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傅曦的成长,如同春雨后的竹笋,在不经意间便冒出令人惊喜的嫩芽。在经历了安稳午睡和深夜对视的温情脉脉后,这个小家庭又迎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里程碑——安安的第一次自主抬头。
自从满月后,在医生指导和傅景渊的坚持下,每天的"俯卧时间"成了雷打不动的项目。尽管最初遭到陆婉仪的心疼反对,但在看到孙子并未因此不适,反而眼神越来越灵活后,长辈们也渐渐接受了这项"锻炼"。
最初,小家伙对趴着这件事是极其抗拒的。把他翻过来,他就如同一只搁浅的小海豹,整张脸埋在柔软的毯子里,发出闷闷的、不满的哼叫,四肢胡乱划动,试图摆脱这个"困境"。那时,他的颈部力量还非常薄弱,连将头侧过来避开毯子都显得十分吃力,常常需要林晓悠或傅景渊及时伸手,帮他稍微托住下巴或者调整头部位置,防止他窒息。
林晓悠每次进行这项练习时,心都揪着,生怕他难受或者呼吸不畅。傅景渊则显得更为坚定,他会蹲在儿子面前,用色彩鲜艳的摇铃或者会发声的软胶玩具在前方吸引他的注意力。
"安安,看这里,爸爸在这里。"他的声音充满鼓励,"加油,把头抬起来。"
过程是缓慢的,进步是微小的。从一开始只能趴着哭,到后来可以勉强将脸颊侧向一边,停留几秒钟,再到后来,他可以努力地、颤巍巍地抬起一点点,让鼻子和嘴巴离开毯面,虽然可能只能维持一两次心跳的时间,便又重重地栽回去。
这些细微的进步,都被傅景渊详细记录在育儿笔记里:"×月×日,俯卧时间35秒,可自主将头转向左侧。×月×日,俯卧时间增至1分钟,尝试抬头三次,最高离地约2厘米。"
林晓悠则用视频记录着这些瞬间,看着屏幕里儿子努力挣扎的小模样,又是心疼又是骄傲。
这天下午,阳光正好。傅景渊难得有一个完整的下午空闲。夫妻俩陪着安安在婴儿房的游戏毯上。进行完例行的被动操和追视训练后,又到了俯卧时间。
林晓悠将儿子轻轻翻过身,让他趴在毯子上。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安安似乎不再像最初那样排斥这个姿势了。他先是习惯性地哼唧了两声,小屁股撅了撅,然后开始了他熟悉的"挣扎"。
傅景渊拿出手机准备记录,林晓悠则拿着一个红黄相间的、会沙沙响的布书,在安安正前方大约20厘米的地方吸引他。
"宝宝看,小狮子,沙沙沙——"林晓悠轻轻摇晃着布书。
安安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去。他不再只是无目的地划动手脚,而是目光聚焦在那鲜艳的颜色和声音上。他的小胳膊努力地支撑在身体两侧,试图将上半身拱起来。可以看到他细小的脖颈后侧的肌肉在用力,小脸因为使劲而微微泛红。
他努力地将头向上抬,这一次,不再是之前那种短暂的、无力的尝试。他的头颈仿佛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稳稳地、持续地向上抬起,直到他的整个脸庞都脱离了毯面,眼睛能够平视前方的那本布书。
他成功了!不再是歪向一边,而是真正的、依靠自己颈部力量完成的、持续时间超过五秒钟的抬头!
小家伙似乎自己也对这个新掌握的技能感到新奇。他维持着那个姿势,乌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盯着眼前的布书,嘴巴微微张着,发出一个无意识的"啊"的音节,仿佛在宣告自己的胜利。
"景渊!快看!"林晓悠激动地压低声音,生怕惊扰了儿子,"他抬起来了!他自己抬起来了!而且坚持住了!"
傅景渊早已通过手机屏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完整的一幕。他的心跳也因为喜悦而加速,但他比林晓悠显得克制一些,只是嘴角扬起了大大的弧度,眼神里充满了赞赏和骄傲。他对着手机屏幕,低声说道:"记录,傅曦,第一次成功自主抬头,持续时间约7秒。"
安安似乎耗尽了力气,小脑袋晃了晃,终于支撑不住,"噗"地一下又埋回了毯子里,但他没有哭,只是喘着气,小胸脯一起一伏。
"宝贝太棒了!"林晓悠立刻放下布书,俯身过去,将儿子抱起来,在他还带着汗意的小额头上连亲了好几下,"我们安安会抬头了!真是个了不起的大宝宝!"
小家伙回到妈妈熟悉的怀抱,似乎也感受到了这喜悦的气氛,竟然咧开没牙的嘴,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仿佛在说:"看,我做到了吧!"
傅景渊放下手机,也凑了过来,伸出大手,轻轻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温和与鼓励:"做得很好,儿子。这是你靠自己力量征服的第一个小世界。"
这次的"俯卧时间"因为这项重大突破而提前结束。林晓悠抱着儿子,爱不释手。傅景渊则反复观看着刚才录下的视频,那短短的几秒钟,在他眼里堪比任何精彩的商业案例。
"得记下来,今天是个大日子。"傅景渊说着,走向书桌,拿出那本厚厚的育儿笔记。他翻到新的一页,郑重地写下日期,然后详细描述了安安抬头的整个过程,包括持续时间、他的表情和反应。最后,他写道:"这是意志对重力的第一次小小胜利。看着你努力抬起小小的头颅,用全新的视角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爸爸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愿你此生,永远保有这份向上的勇气和探索的**。恭喜你,我的小勇士,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