,这份恩情我一直记在心里。\"

曹嵩听了这话心里很舒服,觉得许衡真是个重情义的孩子,还记得这些年自己的好。

这样,自己的一片苦心也没白费。

不过,总觉得他还有话没说完。

曹嵩年纪大了,经历的多,头脑也清醒,知道许衡没说全。

\"呵呵呵...\"

曹嵩忽然笑了起来,坐直身子,把身边的丫鬟和门口的侍卫都打发出去——似乎忘了曹宪还在屋里。

他开门见山地问:\"逸风,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是不是邺城又出什么大事了,才来找我?\"

\"要是有我能帮上忙的,我一定尽力。你救过我们曹家,这些年为孟德立下汗马功劳,又为大汉建功,才得此显赫的县侯爵位。\"

\"这样的身份,虽然天下尚未统一,但也足够光宗耀祖了。\"

\"要是有事,恐怕也只有孟德能给你找麻烦了。\"

许衡长叹一声。

沉默了许久。

还不时和典韦交换眼神。

两人都面色难看,支支吾吾不肯说。

似乎有难言之隐。

内堂里,曹宪也悄悄靠近门帘,想听个明白。

她实在太好奇了,这可是许衡啊。

在家里,父亲对许衡的称赞从未间断过:带兵打仗罕见敌手,文武双全,见识不凡。

是天下少有的名将之选,又是治国能臣,就是惹事的本事也大得很,稍不留神就给你找麻烦。经常把父亲弄得哭笑不得。

这样的人物,还能有什么事难倒他?需要特意来相府求见老太爷帮忙?

还带着礼物?

绝无这种可能!多年来,许衡叔叔哪次不是空手而来?

每次都是这样——空着手进门,眼睛却总在家里的好东西上打转,明里暗里地暗示,最后爷爷总会把东西送给他。

那些被带走的,可都是爷爷和父亲珍藏的心爱之物啊!

曹嵩拄着拐杖,挣扎起身,急得直叹气:\"你不肯说?好!我亲自去问那个混账儿子!\"

\"使不得!\"许衡连忙拦住他。

\"哪能让您亲自去?可是我……唉……\"

典韦涨红了脸,单膝跪地,抱拳高声道:\"君侯!都什么时候了,您还要替他们瞒着?\"

\"您的仁德换不来半分尊重!\"

\"局势至此,怎能再讲仁慈?!\"

许衡看向典韦,双手微微发颤,艰难道:\"典韦,我们受曹氏恩惠,即便受了委屈,也不能失了仁心。\"

典韦重重叹气:\"君侯就是心太善,才会被欺到这般地步!\"

许衡沉默不语,神情苦涩。

曹嵩已然听出端倪,见他二人如此,心中又急又痛——典韦满脸通红,眼中含泪,甚至要跪下来求许衡开口,究竟发生了什么,把他们逼成这样?

\"逸风!为将者岂能以仁慈治军?慈不掌兵!到底出了什么事?\"

曹嵩怒而坐起,胸膛剧烈起伏,目光如炬,多年主君的威严尽显。

许衡无奈摇头,将一封信放在案上:\"许衡绝非背后嚼舌之人,但此事重大,还请老太爷明鉴。\"

\"说!是非曲直,老夫自有决断!\"

曹嵩直视前方,纹丝不动。

许衡神色坚定,沉声道:\"抵达邺城后,我首要之事便是安顿部众。这些兄弟与我同生共死多年,岂能眼看他们忍饥挨饿?邺城地处要冲,在此驻军既可抵御袁绍,又能为丞相分忧。\"

曹嵩微微颔首。许衡战功赫赫,麾下精兵强将,确是一道坚固屏障。

\"然而,\"许衡话锋一转,\"主公令曹纯驻军邺城以西,又派元让将军屯兵东郡。如今我军困守邺城、荡阴二地,粮草本就不足,却要负担虎豹骑与东郡兵马的补给。\"

他面带苦涩:\"近日军师点破此为掎角之势。许某不通兵法,当初未加阻挠,确是咎由自取。可长此以往,若曹纯、夏侯惇突然发难,我军将陷入腹背受敌之境!\"

一旁的典韦闻言怒目圆睁:\"老爷子!俺虽是个粗人,但宛城血战历历在目!当日若非我与君侯拼死相救,丞相早命丧张绣之手!\"

他攥紧双拳:\"如今曹氏宗亲这般排兵布阵,分明是要吞并我等!他们吃着我们的军粮,却暗中磨刀霍霍,这算什么恩义!\"

“出发前一天,郭军师都咳血了!”他原本就体弱,冬日里更不宜操劳,如今却日夜忧虑,生怕大军熬不过这个寒冬!”

呜咽声在堂内回荡。

典韦说到伤心处,竟掩面痛哭。

许衡转身望着这位昔日猛将,不禁怔住——这位兄弟真是今非昔比,往日的铁血硬汉,如今却成了说哭就哭的性情中人。

曹嵩闻言立刻了然。这不就是明摆着的事?曹氏宗亲求的是建功立业,偏偏都没许衡这般运数。许衡帐下强将如云,兵甲精良,麾下将士又个个足智多谋,自然战功尽收囊中。

难怪招人眼红。

“老夫活了大半辈子,从未见过如此......恬不知耻之徒!”曹嵩拍案怒喝。

许衡疲惫地指了指案头竹简:“这又是主公新送来的书信。我早料到他调我回京,分明是要我交出邺城防务,回许都继续当那个执金吾。”

“鸟尽弓藏的道理,我懂。”他苦笑连连,“今日来就想跟老太爷交个底。回京后什么官职都不要了,就在相府养马种花,给您老人家养老送终。”

“那几万弟兄......是我对不住他们!主公偏袒自家宗亲,我又能如何?”

“住口!”

曹嵩猛地起身,却听内堂“扑通”一声。

“何人?!”

只见曹宪慌慌张张爬起身,伏地请罪:“祖父恕罪!孙儿不是故意 ** ......”

曹嵩长叹一声:“既如此,去告诉你母亲——立刻把阿瞒给我叫回来!现在!马上!”

【“祖父别急,我这就去请父亲回来!”曹宪提着裙角匆匆离去。

曹宪慌忙站起,脸颊绯红地瞥了许衡一眼。

此刻的许衡与典韦根本不知房内有人,方才那番做作全被这位姑娘看在眼里。

实在是有些难为情。

二人不约而同地挠头傻笑。

曹宪未发一言,红着脸夺门而出,实则胸中怒火翻腾。

自幼博览群传记轶闻,深谙驭人之术与兵法韬略。

却未料军国大事竟如此残酷,这般腌臜事就发生在自己府上。

她总道父亲是当世罕见的明君,可如今这般作为,与那些乱世枭雄有何不同!

竟这般...陷害忠良!

令将士们受尽委屈,人家在前线浴血奋战,为曹家拼死平定这破碎山河。

而这些曹氏、夏侯氏的将领,却在背后行此龌龊勾当。

简直令天下人齿冷。

曹宪含怒而出,打算先禀明母亲,再请父亲来见祖父。

大汉以孝治天下,纵使父亲贵为丞相,也断不敢违逆父命,否则传扬出去,必将众叛亲离。

届时身败名裂,不过顷刻之间。

待曹宪离去后。

曹嵩仍余怒未消,似是因许衡二人遭遇而愤懑难平。

更觉颜面尽失。

为君者固然要懂权衡之术,明赏罚之道。

但岂能如此行事!

这般寒了功臣之心!

如今竟要许衡撤兵,强索邺城,北方袁绍尚未平定就急着干这等勾当!

就不怕天下义士心灰意冷吗!

\"呼......\"

曹嵩剧烈喘息,面色阴沉得可怕。

许衡轻抚其背为他顺气:\"老太爷息怒,唉......\"

\"我也明白自己处境尴尬,不受宗室待见。更清楚若是有朝一日,主公真能取得天下......\"

“只怕麾下众人还需分得封地与功赏,若不争抢,日后分得少了,难免心生不满。”

天下大势,历来如此。

昔日高祖皇帝不也是分封与郡县并行?

将大片土地分给刘氏宗亲,还立下白马之盟——若非刘姓称王者,天下共讨之。

“罢了。”曹嵩摆了摆手,顺了顺气,又唤典韦上前,问道:“你方才提及宛城,都说我等不知其中内情。如今你且说说,宛城究竟发生了何事?”

“唉,老太爷,这事当真不能说……”典韦面露难色,眉头紧锁。

本是为渲染当时心境,却勾起曹嵩追问的兴致。

这下反倒进退两难。

曹嵩轻笑一声,故作严肃道:“我只想知道实情,绝不会外传。”

“这……”典韦看向许衡,见许衡微微颔首。

“那……小的便说了?”

许衡叹道:“说吧。此事我难以开口,典韦身为宿卫,险些丧命,由他来讲最合适。”

典韦遂将宛城之事一五一十道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