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前雷阿姨终于起床了,休息了半天的她又精神奕奕。
吃饭的时候,雷阿姨又忙着感谢黄不凡两人。也许是面对救命恩人,觉得没有啥不能说的,主动说起了家里的事来。
原来,雷司令就是雷阿姨的亲大哥,比她大了十岁。父母去世的时候,雷阿姨才五岁,就是15岁的大哥一手把她带大。
后来,兄妹俩都参加了革命,枪林弹雨里九死一生,兄妹俩都从没有断过联系。
革命胜利后,大哥成了将军,被安排到南方军区。前几天回老家来视察,刚好和妹妹一家团聚,没想到吃晚饭的时候突然就病倒了。
在雷阿姨心里,这个大哥几乎就是自己的父亲,一辈子相依为命,还真不敢想象哪一天兄妹俩也不得不天人相隔。
大哥病倒后立即被送到了省人民医院,医院检查发现有脑梗,可各种检查得出的结论,根本不至于出现昏迷不醒。
于是才有打电话给黄不凡的一幕,而且还请对了人,不到一个小时,大哥就清醒过来。
雷阿姨一口气说了那么多,雷同明和杨司令也把上午商量的事禀告给她。雷阿姨现在是退休人员,说话随意一些:
光明,你一定要记得小黄救了你的娘舅。还有同明,你也一样,如果你父亲现在走了,你们兄弟就相当于没了依靠啊。
雷同明和杨光明同时点头,倒是黄不凡拦住雷阿姨:
阿姨,你这么说就太见外了。我们这不就是有缘吗,说那么多客套干什么。您的大哥不也是我的长辈么,我原本就是医生,举手之劳而已。
黄不凡知道,如果只是以“救命之恩”和雷家打交道,顶多就算个利益之交。
看雷家这几个晚辈,都是重情义的人。倒不如自己主动退一步,以真心换真情才能有真正的友谊。
不过,雷阿姨的话也间接为黄不凡解了惑。
为什么前一世没听说过雷家人的消息?很有可能,就是雷老爷子这次没有熬过去了就走了,雷同明雷同军还有杨光明都失去了支持。
想通了这一点,黄不凡心里很是感慨,自己救了雷老司令算不算横插一杠?
吃过饭,雷阿姨又要去医院看大哥,黄不凡几人当然也要去看看。
到了病房,雷老半躺在病床上,陈副院长坐在旁边和他说着接下来的治疗方案。
因为确认脑梗问题不是太严重,陈副院长建议保守治疗,密切观察就行,介绍了开的一些药,雷司令没有犟,点头同意。
看到几人进来,陈院长赶紧站了起来,雷老直接朝黄不凡招手:
小黄医生,请坐近一点,我要好好谢谢你这个救命恩人。
黄不凡赶紧坐下握住他的手:
您怎么能这么说呢,我刚才还在和阿姨说,她的大哥就是我的长辈。就算没有这层关系,您老戎马一生为国为民,我能给您治病还是荣幸呢。
雷老虽然七十多了,但身体一直不错。黄不凡顺手又给他诊了脉,更仔细地查看了头上有梗塞的地方,确认没有大问题了才说:
雷老,今后注意休息,坚持吃一段时间的药,这次的问题基本就过去了。
雷老司令一直拉着黄不凡的手问长问短,从家在哪里,家里还有些什么人,现在在哪里上班都问了个遍。
得知黄不凡去年扑灭地方的疫情立了大功,县里安排他当了公社卫生院的院长,还扩建了卫生院,雷老显得很高兴:
年轻人就是要沉得住气,做一件事就得有始有终,卫生院怎么了?我这病还不是你这个乡里医生治好的?只要有医术,不管在哪里都能服务人民。
到底是老革命,境界就是不一样,雷老的话谁也搬不动,陈副院长虽然脸上有点发烧,却也笑着附和同意。
雷老想了想,最后竟然说道:麻烦你跑这么远给我这老头子看病,就算是旧社会,车马费出诊费可不能少。
但现在是人民公社,别说我老头子也没啥钱,就是有钱给,你拿着也别扭,我总得意思意思吧。
黄不凡还来不及推辞说不用,雷老的话已经说出来了:
你现在在小地方的卫生院,我就帮一帮你的单位吧,送一台救护车给你们,也算给你们沂溪公社的人民做点好事。
见黄不凡想说什么话似的,雷老还是抢先说了:
你别急着拒绝,这车也不是我自己掏腰包,我们军区医院有旧的,我只是做个顺水人情而已。我这就安排,这两天就让人送过来。
就像这次,如果你们卫生院有车,就不用等省里的车去接了,提前一半的时间到达这里,我也能少受几个小时的罪呢。
这句话确实有道理,所有人都附和着,陈副院长也开口了:
雷老支持基层卫生事业,我们省医院也可以尽点绵薄之力。军区的救护车来了,先来我们医院,拉点器械和药品过去。
雷老马上指着陈副院长,笑着批评起来说:
你这小子猴精猴精的,惦记上人家的医术了吧?哪天又有哪个老头子有了什么疑难杂症,你就可以打电话摇人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