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李玉园脸上透着倔强,眉眼发狠,在拼命骑车的样子,连腰腿都在绷紧了,死命发力。
无论哪种力量,都让大和心里涌起不一样滋味。毕竟是个大男人,再不懂怜香惜玉,这也是个漂亮姑娘。
他革命性强,娶妻,就得娶家庭成分好的。这是他安身立命之本。
虽然他潜意识里承认,李玉园是没结婚的姑娘堆里最漂亮的那个。但他也没往那方面想。
这个娇滴滴的落后分子,他向来就致力于让她脱胎换骨、改造成功。
但刚才那么一分钟,坐在后座上,李大和心里漾起从没有过的感觉。
李玉园,她一个人背井离乡,离开爸爸妈妈和家。来这么远的地方。
其实,也挺可怜的。
“行了,行了,你厉害!”
李大和赶紧跳下车,拽住车尾座。
“下来吧,资产阶级小姐,还是我带你吧。”
见他神情里不再含有嘲讽,李玉园这才下车,让他重新带。
“你在哪儿学的骑车啊?”
村里姑娘没一个会骑的,不得不说,李玉园还挺厉害。
“我爸教的。这也不难。”
“你爸还挺厉害。”
李大和知道她家情况的,就是被打倒的那批人。想了想,不说话了。
难得的理解和默契,萦绕着这辆在田埂间飞驰的车。
李玉园想起了自己的读书计划,看着旁边这个厚重结实的年轻脊背。
他俩之间这样,是从未有过的近距离。
现在因为对教堂共同的奔赴,而开始。
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同志友谊,在缓慢地生成。她试探性地问。
“李大和,你就没想过再读书学习?”
语录,是他们唯一要学的。但是,李玉园知道,这不行。
她接触过真正的梦想和知识,才刚刚触及到那海岸的潮汐,就被生拉硬拽地脱离。
但她不想,她还要奔赴那片蓝色的知识海洋。她要回去。如今,有了机会。
读书,学习。重新学外语、犯错误,那也要拉个垫背的。
当然,还得拉个村里的重量级权威人物,来垫背。
她想了想,那天吃饭德西说的那些话,并没有引起李大和的反感。
那么,不如激将和启发一下他。
“大和,你跟司马德是好兄弟?”
“当然了。”
“那,他挺了解我们,你,了解德国吗?”
“嗨,慢慢听他说呗!”
这小半年,德西已经稀稀拉拉给他介绍了不少国外的事,李大和觉得自己的见识,已经高人一等。肯定增加了革命性,暗暗得意着呢。
李玉园在微风中,眨了眨眼睛。
“那司马德会说我们的汉语,你,会说德语吗?”
“啥?”李大和一顿,刹了下车。
李玉园恰到好处地奚落道。
“你一句德语都不会说,还想跟人家称兄道弟。”
“我看你啊,文化水平、学习能力都跟人家差一截……赶不上你兄弟 !”
李大和心里好气,一下子就好气。
一个标兵,革委会组长,被你个小资毒草这么说,脸上有面子的嚒。
李大和忍了忍,那张脸,却沉下来,陡然像锅盖一样黑。
李玉园见他不说话,但蹬车速度猛然加快,心里哈哈笑了。
这肯定是被气到了。
让一向跟自己针锋相对的人吃瘪,痛快!
一到教堂,德西正在焊铁架。小可见李玉园拿了衣裳,知道她来洗澡。
赶紧领着她去灶房,把那个电热管用上。两人去收拾浴室的水桶水盆。
李大和心里闷气不散,气呼呼地坐在前院的竹椅上。
德西才不管他是什么情绪呢,在全神贯注干自己的。
好一会儿,德西直起腰脱了手套,伸个懒腰休息一下。
李大和凑过去。
“司马德,你先教我十句德语。”
德西一愣。“啥?”
“这些天,就从那本语录里,挑十句,翻译成德语,教会我。”
“每天教会我一句。”
“你要做啥?”德西……。一脸懵。
好好的,怎么要我教德语了。
我还得管这个?
不仅如此,李大和还心里攥足了劲,要学怎么造摩托车 !
先看德西造出来第一辆。第二辆,他接着学。
德西说了,第二辆得有人会骑。他李大和就得是第一个会骑的。
光会骑? 不会修?如果不懂车的构造,会修吗?他要一样一样地看。
那个小资草,竟敢话里话外说他“不学无术”、本事小 !
给我等着。
第二辆车,他学会骑的第一天,就把李玉园拉着,满村兜风!
*
即使造车,德西也是不能脱离思想学习的。
考虑到他的繁忙,一般老生常谈的政策学习,李大和就不拉他。
但是,革命电影,这个必须得看。
德西跟他讲过西德的电影院、剧院是什么样儿。没有太强调建筑的宏伟、金碧辉煌、高大巍峨。
但普及了音乐小调,和部分适合拿来讲的剧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