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那柳湘莲并不打算前往大同镇,李洵也不勉强,他在这小白脸口中算是得到了点有用信息。
据柳湘莲所言,他曾在于氏字号的铁匠铺,无意间听到过关于军需的信息。
大同镇属于九边重镇,获得朝廷恩准可以自行锻造兵器,箭矢长矛刀具类,故此铁匠铺的生意和需求量就比较大了,差不多能有上百家。
若是都去挨着排查,非但打草惊蛇,引人注目,而且费时费力。
李洵要真如此排查,年就别想回去,亲事也甭惦记了,估计要成没头苍蝇乱撞,指不定会被困在大同镇多久。
与柳湘莲分道扬镳,押送队伍继续,李洵给孙绍祖派任务了。
到了大同镇,孙绍祖暂时不必跟行,以回家探亲为由利用他这本地身份,联络曾经的一帮狐朋狗友,打听关于走私的消息。
物以类聚,那孙绍祖是什么个人物,当年结交的自然不是善类。
饿死胆小的,撑死胆肥的。
越狠越想发财,那就越有胆子走而挺险,没准就有参与走私军需的边缘、或是中层人物也未可知。
第六日,李洵的押送队伍可算到达大同镇。
早已得到消息的大同镇守太监王德发,总兵官吴宪,以及一众副将,参将顶风冒寒,在城门处恭候多时。
见队伍抵达,连忙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眼里哪有什么军需物资,全盯着那马车中的贵客。
“王爷一路辛苦,奴婢等恭迎王爷大驾。”镇守太监王德发声音低沉,偏偏又很谄媚,就跟嗓子里卡着浓痰在说话似的。
“这大同苦寒之地,吃穿住都比不得京师繁华,实在委屈王爷了。
王爷的住宿已安排妥当,不妨委屈在总兵府吴大人家中,一应物事都俱全,还请王爷移步歇息,这些粗笨军械交由下面人清点入库便是。”
总兵吴宪也笑容可掬地拱手道:“王爷千金之躯,岂能真去做那擦拭军械的粗活?陛下想必也是一时之气。
王爷能在卑职总兵府住下,是卑职的荣幸,大同镇虽比不得京城那般繁华,也别有一番边塞风光,卑职等定当好生款待,让王爷散散心。”
李洵还在马车里没下来呢,这些官员便抢着你一言我一语,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无非是想把他这尊惹不起的大佛高高供起来,免得他在下面瞎转悠,发现了什么不该发现的东西。
李洵很不喜欢这种自作主张的感觉,连马车都没下,站在那,居高临下冷着脸,斜了眼镇守太监王德发,又把目光移到地面,抬起一只脚,悬在半空晃了晃。
王德发瞬间心领神会,赶紧躬身上前,双手一拜,大冷的天儿跪在地面,把自己折叠成人形脚垫。
见他还算机灵,没有忘记太监应该做的事,李洵方才踩着他的背跳下马车。
随即眼神冷漠地扫过这群毕恭毕敬的边镇大员,嘴角不由噙了冷笑,讥讽道:
“散心?款待?”
“诸位是觉得孤这差事太轻松,还是觉得陛下的旨意是儿戏?
陛下明旨罚孤来此苦寒之地擦兵器,戴罪立功,你们倒好,想让孤去享福清闲,这押送队伍里指不定有多少双眼睛是陛下派来盯着孤的!
你们现在让孤去享福,是想害孤被御史参一本抗旨不尊,到时候罪上加罪,永远回不了京城吗?!”
李洵觉得自己愤怒的不够明显,于是边骂边一路抬脚踹。
非常符合他这混账王爷在陛下那里受委屈了,不乐意来这大同镇破地方进行劳动改造而大发脾气。
踹爽快了,他才呼呼大喘,指着几人的鼻子横眉瞪眼的:
“少废话,速速派人清点军械,核对无误后,立刻带孤去军械库!
孤也好早日干完这倒霉差事,回京复命,陪美人儿过年,这鬼地方孤一天都不想多待。”
吴宪和王德发被李洵这番夹枪带棒,拳打脚踹,半真半假的话噎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
还必须全程赔笑着脸,心中暗道这大顺第一阎王果然名不虚传难缠至极。
但听他提及陛下派来监视的眼睛和想害孤,又不由得心里发虚,不敢再劝。
只得连连称是,催促手下加快清点速度。
很快。
军械清点交割完毕。
李洵一刻不停,赌气似的直接要求前往军械库。
王的发和吴宪无奈,只得亲自陪同,一路小心伺候,心里却盼着这位爷只是做做样子,挨不了几天苦就会自己找借口出去花天酒地。
幸而提前几日收到京师消息,他们早把账目和军械库马脚处理的干干净净。
…
大同镇的军械库位于城西。
占地颇广。
由数排高大的库房和相连的工匠作坊区域组成,外围有重兵把守。
库房内阴冷潮湿,味道着实难闻的紧,不是铁锈,便是油脂气味。
李洵踏入主库房,看着堆积如山的兵甲、箭矢,以及角落里那些覆着油布的火铳,眉头皱得更紧,嘴里淬了毒般一路都在抱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