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脉枢纽的晨钟刚响过三遍,中央龙形石柱周围就挤满了人。
十二脉的风水师按脉系围坐,天机阁的木桌摆着机关图纸,苗蛊脉的竹篮装着护脉蛊标本,山鬼脉的石盘刻着地龙道路线,连雪原脉都带来了冰符的拓片 —— 这些都是各脉半年来摸索出的护脉新方法,今天要在交流会上汇总,最后编成一本新的风水术典籍。
“人都到齐了吧?” 慧能大师坐在主位,手里拿着本空白的线装书,书页是用桑皮纸做的,厚实耐存,“咱们今天把各脉的新法子都摆出来,不仅要写进书里,还要说清楚‘为什么这么做’,让后人不仅会用,还懂理。”
话音刚落,阿木就第一个站起来,手里举着地龙道的木刻模型:“大师,我们山鬼脉这半年拓宽了地龙道,还摸索出‘脉缝补法’—— 用灵草汁混地脉之心粉末,能快速补地脉裂缝,比以前用石头堵快三倍!林九玄前辈说‘地脉怕硬不怕软’,我们试了下,软乎乎的灵草汁果然能让地脉气更顺!”
他边说边演示,模型上的裂缝被 “灵草汁”(染绿的蜡油)填上,周围的淡绿光立刻变得连贯,引得众人点头。阿花也跟着站起来,竹笼里的护脉蛊飞出来,在模型上空绕圈:“我们蛊脉培育的护脉蛊,能认十二脉的龙脉气,不仅能补地脉,还能传消息!上次中原灵脉泉有异动,护脉蛊半天就把消息传到岭南了,比传讯符还快!”
接下来,周老根讲了水乡 “灵鱼护水脉” 的法子(灵鱼能吃掉水里的煞菌,还能预警水脉异动),格桑族长展示了雪原 “冰符屏障” 的制作(万年寒冰加雪莲蜜,能挡邪煞还能聚龙脉气),连鬼手都难得正经起来,掏出个小本子,上面记着煞术防御队的 “三步控煞法”:“第一步用吸煞石引煞,第二步用龙脉气裹煞,第三步用清煞符化煞,老鬼试了几十次,再也没像以前那样把煞气玩脱过!”
众人的讨论声越来越热烈,王雪姬坐在桌边,手里的笔没停过,把各脉的方法一条条记下来,偶尔停下来补充:“双生灵脉这边也有新发现 —— 冰气能稳地脉,火气能化煞菌,两者混着用,修复速度能快一倍。清瑶以前总说‘冰火像左右手,少了哪个都不行’,现在才算真正懂了。”
萧诺也在旁边补充:“潮汐阁这边摸索出‘海水养地脉’的法子 —— 用唤潮玉引适量海水渗进海边的地脉,能让地脉更润,还能防盐碱化。林九玄前辈说过‘海陆不分家’,现在总算找到具体的法子了。”
念安坐在最边上,眉心的金光轻轻晃着,手里拿着块小木板,上面刻着简单的脉纹:“我教小弟子认龙脉时,发现用‘脉纹儿歌’比死记硬背管用 ——‘金纹亮,龙脉强;银纹断,补地脉;黑纹现,快除煞’,现在连刚入门的孩子都能认出基础脉纹了。”
“好!这些都要写进书里!” 慧能大师把空白书递给王雪姬,“就叫《新风水术》吧,‘新’在不墨守成规,能跟着龙脉变,跟着百姓的需求变。雪姬,你负责总纂,把各脉的方法按‘脉术基础’‘护脉实战’‘应急处理’分三类;萧诺,你负责‘海陆脉篇’;鬼手,你写‘煞术防御篇’;念安,你加个‘入门教学篇’,用你的儿歌帮新人入门。”
接下来的十天,龙脉枢纽的灯火夜夜通明。
王雪姬把苏清瑶留下的护心镜放在桌案上,镜面映着书稿,每当写不下去时,就摸一摸镜面,想起苏清瑶教她双生灵脉时的耐心,笔尖就有有了力气。她在 “理论篇” 里写道:“风水术不是一成不变的死规矩,龙脉在变,煞术在变,我们的方法也要变 —— 双生灵脉从‘相斥’到‘相融’,是因为我们懂了‘守护不是对抗,是陪伴’。”
鬼手的 “煞术防御篇” 写得格外实在,没有文绉绉的话,全是实战经验:“别觉得煞气是洪水猛兽,像驯马似的跟它打交道,它就不会跟你对着干。林九玄那小子以前总骂我‘只会用蛮力’,现在老鬼教你们个乖 —— 控煞先控心,心稳了,煞气就稳了。”
萧诺的 “海陆脉篇” 里画了很多图,有潮汐和地脉的对应表,有护脉蛊和海水的配合法,最后还加了段话:“以前觉得海是海,地是地,后来才懂,海的潮声是地的呼吸,地的脉气是海的根 —— 我们不是要分开守护,是要让它们互相帮衬,像朋友一样。”
念安的 “入门教学篇” 最热闹,除了脉纹儿歌,还画了很多小插画:林九玄蹲在地上教认脉纹,苏清瑶笑着递过护心镜,王雪姬和萧诺一起引灵力,鬼手举着煞气臂打煞修。她在最后写道:“林九玄哥哥说‘人心为基’,我觉得,风水师的心,就是最灵的脉仪 —— 你真心想护着龙脉,龙脉就会跟你说话,跟你一起守护这片土地。”
书稿完成那天,十二脉的人都聚在中央石柱前,慧能大师亲手在封面上题字 “新风水术”,玄虚道长在扉页写了序言,强调 “阴阳平衡,非谓压制,乃谓和谐;龙脉共生,非谓占有,乃谓守护”。王雪姬、鬼手、萧诺、念安也分别在序言后签名,四个名字并排在一起,像在共同承诺:会把这份传承守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