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年中,召老来沂溪公社那一回,就是专门为弗茨送信来的,请求黄不凡去港岛帮他大儿子治病。
毛书记当时表态,“走出去”不如“请进来”,让弗茨再来南湘,还说顶多半年就能有消息。
如今已经是74年了,黄不凡还以为那事没辙了呢。想不到毛书记竟然选大年初一来电话说这事,说明他也是刚收到答复。
心里也很兴奋:“书记,我差点都忘了这茬了,弗茨什么时候会过来?”
毛书记呵呵笑道:“我当时也没想到有这么大阻力,也是机缘凑巧,几个因素加在一起,弗茨才能成行呢。”
原来,南湘省委的报告早就交上去了,但高层也有几种看法。
有同意的,说弗茨是国际友人,前段时间来过一次,再来一次也无所谓。
有不同意的,说上一回是请他来谈技术的,我们也允许他去祭拜过他父亲。算是有来有往了,这一次必须单独看待。
就那么僵持下来,半年时间到了,一直都没有结论。
直到年前,南湘省委和水利部共同提交的牛角塘项目正式敲定,刚好弗茨的家族企业也有先进的水电技术,这才正式获批。
毛书记笑着说:“弗茨这次来有两个事情,对上面公开的理由,就是对牛角塘水电项目做前期考察。但他真正的目的,却是带大儿子来找你看病……”
毛书记继续说道:“小黄,你这个医生也有了新的任务,不但要尽可能治好弗茨儿子的病,同时要尽量促成弗茨对牛角塘电站的技术支持。
虽然弗茨为牛角塘提供技术是肯定的,但技术也有好有差,我们一定要让他心甘情愿掏出压箱底的技术,那才算成功啊……”
黄不凡赶紧附和着,心里却有有点小小的腹诽:“虽然这么做是为了我们华夏的利益,但怎么也觉得心里有点不自在啊。
弗茨是外国人,让他掏点诊费是应该的,但真这么明摆着去算计人家,似乎也有点太那个了。”
但这些话显然不能说出来,赶紧问毛书记说:“治病的事我虽然不可以打包票,但我会尽力而为的,不知道弗茨什么时候会来?”
毛书记笑道:“你不用太担心,真的治不好,也不会怪你,你尽力就行了,我相信你。至于弗茨的行程,应该在农历的二月初。”
黄不凡赶紧答应,自己会提前准备好。聊完正事,这才有机会客套几句。
电话里给毛书记拜了年,毛书记的心情应该很不错,还问了一下沂溪公社的发展情况。
得知黄玉明去年秋收后,就在富桥和沂溪两个公社搞水利建设,毛书记难得地勉励了几句。
黄不凡心里清楚,记忆中的74年旱情,影响面不是太广。至少在南湘省内不是那么严重,无非就是华安附近几个县相邻的几个公社而已。
结束和毛书记的电话,黄不凡也没急着回家,兄弟俩现在也难得这么安静地聊聊天了。
黄不凡把刚才毛书记的电话简单介绍了一下,对黄玉明说:
“我们黄家湾大队现在的基础已经打好了,我建议你逐渐放手,让别人来搞大队这一摊子事。
你自己目光还是要放长远一点,据我估计,过不了多久,你就要挪屁股啦……”
黄玉明也是有理想的人,要不然,当时被勒令退伍也不至于那么消沉。经过这两年的打拼,自认为有了点拿得出手的成绩,说话的气势也不同了:
“大队今年的发展肯定会更顺利,难走的路也基本都敞开了。水泥厂红红火火,茶厂稳定发展,桔园今年必定大结果,乡亲们的日子也肯定更好过。
我有心理准备,只要组织召唤,手里的事随时都能放得下。”
黄不凡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假如明天就让你走人,你看谁来接这个支书比较好?”
黄玉明不假思索:“老曾啊,这一年多来,他可是出了不少力不说,做事也确实挺公正的,没有太多私心。”
黄不凡心里叹了口气:果然还是那个旧流程,只是一切都提前到来了。
虽然很不屑曾国兵,可曾大清确实为人不错。就是不知道,这一世里,曾国兵出事在前,会不会影响到曾大清的为人?
自从那次被民警“送”回来之后,曾国兵的名声已经彻底臭了,做人也更低调了,低调到大家都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一般。
黄不凡点点头:“老曾当支书确实不错,我看还得给他配个助手,老曾老成持重,但进取心不够,得给他找个得力的助手。”
黄玉明想了想:“要说猛打猛冲能做事的人,非蛮八经莫属了,可他的水平有点低啊。”
黄不凡哈哈大笑:“大队长不就是带着大家干活么?有什么事他冲在前面就行。关键是他现在跟着高小鹰开了眼界,还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接手呢……”
兄弟俩商量了一阵,美娟过来喊吃晚饭了。
黄不凡干脆把黄玉明一家都叫上:“去我家吃算了,那些海鲜得快点吃掉,要不就浪费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