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吴支书介绍,二娃的爹娘昨天就在黄不凡救人的那地方拆了地基,从自己的砖窑里挑了红砖,真的立起了一块三尺高的碑,准备写上黄阿公三个字呢。
这一下轮到黄不凡无语了:这个年代,不正是破除四旧的气氛么,怎么 还行给活人立碑了?
于是赶紧劝说吴支书,让他做好二娃爹娘的工作,千万不能这么搞。
在吴支书的介绍下,黄不凡总算知道了二娃的大名叫吴如钢。
二娃的爹叫吴颂兵,是牛角塘公社砖厂的‘工头’,虽然不是厂长,可在砖厂工人里最有威信。
两口子只有吴如刚这个孩子,那天如果不是黄不凡路过,你让他们下半辈子怎么过?
两人说话间,吴颂兵带着老婆孩子进来了,这一回没有再跪下要磕头,但嘴里一直在强调,自己一家人都不会忘记恩人的。
二娃虽然差点丢了性命,可两天不到,如今又是活奔乱跳的一个,看上去还有点眉清目秀,并不如吴颂兵那么粗鲁。
黄不凡心里虽然无奈,但也只好捡好听的说饿了一大堆。
主要是勉励二娃,今后要好好读书,听父母的哦话,玩一下不要紧,但不能让父母担心。
二娃听得很仔细,黄不凡没说一句就点一下头,也让几个大人很是欣慰。
陪他们吃了早饭,就劝他们早点回去了:
“吴支书,按道理你们远来是客,但我这里是个医院,不便久留,你们的心意我也领了,还是早点回去吧。”
好说歹说,总算把他们劝了回去,但吴颂兵反复强调,今后逢年过节一定要来给恩人请安。
虽然是发生在外地的事,这个消息还是传到了公社,连朱书记也跑过来问话。
得知黄不凡无意中救了人,朱书记也凑热闹:“要不要我向区里汇报,给你请个见义勇为的功劳?”
黄不凡又得安顿朱书记,说自己对这些不感冒,只要那个孩子没事了,不就一切都好吗?
和朱书记聊了一阵沂溪公社的事,刚好想起朱良德昨天来说的电影院和邮电局,于是又提醒朱书记:
“朱书记,昨天富华厂的朱总工来找了我,说已经决定要把电影院和邮电局建在香草溪口的旱田里,你肯定已经接到陈支书的汇报了吧。”
朱书记点点头:“老陈昨天也来找了我,把和富华厂签的协议给我看了,我认为也没有问题。”
黄不凡试着提醒他:“朱书记,我们沂溪公社是不是也可以借这个机会发展一下?
现在,整个沂溪公社也就是这里稍微热闹点。如果香草溪那里建了电影院,不过多久,公社这里就会冷清不少啊。”
看到朱书记若有所思,黄不凡还是加了把火:
“我看,公社可以联合沂溪大队,把公社驻地这里规划规划,适当地搞一下建设不是不行吧。”
目前,黄家湾大队的水泥厂已经顺利投产,马上又要上马两条生产线,基建离不开水泥,沂溪公社如果想高点建设,也不是不行。
朱书记原本是从畜牧场上来的人,境界并不高,但好在能听得进别人的建议,尤其是黄不凡的话,他几乎深信不疑:
“好啊,那我这几天找找沂溪大队的老李,等秋收后看能做点什么不……”
说话中,桌子上的电话响了,黄不凡随手接起:
“不凡,你有时间吗,来一趟潭州吧,我有事和你聊聊。”
电话竟然是毛书记打来的,黄不凡马上回答:
“毛书记好,我现在就出发,马上来潭州见你。请问你什么时间有空?”
毛书记可能真有点急事:“你随时来都行,我在潭州地委大院等你。”
黄不凡并不是真的这么急着要去,反正自己也确实要去一趟潭州。
美娟的暑假怎么安排,自己这个当爹的总得过问一下吧,可不能让孩子认为自己的爹不管他了。
朱书记也听到了“毛书记”这个称呼,赶紧站起来告辞。
黄不凡回到家对蒋小珍说:“毛书记来电话,让我去一趟,你要不要一起去?”
蒋小珍很想跟着去,但还是放弃了:“美兵美芳还在上学呢,小的也不省心,还是不去了……”
黄不凡开着车立即出发,中午刚过就到了潭州,先去雷阿姨家露个脸,顺道把肚子填满。
吃饭的时候和雷阿姨聊了一阵,得知她真的不去南边了,而是要去京城和雷老住一段时间。
黄不凡还是那个意见,如果美娟想去,那就带着去好了。
雷阿姨很高兴:“娟丫头以前真是太可惜了,跟我这一年时间里,她的英语已经学得有模有样了。假以时日,绝对不比我差……”
吃过饭喝了杯茶,告辞雷阿姨来到潭州地委,做了个登记,很顺利见到了毛书记。
一路上,黄不凡心里还是有点猜测,毛书记突然打电话给我,到底是有什么事呢?难道,弗茨那边有什么消息了?可也应该没这么快啊。
到了毛书记办公室,两人也算是老熟人了,黄不凡恭恭敬敬问好,毛书记摆摆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