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 > 第23章 急赴汉口途闻陷 转守汉阳护兵工

10月23日的清晨,岳阳城郊的101师军营里,晨光刚漫过练兵场的铁丝网,就被一阵整齐的脚步声打破。新兵们背着刚领到的中正式步枪,在老兵的带领下练习齐步走,枪托上的烤蓝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炮兵营的阵地上,张海明正指挥士兵调试新到的德制37mm反坦克炮,炮轮旁堆着成箱的穿甲弹——这是军政部补充的第二批装备,除了反坦克炮,还有20挺马克沁重机枪和50支美式汤姆逊冲锋枪,足够支撑一场中等规模的阻击战。

林文澜穿着笔挺的军装,站在练兵场旁的高台上,手里拿着望远镜,目光扫过队列。经过半个月的整训,新兵们的眼神少了几分青涩,多了几分坚毅,老兵们则带着浴血后的沉稳,整个部队像一把磨亮的钢刀,随时准备出鞘。“师长!第九战区急电!”通信兵拿着电报跑过来,气息急促,“战区命令我师即刻出发,沿长江北岸急赴汉口,协助守军巩固城防,阻击日军第11军主力!”

林文澜接过电报,指尖划过“汉口”二字,心里猛地一紧。此前他已接到情报,日军对汉口的攻势愈发猛烈,守军伤亡惨重,这次让101师驰援,显然是汉口防线已到了关键时刻。“命令各营!”他转身对参谋下令,“十分钟后集合,轻装急行军,只带三天干粮和必备武器,野战医院随队跟进,务必在25日前抵达汉口外围!”

命令传下,军营里瞬间沸腾起来。士兵们快速收拾装备,炊事班将炒面分装成小袋,陈秀兰带着医护兵把急救箱搬上马车,张海明则让士兵们将反坦克炮拆解,用骡马驮运——急行军不能带重装备,只能靠人力和畜力减轻负担。上午八点,101师的队伍准时出发,沿着长江北岸的公路向西急行,士兵们的脚步声在空旷的田野里回荡,像一首急促的战歌。

行军途中,林文澜骑马走在队伍最前面,时不时勒住缰绳,回头看看身后的士兵。新兵们大多是第一次长途急行军,有的脚上已经磨出了水泡,却没人掉队,只是咬着牙跟着队伍走;老兵们则主动帮新兵扛枪,分享水壶里的水,队伍里没有抱怨,只有沉默的坚持。“师长,前面有友军的传令兵!”侦察兵跑过来报告。林文澜催马向前,看到一名穿着灰色军装的士兵正站在路边,脸上满是疲惫。

“林师长!”传令兵看到他,立刻敬了个礼,声音带着哭腔,“汉口……汉口守不住了!日军昨天突破了谌家矶防线,现在已经攻到市区了,守军正在撤退,战区让我通知您,不用去汉口了,原地待命,等待新的命令!”

林文澜的身体僵了一下,手里的马鞭险些掉在地上。他知道汉口防线危急,却没想到会这么快。他抬头看向西方,汉口的方向被一层薄雾笼罩,仿佛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枪炮声。“弟兄们!”他勒住马,转身对士兵们大喊,“汉口防线告急,但我们不能慌!原地休整半小时,等战区的新命令,无论接下来去哪里,我们101师都要守住阵地,不让小鬼子前进一步!”

士兵们停下脚步,有的坐在路边揉着脚,有的靠在树上喝水,脸上却没有沮丧——从田家镇到羊楼司,他们经历过太多硬仗,早已习惯了战场的瞬息万变。半小时后,战区的新电报终于传来:“汉口预计25日陷落,令101师即刻转赴汉阳,与94军汇合,控制汉阳长江水路,协助保护汉阳兵工厂的设备与科技人员转移,务必阻击日军至少48小时,为转移争取时间!”

“汉阳兵工厂!”林文澜心里一沉。那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兵工厂之一,生产的步枪、机枪和炮弹是前线部队的主要装备,一旦落入日军手中,后果不堪设想。“命令各营!”他立刻下令,“改变方向,向汉阳急行,天黑前必须抵达汉阳外围的鹦鹉洲,与94军先头部队汇合!”

队伍再次出发,这次的脚步比之前更急。傍晚时分,101师终于抵达鹦鹉洲,远远就看到94军的士兵正在江边构筑工事。一名穿着少将制服的军官迎了上来,握着林文澜的手,语气急切:“林师长,你们可来了!我是94军军长李及兰,汉阳兵工厂的转移才刚开始,设备太多,至少需要两天才能运完,可日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蔡甸,明天一早就能攻到汉阳!”

林文澜跟着李及兰走到江边的临时指挥部,看着桌上的地图——汉阳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兵工厂在汉阳城西南,要转移设备和人员,必须通过长江水路运往长沙,而鹦鹉洲是水路的必经之地,一旦鹦鹉洲被日军占领,转移就会彻底中断。“李军长,你放心!”林文澜指着地图上的鹦鹉洲防线,“我的炮兵营负责控制江面,用反坦克炮和榴弹炮封锁日军的渡江路线;一营和二营负责在汉阳城西北的蔡甸方向构筑阻击阵地,挡住日军的正面进攻;野战医院设在鹦鹉洲后方,保障转移人员和士兵的安全。我们一定能守住48小时!”

李及兰松了口气,拍了拍林文澜的肩膀:“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兵工厂的工人和科技人员都在加班加点拆卸设备,我们94军会派一个团协助你们阻击,咱们联手守住汉阳!”

当天晚上,101师的士兵们连夜构筑工事。王铁山带着一营在蔡甸方向的公路旁挖战壕,士兵们用铁锹和钢盔挖土,手上磨出了血泡也不停;张海明则带着炮兵营在鹦鹉洲的江边架设炮位,将反坦克炮对准江面,榴弹炮则瞄准远处的公路,确保日军无论是从陆路还是水路来,都能第一时间开火;陈秀兰的野战医院里,医护兵们正在整理药品,周玲把止血粉分装成小袋,递给医护兵:“明天肯定有很多伤员,咱们得提前准备好,不能让弟兄们流血又流泪。”

10月24日清晨,日军的先头部队果然抵达蔡甸,朝着汉阳方向进攻。日军的坦克在前,步兵在后,沿着公路推进,炮口时不时喷出火光,将路边的房屋炸成废墟。“打!”王铁山趴在战壕里,看到日军靠近,立刻下令。重机枪的枪声在公路旁响起,日军步兵纷纷倒下,可坦克却依旧往前冲,朝着战壕开炮。

“反坦克炮准备!”王铁山大喊。两名炮手立刻调整炮口,瞄准第一辆坦克的履带,“放!”穿甲弹呼啸着飞出,正好击中坦克的履带,“轰隆”一声,坦克停在原地,炮口歪向一边。后面的日军坦克见状,立刻开炮反击,一发炮弹落在战壕旁,两名士兵当场牺牲。王铁山红着眼,对着士兵们喊:“扔手榴弹!把小鬼子的步兵拦住!”士兵们纷纷扔出手榴弹,爆炸声在公路旁此起彼伏,日军的进攻暂时被挡住。

江面方向,日军的几艘汽艇试图靠近鹦鹉洲,想从水路迂回。“瞄准日军汽艇!放!”张海明下令。榴弹炮的炮弹落在汽艇周围,激起几米高的水柱,一艘汽艇被炮弹击中,当场沉没,其他汽艇见状,只能掉头撤退。张海明看着撤退的日军汽艇,松了口气——只要守住江面,兵工厂的转移就能继续。

兵工厂里,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拆卸设备。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抱着一台机床的零件,小心翼翼地走上船,对旁边的士兵说:“这台机床能造步枪的枪管,可不能丢,前线的弟兄们还等着用枪呢!”士兵们接过零件,轻轻放在船舱里,安慰道:“大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保护您和设备安全转移到长沙!”

当天下午,日军发动了更猛烈的进攻。这次,他们带来了重炮,对着一营的阻击阵地疯狂轰炸。炮弹落在战壕里,泥土飞溅,有的士兵被埋在土里,战友们立刻用手挖,手指磨出了血,也要把人救出来。王铁山的胳膊被弹片划伤,鲜血顺着军装往下流,他却没顾得上包扎,对着电台喊:“师长,日军火力太猛,我们快顶不住了!”

林文澜正在鹦鹉洲的指挥部里,听到王铁山的声音,立刻下令:“让二营派一个连去支援一营,张海明,用榴弹炮轰炸日军的重炮阵地,减轻一营的压力!”张海明接到命令,立刻调整炮口,瞄准日军重炮阵地的方向,“放!”几发炮弹呼啸着飞出,落在日军的重炮阵地里,爆炸声响起,日军的重炮火力顿时减弱。

二营的支援部队也及时赶到,一营的压力减轻,士兵们重新组织防线,对着日军开火。直到傍晚,日军才停止进攻,公路旁的阵地上,到处都是日军的尸体和武器残骸,101师的士兵们也伤亡惨重,一营剩下的士兵不足百人。

10月25日清晨,林文澜接到战区的电报:汉口已于10月25日午后三时正式陷落。这个消息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汉口陷了,汉阳的压力更大了,日军接下来肯定会集中兵力进攻汉阳。他立刻召开紧急会议,对李及兰和各营营长说:“汉口陷了,日军的后续部队很快就会赶到汉阳,我们必须加快转移速度,同时加强防线,争取在日军主力到来前,把兵工厂的设备和人员都转移走!”

当天上午,日军的主力部队抵达汉阳外围,开始对汉阳城发动全面进攻。日军的飞机在天空盘旋,对着阵地投下炸弹,地面上的坦克和重炮一起开火,汉阳城的房屋被炸毁,浓烟滚滚。王铁山带着一营剩下的士兵,在阵地上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士兵们没有子弹了,就用大刀和日军拼刺,有的士兵抱着日军的腿,让战友用刀砍,阵地上到处都是厮杀声。

张海明的炮兵营也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一门榴弹炮被炸毁,两名炮手牺牲。张海明看着被炸坏的炮,咬着牙对士兵们说:“把剩下的炮转移到江边的芦苇丛里,继续打!不能让小鬼子的船靠近鹦鹉洲!”士兵们立刻推着炮,躲进芦苇丛里,趁着日军飞机飞走的间隙,对着日军的坦克开火,又击毁了两辆坦克。

兵工厂的转移工作也进入了最后阶段。老工程师和工人们抱着最后一批设备,走上船,看着身后的兵工厂,眼里满是不舍。“走吧,大爷!”士兵们扶着老工程师,“等我们打跑了小鬼子,再回来重建兵工厂!”老工程师点了点头,擦了擦眼泪,登上了船。

傍晚时分,兵工厂的设备和人员终于全部转移完毕,最后一艘船顺着长江往下游驶去,朝着长沙的方向。林文澜站在鹦鹉洲的江边,看着远去的船只,松了口气——他们完成了任务,保住了兵工厂的设备和科技人员,为抗战保留了重要的工业力量。

“师长,日军已经突破了汉阳城的防线,正在朝着鹦鹉洲赶来!”侦察兵跑过来报告。林文澜回头看了一眼汉阳城的方向,浓烟已经弥漫到了江边,他对着各营下令:“各营有序撤退,二营断后,一营和炮兵营先撤到长江南岸,与转移队伍汇合!记住,我们是有序撤退,不是逃跑,不能给小鬼子留下任何武器!”

士兵们开始有序撤退,二营的士兵们在阵地上埋设地雷,然后边打边撤,确保日军不能快速追击。王铁山带着一营的士兵,扶着伤员,慢慢往江边走,张海明则让士兵们把剩下的炮拆解,扛在肩上撤退,不让日军得到一门炮。

10月26日清晨,101师的队伍全部撤到了长江南岸,林文澜站在南岸的山坡上,回头看了一眼汉阳城——日军的旗帜已经插在了汉阳城的城楼上,汉阳已经陷落的消息很快就会传来。可他的心里却没有沮丧,反而充满了自豪——他们不仅保护了兵工厂的转移,还在汉阳阻击战中重创日军,击毁日军坦克8辆、汽艇5艘,歼灭日军1200余人,完成了战区下达的任务。

当天下午,101师的队伍抵达长沙外围的休整地。林文澜刚走进临时营部,通信兵就拿着一份电报跑进来,脸上满是兴奋:“师长!战区来电!委员长亲自签署命令,表彰您在汉阳阻击战中保护兵工厂转移、重创日军的功绩,晋升您为中将军长,101师扩编为101军,下辖三个师!”

林文澜接过电报,看着上面的“中将军长”四个字,眼眶一热。他想起了田家镇牺牲的李勇,想起了羊楼司倒下的赵小满,想起了那些永远留在战场上的弟兄们——这个军衔,这份荣誉,不是他一个人的,是所有牺牲的弟兄们用生命换来的。“通知各营!”他转身对参谋说,“把晋升的消息告诉弟兄们,让他们知道,我们的牺牲没有白费!但我们不能骄傲,接下来的战斗还会更残酷,我们还要继续战斗,直到把小鬼子赶出中国!”

士兵们听到晋升的消息,军营里立刻响起了欢呼声。张海明跑过来,拍着林文澜的肩膀:“师长,恭喜您!咱们101师终于扩编为军了,以后咱们能打更多的鬼子,为牺牲的弟兄们报仇了!”王铁山也走过来,脸上带着笑容:“师长,以后您就是军长了,我们跟着您,继续守家国,打鬼子!”

林文澜看着身边的弟兄们,心里满是感慨。从排长到军长,他走过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弟兄们的支持和牺牲。他站在营部的门口,看着远处的长沙城,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会带着101军,继续战斗,带着牺牲弟兄们的信念,守护好这片土地,直到迎来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