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 > 第3章 鏖战辽河:铁血渡江

民国三十六年八月,辽河平原热浪袭人。林文澜举着望远镜,观察着对岸敌军阵地。辽河在此处宽达五百余米,对岸国民党军第54军依托坚固工事,构筑了严密的防线。

\"情况比预想的更棘手。\"参谋长周志宏指着地图说,\"敌军在河岸布置了三道铁丝网,水下可能还有障碍物。对岸高地部署了重炮群,完全封锁了渡口。\"

第一师师长邱清泉补充道:\"据侦察,敌人还配备了探照灯和监听设备,夜间强渡也很困难。\"

林文澜沉思片刻,突然问:\"最近的气象报告怎么说?\"

\"预计三天后有一场大雾。\"

\"好!\"林文澜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我们就利用这场大雾。\"

作战计划立即展开。工兵部队开始在辽河上游三十里处秘密建造浮桥,同时在下游制造佯攻迹象。炮兵部队则分散部署,准备在总攻时实施炮火覆盖。

八月十五日凌晨,大雾如期而至。浓雾笼罩着辽河两岸,能见度不足二十米。

\"开始行动!\"林文澜一声令下。

第一波出发的是由水性好的战士组成的突击队。他们悄无声息地滑入河中,每人只携带匕首和手枪,任务是清除对岸的哨兵和探照灯。

突击队长李大海率先游到对岸,敏锐地发现水下果然布设了铁蒺藜。他打了个手势,队员们立即开始清除这些障碍。

与此同时,在上游秘密渡口,工兵们正在紧张地架设浮桥。为了避免发出声响,他们在每个连接处都垫上了棉布。

\"快!快!\"工兵营长低声催促,\"必须在雾散前完成!\"

对岸敌军似乎察觉到异常,突然向河面发射照明弹。但由于大雾弥漫,照明弹的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突击队,上!\"林文澜果断下令。

这次出发的是携带轻机枪和爆破筒的强击分队。他们的任务是抢占滩头阵地,为后续部队打开突破口。

战斗在浓雾中突然爆发。强击分队刚登上滩头,就与敌军巡逻队遭遇。顿时枪声大作。

\"压制左侧火力点!\"分队长王铁柱大喊。一挺轻机枪立即向敌军阵地扫射。

就在这时,上游传来信号——浮桥架设成功!

\"主力部队,渡河!\"林文澜亲自率领第一师主力冲向浮桥。

对岸敌军发现了解放军的真正意图,所有火力立即向浮桥倾泻。重机枪子弹在水面激起密集的水花,炮弹在河中炸起冲天水柱。

\"工兵连,加固浮桥!\"林文澜在弹雨中沉着指挥。

突然,一颗炮弹在附近爆炸,浮桥剧烈摇晃。几名战士落入水中,但立即被战友救起。

\"司令员!危险!\"警卫员想要拉住林文澜。

\"别管我!继续前进!\"林文澜甩开警卫员,继续在浮桥上指挥部队前进。

对岸,突击队已经夺取了第一个滩头阵地。但敌军立即组织反扑,一个营的兵力在坦克掩护下压了过来。

\"反坦克组!\"李大海高喊。

三名战士扛着火箭筒跃出战壕。但由于浓雾影响,首发未能命中。

\"放近打!\"李大海冷静下令。

坦克越来越近,已经能看清炮塔上的编号。在距离五十米时,火箭筒再次开火。

\"轰!\"一声巨响,领头坦克燃起大火。

这时,主力部队已经渡过辽河。林文澜立即重新组织攻势。

\"邱清泉,带你的人从左翼包抄!郑洞国,正面牵制!周志宏,指挥炮兵压制敌军纵深火力!\"

各部队迅速展开。与一个月前相比,这支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明显提升。步炮配合默契,各兵种衔接流畅。

战斗持续到中午,大雾渐渐散去。此时解放军已经巩固了滩头阵地,正在向纵深发展。

但敌军第54军毕竟是精锐部队,很快调整部署,依托村落和丘陵组织起新的防线。

\"司令员,敌人收缩防线,想要拖住我们。\"周志宏报告。

林文澜仔细观察战场态势,突然发现敌军的指挥所设在一个小高地上。

\"命令特种炮兵分队,目标敌方指挥所,急速射!\"

这支由神炮手组成的特种分队立即开火。六发炮弹几乎同时落在敌军指挥所周围,虽然没有直接命中,但造成了极大混乱。

\"好机会!全线进攻!\"林文澜抓住战机。

解放军从三个方向同时发起猛攻。敌军防线开始动摇。

就在这时,天空传来飞机引擎声。国民党空军出动轰炸机,企图阻止解放军渡河。

\"防空分队!\"林文澜临危不乱。

隐蔽在树林里的高射机枪突然开火,在空中织成火网。一架敌机被击中,拖着黑烟坠向远方。

下午三时,敌军开始全线溃退。解放军乘胜追击,一举突破辽河防线。

当晚,林文澜在刚刚占领的敌军指挥所里召开总结会。

\"这一仗我们虽然赢了,但暴露的问题更多。\"他开门见山地说,\"渡河作战中,各部队衔接不够紧密,火力支援也出现脱节。\"

工兵营长站起来:\"司令员,我检讨。浮桥架设速度还是太慢,影响了主力渡河。\"

\"不全是你们的问题。\"林文澜摆摆手,\"是整个作战体系还需要完善。\"

他走到地图前:\"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是城市攻坚战。传令各部队,就地休整七天,开展渡江作战专项训练。\"

在接下来的七天里,辽河畔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训练场。部队反复演练渡江作战的各个环节:工兵练习快速架桥,步兵训练武装泅渡,炮兵研究火力支援。

林文澜亲自到每个训练场检查。在工兵训练场,他跳进齐腰深的水中,和战士们一起搬运桥材。在步兵训练场,他和战士们一起进行武装泅渡。

\"司令员,您何必亲自下水?\"邱清泉劝道。

\"只有亲身经历,才知道战士们需要什么。\"林文澜抹了把脸上的水珠。

训练期间,林文澜还特别注重发扬军事民主。每天晚上,各部队都要召开\"诸葛亮会\",让战士们畅所欲言,提出改进建议。

一个老兵建议:\"咱们可以在渡江时用绳索连接,这样就不会被水流冲散。\"这个建议立即被采纳。

另一个战士提出:\"夜间渡江时,可以在背上贴反光条,便于识别。\"这也很快得到推广。

八月二十五日,部队继续南下。站在辽河南岸,林文澜对周志宏说:\"经过这一仗,我们的部队又成熟了不少。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远处,沈阳的轮廓已经隐约可见。这座东北最大的城市,将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