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留下服务的数量,都不算多了。在中世纪那会儿,才真是酒色财气弥漫,城堡里的年轻男仆,都有200多名。
德国的诸侯贵族,地位和权势稳固得要命。就算私下偶有龃龉争个国内地盘,但王国里有大公、国王调停呢。几百年的世家大族,依从隐形的规则,家主该是谁就是谁,都没变过。
现在为什么男仆减员了?总共只有四十多人?
那是因为工业革命后,工厂里需要更多的工人,包括工程师、技术工人。所以派出去很多人,去工厂从事制造了。
与庆国的奴仆不同,这里的仆人与主家,是契约雇佣关系,而不是签了卖身契。
他们的生命权、人格权、公民权都有保障,并非奴仆,而是从事服务的工作人员。
给皇室提供服务的男仆人数,都不太多,还没有詹尼尔这种乡村地主家的仆人多。
德国的皇室说实话,生活简朴、皇宫装饰都低调,还没有艾徳勒克家这几百年的城堡,内部奢华呢!因为普鲁士皇室以军治国,向来以简朴、为民谋福利奋斗的形象示人。
至于詹尼尔家所有这些仆人,都是国家的公民,是德意志的人力资源,而不是家里私人的奴隶,更不可以买卖。
平时养着、战时武装、来去自由。但伯爵家给的工资和未来发展的出路,让他们非常珍视这份工作机会。
哈德里本来就不是讲排场的人,他受过工业、机械业教育。认为男子去从事制造生产,比站在餐厅里,做给他端盘子的仪式感标志,更为重要。
他在军事训练中摸爬滚打,本有强健的体魄,还需要这些男子事事服侍?这只是一种传统的仪式感和派头。而且这些男仆依附家族生活,要给人发工资、养活他们啊。
至于侍酒侍餐的,他也有手,用用赵杏这个小姑娘,逗一下就足够了。
裁撤男仆,还是他力主实施的呢。不然现在城堡里,处处都会站有男仆,甚至那些角落里。
比如,给伯爵一家擦皮鞋的、整理服装的、擦金银餐具的、专门倒茶倒咖啡的、城堡外扫落叶的、拉开汽车车门的,……工种分得贼细。
当然,哈德里认为,那更加浪费人力资源。
他追求简单、务实、高效。把一个负责拉车门的,送去工厂里研究改良汽车车门生产线。这就是务实。
而且詹尼尔生活习惯上"厌女",挑进城堡的男仆,向来都挑长相英俊身材好的。
这长得一个比一个帅气,能让赵杏一眼看去,就眼花缭乱。
她这个远东来的,连做仆人都毫无根基,是个外来者。就连长相身形,都不是伯爵老爷喜欢的。
让她这种脚小身子大、走路颤颤歪歪、不稳当,端盘子都会砸的女子进来服务,简直弱爆了,就是碍眼。
詹尼尔看不上她,觉得第一,她是个妥妥的文盲;第二,她什么都干不了,根本就是个来自庆国的小“废物”。
不过赵杏可不用发愁,也根本不用跟这些仆人争宠。她本来就是独一无二的。
另外,别看现在城堡里的男仆人数,还是比较多。在这个全民皆兵的军事化国家,有常备役和预备役士兵,他们也都是会登记在册的军人。
征兵向来挑选身材高大、长相好的。巴伐利亚做为独立邦国,有自己的军队、军事院校。
强制服兵役,也将穷人、富人、贵族、平民,都送入军队,结成一种团结、为国家服务的信念。
不仅如此,男子都得到锻炼,身姿挺拔、结实强壮。
这些男仆,都是被送去受过军事训练的,而且按照国家法律,也都受过至少初中水平的学校教育。
现在按哈德里的要求,为了家族产业转型和发展,如果某人成绩好,伯爵家也会送他去高中、或者职业技术学校继续深造。
这一点上依然有贵族家用人的传统。一个三代往上、连爷爷都是在艾兰德务农、知根知底的人,肯定更值得信任。
他们平常是仆人,很多都是庄园、农地里农民的儿子,可也是伯爵老爷手下的亲兵,到了年纪都先去服过兵役。战争时期,都会被迅速武装起来、上战场。
就像跟随哈德里去庆国的雷亚和托奥,都是从小在城堡里长大的,去远东时就成了他的随身卫兵。
伯爵家对待仆人,能不好吗?这些可不单是仆人,可都是军人。未来会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他们可能在本村就有亲缘关系,作战时才会生死相随。
若詹尼尔父子在家当老爷、少爷的时候,因小事就责罚、虐待,抽过男仆鞭子。到了战场上。在同一个战壕里,这男仆不得报仇、在背后给你一枪 !
甚至不能只对男仆本人好,还得善待他们的父母、姐妹。男仆的父母可能是屠户、鞋匠、耕作的农民、果农;
他的姐妹,可能是厨娘、做手工的、清洁铺床的女仆。这些人也不能随意凌辱啊。
这也是为什么哈德里在庆国时,对待李府、艾府的仆佣也很“仁慈”,不打不杀不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