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霍斯,我真是高看了你。”舒克笑道。“你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蠢话来?!”
霍斯表情平静地道。“蠢话 ? 蠢吗?”
“这句话是1686年,普鲁士王国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说的。
他把宗教宽容的必要性,与维持和平的需要,联系到了一起。”
正是这位普鲁士王国的开国皇帝,睿智开明,善待当时被欧洲迫害驱赶的犹太人、犹太富商;
将他们收拢至普鲁士国土之上,令他们安居乐业、经商创富,才铸就了王国早期的富强、繁荣基础。
若普鲁士王国没有这样的祖先,现在还不知会怎么样呢?还能不能这么强大。
当时国内有诋毁犹太人的声音,这位君主客观地说,不仅是犹太人,基督徒同样也会在商贸活动中使用欺诈手段,只是比起犹太人,他们不太容易遭到惩罚罢了。
在他250年前留给后世子孙的政治遗嘱中,就告诫后继者: 要平等地爱护所有的臣民,不要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厚此薄彼。
而之后的1871年,被他后代统治的普鲁士王国有最大的实力,统一了各零散的联邦、包括巴伐利亚,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开明、接纳、允许与众不同、善用不同民族的国民优点,才是身为君主的海纳百川。
客观地说,此时的德皇威廉二世,虽然好战、喜欢耀武扬威,但是并不排外,也没有种族歧视。
国内的犹太人,与日耳曼人也和平共处,对文化,也算是兼收并蓄。
后期一战,犹太人也有大量参军的。
只是宗教信仰终归不同。国内反犹的势力和观念也始终存在。
霍斯语重深长地,拍了拍舒克的肩膀。
“舒克。多读点书。下次可千万不要在别人面前露了丑,说我们威廉君主、弗里德里希大王说的话,是蠢话。”
这简直是戳到了舒克的痛处。虽然都是容克子弟,可真有不爱读书、读不下去书的。
12岁就开始进军事院校,舒克在军事上也苦练“打、砸、抢”技能,让他去开枪放炮行。
可在新世纪的人文历史、工业机械等知识上,他算得上是不学无术。根本学不进去,文化水平低得感人。
同样的12岁,在哈德里影响下,霍斯兄弟一直都爱学习,甚至还教会了庆国来的赵杏。
这也是为什么塔布尼家的人从商,死活不行。因为舒克和他弟弟们,全是只会打仗的武夫,没文化啊!
这下轮到舒克脸红了,他看着自己的未婚妻苏安娜,觉得颜面扫地。恨恨地瞪一眼霍斯,走了。
兵不血刃、刀不出鞘地赶走了舒克苍蝇,霍斯也开心,他低头看看心爱的姑娘。
赵杏的黑眸正亮闪闪地看着自己呢,里面装满了毫不掩饰的爱慕和崇拜。
那娇美脸庞上眼睛亮闪闪的。无声地对他表达着:
霍斯,我的爱人。我独一无二的王子 !
霍斯全身一爽,可老得意了。
老板雅各看着这对年轻人,默默地给他们的取照片单子上,备注了一句: "赠送。最大尺寸一张。"
*
以集体为重的精神,使得德国综合国力迅速攀升,短时间内赶上了“世界工厂”——英国,并大有超越之势。
英国需要海军,来维护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而德国则将海军视为突破岛国封锁的关键。这场军备竞赛,实际上几乎榨干了两国的国库。
英国为了保持海上优势,不得不投入巨额资金。而德国,则通过提高税收和举债来支持海军建设。
之前俾斯麦执政时,精心调控海外殖民地的扩张节奏,力图避免触及英国的敏感区域。为此,他不惜限制德国海军的扩张步伐。
但德皇威廉继位后,将扩张矛盾打到了白热化、国库的钱也花到极致。
“刚强易折”的东方哲学思维,对传统的德国容克阶层来说,实难认同。历史上一向都是通过战争解决问题的,这一次依然倾向于诉诸武力。
与德国敌对的协约国阵营中,英、法、俄三大巨头渐渐地齐聚一堂,德国的外交局势陷入了极度恶化。
帝国主义的利益之争已深入骨髓,这场架,必须得打 !
1914年7月,一战爆发了。
巴伐利亚具有特殊地位,作为独立王国参与战争动员与军事行动,8月,军队被编入德军序列。
此时,霍斯28岁、卡尔25岁,分属陆军、海军。
*
霍斯兄弟参战时,柏林洋溢着盛大的欢庆气氛。
民众聚集在皇宫,等着皇帝发布战争动员令。在威廉二世及其军官团这些战争狂人的鼓动之下,年轻人参军的热情被迅速点燃。
长期受军国主义教育影响的民众,比将军们还要狂热好战。
艾兰德城堡里服务的那些男仆,都纷纷响应号召从军、穿上军装拿起枪支,从小镇出发。他们的父母妻儿,都翘首看着他们英姿勃发的身影,列队远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