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办公室里,烟味像层化不开的雾,缠绕着桌上摊开的几张纸。林砚指尖按在“刘刚审讯记录”的末尾,钢笔尖在“虎哥团伙核心成员名单”上圈出三个名字,抬头看向对面的李建国。
“队长,内鬼清了,现在能确定虎哥团伙的核心就这三个——陈虎本人,负责收钱的‘账房’老吴,还有管打手的‘刀疤’。”他把名单推过去,指腹在“刀疤”名字上顿了顿,“这人手上有三条伤害案底,上次码头救我时,跟他照过面,下手狠,得重点盯。”
李建国捏着烟蒂,在烟灰缸里摁了三下,火星溅起又熄灭。他盯着名单上的名字,眉头拧成疙瘩:“刘刚招了,他们每周三晚上会在码头的三号仓库对账,说是对账,其实是分赃加安排下周的事。但这仓库周围全是他们的人,硬闯容易打草惊蛇。”
窗外的天已经擦黑,路灯透过玻璃照进来,在两人之间的地面投下长条形的光。林砚拿起桌上的码头地图,手指沿着仓库周围的小路划了一圈:“三号仓库西边是货运轨道,北边有个废弃的装卸台,只有东边一条主路能进。他们肯定会在主路设岗,咱们得从侧面绕。”
“绕?怎么绕?”李建国凑过来,手指点在“废弃装卸台”上,“那地方我知道,去年台风把顶掀了,现在就剩个空架子,离仓库还有五十米,中间全是空地,一露头就会被看见。”
林砚没说话,从抽屉里翻出之前卧底时画的草图——那是他趁搬运时偷偷记的,上面标着仓库的窗户位置、门锁类型,甚至连墙上的裂缝都画了出来。他把草图铺在地图上,指着仓库后墙的一个小窗:“这窗是木头的,我试过,插销是坏的,从装卸台那边搭个梯子,能直接爬进去。”
“爬窗?”李建国愣了一下,随即摇头,“太冒险了,里面要是有人巡逻,进去就是活靶子。”
“不会有巡逻。”林砚语气肯定,指尖在草图上的“休息室”位置敲了敲,“刘刚招了,他们对账时会把所有人叫进里屋,门口只留两个岗,仓库里没人。咱们分三组,一组从主路佯攻,吸引门口的岗哨;二组从装卸台爬窗,进去控制里屋的门;三组守在仓库后门,防止他们从后面跑。”
他话音刚落,办公室的门被推开,苏晓抱着一摞文件走进来,看到桌上的地图和草图,脚步顿了顿:“你们在商量抓虎哥的计划?”
林砚抬头,正好对上她的目光——她眼底还有淡淡的红,是上次整理物证时被刀片划伤后留下的痕迹。他喉结动了动,语气软了些:“对,刚定了个初步方案,正说风险呢。”
苏晓把文件放在桌上,目光落在“废弃装卸台”上:“我上周去码头给受伤的搬运工做复检,留意过那个装卸台,旁边堆着不少集装箱,能做掩护。而且仓库后墙的窗户下面,有堆废弃的麻袋,爬下来时能缓冲,不容易发出声音。”
李建国看着苏晓,又看看林砚,突然笑了:“行啊,你们俩一个卧底摸清了里面,一个去复检摸清了外面,倒省了不少事。”他拿起笔,在地图上圈出三个组的位置,“一组由赵伟带,带五个人,明天晚上八点准时在主路晃,别真冲,就放些动静,吸引注意力;二组林砚带,选四个身手好的,从装卸台爬窗;三组我带,守后门。”
“赵伟?”林砚皱了皱眉,上次蹲守货车时,赵伟擅自离岗差点误事,这次让他带一组,他有点不放心。
李建国像是看出了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我跟他谈过了,这次要是再出岔子,直接停他的职。他也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机会。”
林砚没再反对,拿起笔在草图上补充:“爬窗的人得穿深色衣服,带消音手电,进去后先控制门口的两个岗,别让他们出声。我已经跟武警那边联系好了,他们会派十个人,在码头外围接应,防止有人逃出去。”
苏晓突然想起什么,从文件里抽出一张纸:“对了,这是我给你们准备的应急包清单,里面有止血带、镇静剂,还有荧光标记笔,万一在仓库里走散,能留记号。”她把清单递给林砚,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两人都顿了一下,又飞快地移开。
李建国把烟蒂摁灭,站起身:“好了,方案就这么定。明天白天大家各自准备,晚上七点在警局集合,统一出发。林砚,你跟我去趟市局,把方案报给局长,顺便领一下武器——这次不能再像上次那样,赤手空拳跟他们拼。”
林砚点头,把地图和草图叠好,放进文件袋。苏晓看着他收拾东西,轻声说:“注意安全,仓库里可能有他们藏的刀,甚至枪。”
“知道了。”林砚抬头看她,眼底带着点笑意,“你也早点回去休息,等我们回来,还得麻烦你做伤情鉴定呢。”
苏晓“嗯”了一声,看着两人走出办公室,才拿起桌上的应急包清单,又仔细核对了一遍——她特意多放了两包纱布,还有一小瓶碘伏,上次林砚在码头逃跑时蹭破了胳膊,她记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