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不凡暗暗运起透视眼,扫视了昏迷在床上的陶主任,果然是脑梗!
心里稍微放松了一点:不是颅内出血,自己处理起来还轻松一点。
不着痕迹地和闫书记交流了一个眼神,黄不凡出到了走廊上。
龚院长也很快跟了出来,拉着黄不凡走到一间空病房里,轻声地说道:
陶主任病情很重,我刚才提议马上送地区或者省里的医院,却被曾副主任否决了。
曾副主任的理由很正常,说陶主任的病情这么重,经不起长途颠簸,只能让县医院尽快手术。
龚院长却为难了:凭我们医院的条件,哪里敢做这样的手术啊……
因为闫书记在路上的介绍,黄不凡顿时明白那个曾副主任的意图,点头安慰龚院长说:
也不见得一定要手术吧,老哥你要是信得过我,我来试试看。
龚院长大喜,拉住黄不凡的手,却又不无担心:
虽然我相信你的医术,可你也要明白,只要出任何一点小事情,我们肯定会有大麻烦啊……
不得不说,龚院长对黄不凡还真是够义气,并没有顺水推舟急着把自己撇开,反而在提醒黄不凡。
黄不凡有点感动:龚大哥,你相信我,我也不是莽撞的人。敢出手就是有把握,不会连累你,我们兄弟俩还得大干一场呢。
龚院长拉着黄不凡的手,详细介绍了检查的情况,生怕遗漏了任何一点细节。
黄不凡其实已经确认了陶主任的情况,开玩笑,透视眼这个超级外挂,不正是用在这样的场合么?但也很仔细地听着龚院长的描述。
两人一前一后回到病房,龚院长朝那几个干部模样的人说:
曾主任,我们医院已经商量好了方案,马上送陶主任进手术室。
一个黑黑瘦瘦穿中山装的中年人点了点头:好,陶主任的病情拖不得,你们马上抢救,我还要立即去地区汇报。
说完,曾副主任就带着几个人要走,其中一个年轻点的似乎不太想离开,站在那里很是为难的样子。
陶主任的老伴开口了:小周,你跟曾副主任去一趟地区吧,如果地区领导想了解老陶当时的情况,你是最清楚的。
叫小周的年轻人如释重负地跟上出去,曾副主任面无表情地走了。
闫书记这才对陶主任的老伴介绍黄不凡:
李大姐,这位是沂溪卫生院的黄不凡院长,我去年中风昏倒了,也是他救了我的命,我让他给老首长治病,您的意见?
李大姐咬了咬牙,过了那么一两分钟才对黄不凡说:
黄院长,老闫这么信任你,我也相信你,那就请你多费费心。
黄不凡点点头:李大姐,我会尽力的,也相信陶主任吉人天相,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说完,黄不凡示意龚院长安排人,把陶主任推进了手术室,却又把所有人都赶了出来,只留下龚院长一个人在里面。
再次运起透视眼,拿出一根五寸的银针,因为梗塞点在左侧,黄不凡选择在听宫穴下针。
在龚院长看来,一根五寸的银针,就那么扎进了陶主任的大脑。即使他很信任黄不凡,也是看得心惊不已。
只有黄不凡自己不为所动,几乎到了物我两忘的地步。
手里的银针以一种不可描述的方式逐渐靠拢梗塞处。整个过程里,不能触碰到脑组织,还得准确地进入阻塞的血管。
既是不幸也是万幸,陶主任梗塞处的血管比较大,这样的后果就是受影响的区域更广,却又有利于黄不凡的银针破淤。
整个过程持续了二十分钟,黄不凡已经清楚看到阻塞处被完全疏通了,这才缓缓退针,一边退一边还要观察出血的情况。
短短的二十分钟,纵使现在是寒冬腊月,黄不凡全身也已经被汗水湿透。
银针取出来后,他的脚下还打了个趔趄,一屁股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
龚院长赶紧拿着纱布帮黄不凡擦掉汗水,看到黄不凡眼露喜色:成了?
黄不凡点点头:龚大哥,先别急着把病人推出去,叫人进来监视一下血压心率,如果不出意外,明天早上才能醒来。
龚院长点点头,看到黄不凡有点虚脱的样子,又敲了几支葡萄糖倒进杯子里让他喝了。干脆也不出去叫人,自己亲自动手给陶主任量血压测心率。
十来分钟后,黄不凡缓过神来,龚院长也面露喜色说:不凡老弟,果然神了,陶主任的生理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已经开始有点意识了,看样子很快就会清醒。
黄不凡也觉得自己恢复了正常,站起来对龚院长说:
好,你安排人把陶主任送去监护室,最好先不对外人说。别人问起来,也只能含糊地说暂时稳定了,等陶主任醒来后自己去决定。
目睹了黄不凡的神妙针术,龚院长打心底里更加佩服他了,毫不犹豫地马上答应安排。
黄不凡出来,对等在门口的李大姐和闫书记说:
大姐,幸不辱命,陶主任应该没问题了,等一下会送去监护室,但可能要明早才能醒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