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国有三大节日。春节、冬至和皇帝诞辰。按照往常,每年从冬至、经春节到元宵,官衙都放假,持续一个月。
但今年的此时,洋人可不过这个节。
都给你们放假了,还长达一个月?
那盗匪谁来抓? 闹事的谁去安? 垃圾怎么清? 厕所谁来扫? 苦力谁来管? 军队士兵的吃喝谁供应?
从公所里拿钱的人,都得按洋人的规矩办。六部的闲职,只有部分人员依旧例。
如今马上冬至了。既往冬至时皇帝会祭天,仪式极为隆重。
可今年皇帝外逃不在京城。天都塌了。一应礼部官员都不知该如何祭天,全闲着了。
全是洋兵占着京城,谁还管你是否祭天 ?
但老百姓不忘,因为这一天要吃饺子。皇帝祭不祭天没关系,但饺子总是要吃的。
李府里住的都是些洋兵,自然是想不到什么吃饺子。但连乌鸦在宫中时,这个节日也是有饺子吃的。她几日前就吩咐厨房,在那天准备好肉和菜,好好多包些。
小杏小棠听说了,也马上跑到厨房去学着包,这样当天多些人包起来,供应起来快些。
如今李管家日日在外边跑,府里的事便都交给乌鸦管。要说起来,这几十人的饭,也不是很好做。
就说包饺子。就算人均只吃20个,四十人就是800个,可那些兵,有的吃二十个哪能够,50个还差不多。就那么几个厨娘婆子几双手,怎么包得过来?
也不止是800个,乌鸦当日包这饺子,还要做别的用。
这日哈德里回家,就没在卧房见到乌鸦。连两丫头都不见了。满院里也没几个下人,他找了个兵问,说今天是庆国的什么节,府里的女子们,从中午开始,就一直都在厨房包饺子。
怪不得今日公所里的人,也都纷纷告假想早回家。看来这个节日还挺重要。
他刚进李府时检查过厨房环境,后来就从不进厨房。只要膳食安全,没发生给他们官兵投毒的恶**件就行。
那会儿德国兵刚驻进来,也是真的挺怕死啊,厨房里都每日派人盯着。
后来盯了一个多月,就发现李府的下人还挺朴实,就没什么坏心思,连往饭菜里偷偷吐口水的恶心行为,都没有。
说实话,庆国的老百姓,只要不被欺压得太狠,都是很良善之人。
今日听说连乌鸦都在厨房里包饺子,哈德里便进去看看。
一看还挺热闹,乌鸦和两丫头,府里所有女的们都在包,挤得里面满满当当,他根本没法进去下脚。
剁馅儿的,拌馅儿的,擀皮的,包的,煮的。大家还挺重视,一年就聚众吃这正经一次,可不嘛。
一见他来,大家伙都闭嘴不说话了,包的包,煮的煮。煮好的就先往士兵们的饭堂送,先把这些能吃的人喂饱了。
哈德里只去看他的那位姑娘。只见乌鸦手上都是面粉,还沾了些在衣裳和鬓角上,掉下来的头发丝上都沾了些,那红润脸蛋上也跟抹了粉似的,左一道又一道面粉印子,像只可爱的小花猫,很滑稽。
哈德里很想笑,但又有点不爽了。那感觉明摆着呢。
自己捧在手心里这么稀罕的姑娘,竟然得在厨房打杂,伺候外面这么多士兵的伙食。是谁给他们这么大的脸面和福气?
他这个人,从外面天寒地冻地一回来,往常那些嘘寒问暖的,宽衣解带的,端茶送水的,洗手净面的,今天一个都没了。
这不是他想要的。
他要搬家,马上搬。明明是他的女孩,可不想让她去伺候这帮兵了!
乌鸦今天见了他,也不立即跟他回房。只好言好语让他先回去,一会儿饺子包完煮好了,给他端过去。姑娘说完话,手里的活计不停,低头又领着两丫头,埋头接着包。
看着乌鸦这么辛苦,哈德里更是心里来气。明明是自己搂在怀里放在心尖上的姑娘,生生整成了给军队里做饭的,成了那个伙头军旗下的厨娘,真叫一个不爽。
*
终于,乌鸦回房了,小手不停锤着自己的小腰,显然今天累得够呛。哈德里心疼地把人抱在怀里,生气地想着: 府里这么些人高马大的壮兵,也真是太能吃了。
就一顿节日的餐食,全府下人从中午竟包到晚上,包了整整一个下午,可不,把这姑娘都给累坏了。
这会儿,换成哈德里拧了布巾给乌鸦擦手擦脸了。把这只小花猫脸蛋头发上的面粉,赶紧拾掇干净。
小杏小棠给小卧房餐桌上,摆热气腾腾的饺子时,乌鸦也同时遣了下人,用一辆骡子拉的采买车,往公所施粥处送了几笸箩包好的生饺子。足够供应几十人,人手一碗。
那里有火熬粥,今天冬至夜,能同时煮些饺子,发给饥民。
庆国早就有良心官员提议,公所应该设置施粥处。那些年轻力壮的被联军收了,还能出卖力气去做苦力干活,那些老幼病弱的,实在无以为生。
不让人家乞讨,只驱赶,不符合你们洋人嘴里说的文明和人性。有的公所就设了难民营,安排些简单活计、给口饭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