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那么多小毛病都是为了砍价,德西都能修好。大毛病没有,实际上是这几辆里最皮实的。
不放心能咋地。只能信他。
车搞定了。德西又指着场地四处角落里的废料。
“这些卖吗?”
“卖。”马组长介绍,“这些都是废品。”
报废车的车体金属都是钢,早被拆了去重新炼。
这些堆里,不仅有兵团其他各农场送来报废卡车的废料,还有那些农机的废旧配件,都没法用了。
之前,农场没想着卖临期报废卡车,都是直接开到报废,这些废件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导致越堆越多,埋都没地方埋。
除了部分能抽钢丝、铜丝的被抽走,剩下奇形怪状的东西,没有人懂是些啥,都堆着。
后来上面很懂行的一位领导就说,以后就别把车开废了,趁着还能开就整车卖,还能多得些钱。
“什么价格?”
“一吨100。”
德西心里虽然激动,但依然不动声色。
“里面这些东西,随便挑吗?”
“随便拉。你们今儿不是有车了吗?正好拉走。”
大和纳闷地看着德西,这些破烂,拿回去烧了融铁吗?
现在也不是多年前家家砸了吃饭的锅、去大炼钢铁的时期了啊?
但是,德西从这堆废物里看到的,不是一块块铜铁。他脑子里的机械制造图,已经画出来了。
这是二轮摩托、三轮(俗称挎斗)摩托,半机动车辆的原材料。
用五个旧轮胎和那些废旧钢管、旧发动机,他就能组装出来两辆 !
他上次看到村民的牛车,想要养一头牛拉车,但现在不用了。给他这堆废物,他就能组装出来运输车。
将来带小可去镇上买东西,就可以带她坐摩托了。
一辆自行车180元。
可用这些破烂,他能组装出两辆二人、三人的摩托,一辆给大队用,一辆自己用。只需要100块 !
这种“土摩托”马力足够,后面可以用废钢勾挂上木板车,或者他拿竹子钉出个竹板车。
就可以拉重物、坐人、运柴火、运粮。
比如,大队那些老幼妇孺过冬上山捡的柴火,就不用那么辛苦去人力背了。用摩托车拉大板车运个几趟,全拉回来了。
再也不会发生“偷”柴火的事儿了。
有了摩托车,还要什么牛拉的车啊!
但是,他不能现在说出这个心中绘的“蓝图”。眼前的,还必须得是一堆废旧破烂。把话说清楚了,人家不卖他了,怎么办?
艾徳勒克家的孙子,从来心眼子都是够的。是蛮狡猾狡猾的。
德西按捺着内心的激动,表情平静无波地,把李大和、洪队长叫到一边。
“咱买一吨。行不?”
这俩来的路上,就期盼着省出两百块,就是想买辆自行车的。
现在看德西一把砍价下来,能买两辆自行车了,还能剩40。
可是,要花100块钱,去买这些破烂吗?那样自行车就得少买一辆了,这钱,实在舍不得花啊。
“这些……,有用吗?做什么用?”
洪队长迟疑不决。
这旧轮胎用来做鞋底子? 买回去给大队,每人做双鞋? 那么多人,谁给做啊?
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钢管,奇形怪状的配件,是……干啥的?
“相信我。这些……有用。我能做东西。”
看着德西眼神里的恳求,李大和一想到,"这是我兄弟",车价也是他砍下来的。
心一横,一拍大腿。
“行。咱买 !”
*
这边马昆组长对这笔痛快的交易很满意,还能把废料拉走一堆。
让找农场会计去开票,又交代给他们加上满箱油,又赠送着给了几升汽油票,还主动给德西这个司机办驾驶证。
要忙活的事儿挺多。
德西先去拍照片,办证件手续,照片今天洗不出来,得明天了。还得给他贴在证件上盖章。
看着办公室挂的钟,这会儿都下午三点多了,几个人过来也没吃午饭。都想着,今天是回不去了。
马组长倒是接待他们,说一会儿看看食堂还有剩的饭菜没有,给他们来三碗。
农场里有条件不算太简陋的招待所,他们仨今晚能住一间房。
德西对吃什么无所谓,他脑子里还想着,一会儿去那堆破烂里好好挑挑呢。
挑那些配件,也需要时间。无论如何今天都回不去了。
想到他的摩托车,他也不着急回去见媳妇了。若是给媳妇能办成大事,她就更高兴了。
马昆正领着德西几人去各处办手续呢。
那边有个同志过来找,满脸焦急。
“马组长,那收割机又坏了。这次都催三天了,没人来修。”
马昆眉头一拧。
“咋又坏了!这不是耽误事儿吗?”
乌口农场里可不是只有卡车,还有别的车呢。
并且大型农场开始上农用机械。播种的、撒药的、收割的、除草的。
最近就更换了一批进口的,把多年前一直在用一批旧得、老掉牙的土机械给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