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岁时予你 > 第63章 雨夜的恰好与热汤

岁时予你 第63章 雨夜的恰好与热汤

作者:一池月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23:01:43

窗外的雨已经连绵不绝地下了快两个小时。淅淅沥沥的雨声裹挟着傍晚时分的凉意,透过办公室半开的窗户缝隙,悄悄地钻进室内。

苏念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视线重新聚焦在电脑屏幕上。实习报告已经修改了大半,偏偏在“案例数据分析”这一环节卡住了。她轻轻叹了口气,目光不自觉地飘向窗外。

雨水顺着玻璃窗蜿蜒而下,将窗外城市的灯火晕染成一片模糊的光斑。办公室里只剩下她一个人,安静得能清晰地听见雨水敲打窗棂的声响,以及自己有些疲惫的呼吸声。

她低头看了眼手机屏幕,已经晚上七点半了。桌上那份外卖早就凉透了,塑料餐盒边缘凝结着细小的水珠,里面的饭菜已经失去了最初诱人的色泽。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低沉嗓音在身后响起。

“怎么还没走?”

苏念吓了一跳,手里的笔“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她慌忙转身,看见陆时砚正站在办公室门口。

他身上的深色风衣沾了些许雨星,在灯光下泛着细微的水光。发梢有些湿润,更衬得他眉目深邃。令苏念惊讶的是,他手里还提着一个白色的保温袋,与他一贯简洁利落的风格形成了微妙的反差。

“陆教授?”苏念赶紧弯腰捡起笔,有些不好意思地指了指电脑屏幕,“报告卡壳了,想改完再走。”

陆时砚走近了几步,目光扫过她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又落在她那份丝毫未动的外卖上。他的眉梢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自然地拉过旁边的空椅子坐下。

“数据分析卡在哪了?”他的指尖在屏幕上轻点,“你用的这个模型更适合市场调研数据,换成之前我给你发过的那篇文献里的对比分析法,会更贴合案例实际。”

苏念顺着他指的方向仔细看去,忽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那些困扰了她大半天的思路阻塞,仿佛一下子被打通了。她抬头想要道谢,却见陆时砚已经将保温袋放在了她桌上。

他拉开拉链,取出一个素雅的陶瓷碗。碗盖掀开的瞬间,一股浓郁的鸡汤香气顿时在空气中弥漫开来,驱散了办公室里清冷的气息。

“刚从家里过来,顺路带的。”陆时砚的语气平淡自然,仿佛这真的只是一次偶然的顺手之举。他将碗推向苏念,“别吃凉外卖,先垫垫。”

苏念看着碗里飘着的红枣和枸杞,还有几块炖得软烂的鸡肉,心里忽然涌上一股暖意。她想起下午在朋友圈发过的那句话:“雨天真适合喝热汤,可惜只能啃外卖”。当时只是一时感慨,没想到他竟然看到了。

“您特意绕路了吧?”她小声问道,声音里带着几分不确定。毕竟陆教授家在城西,与实习单位隔着快一个小时的车程,这无论如何都称不上“顺路”。

陆时砚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拿起她的报告看了两眼,语气依然平淡:“改完再喝就凉了。”他的指尖在纸上划了划,“这里的逻辑线可以再理清楚些,等你喝完汤,我给你说个思路。”

苏念轻轻“哦”了一声,拿起勺子舀了一口汤。温热的汤汁滑进喉咙,带着恰到好处的咸鲜滋味,瞬间驱散了周身的凉意。她偷偷抬眼瞄向他,发现陆时砚正低头看着她的报告,眉头微蹙,神情专注而认真。

路灯的光透过窗户落在他发顶,晕出一层柔和的光晕。他的侧脸线条清晰而利落,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分明。苏念注意到他的睫毛很长,在眼睑下方投下一小片阴影。

她忽然想起上次加班忘带伞,也是这样的雨夜。那天他“恰好”开车路过,车里还备着一把全新的、印着小雏菊的伞——那是她之前在文具店多看了两眼的款式。那时候她只觉得陆教授体贴周到,但现在细细想来,这世上哪有那么多“恰好”?

汤快喝完时,苏念听见陆时砚的手机响了。他看了眼屏幕,走到窗边接电话,声音压得很低。她隐约听见“家里”“雨大”“不用等我”几个词,心里不禁泛起一丝好奇。

挂了电话回来,他拿起搭在椅背上的风衣,对她说:“我先回去,你改完报告给我发消息,我让司机来接你。”

“不用不用,”苏念赶紧摆手,“我等会儿雨小了自己打车就行。”

陆时砚却没有松口,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钥匙放在她桌上。那是实习单位楼下门禁的备用钥匙,钥匙串上挂着一个精致的木质书签,上面刻着一个清隽的“砚”字。

“楼下保安十点下班,别熬太晚。”他顿了顿,又补充了句,“路上注意安全,到了给我发个消息。”

苏念的目光落在那个书签上。她认得这是陆时砚常用的那一个,曾经多次见他在翻阅文献时用它来做标记。如今他却将它留给了她,这个小小的举动让她心头微动。

说完,他拿起公文包,转身走向门口。走到门口时,他又回头看了她一眼。灯光下,他的眼神温和,像是带着点不放心的叮嘱:“汤碗不用洗,明天带给我就行。”

苏念点头,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办公室里重新恢复了安静,只剩下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

她拿起桌上的钥匙,指尖轻轻摩挲着那个木质书签。书签表面光滑温润,显然是经常被人拿在手中把玩。她甚至能想象出陆时砚在书房里,一边阅读一边无意识地摩挲着这个小物件的模样。

低头笑了笑,苏念拿起笔重新看向电脑屏幕。说来也怪,刚才还觉得棘手的报告,此刻忽然就有了十足的动力。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数据,似乎也变得清晰明了起来。

她一边修改报告,一边小口小口地喝着剩下的鸡汤。汤的温度刚好,不烫口却仍然温热。红枣和枸杞的甜香与鸡肉的鲜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每一口都让她觉得格外温暖。

窗外的雨声似乎小了些,但依然连绵不绝。雨滴敲打在窗户上的声音,与键盘敲击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韵律。

苏念的思绪不禁飘到了几个月前,她第一次见到陆时砚的情景。那时她刚来实习,对这个声名在外的教授既敬且畏。他总是严肃而克制,对待学术问题一丝不苟,偶尔在走廊里遇见,也只是淡淡地点个头。

但不知从何时起,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悄然发生了变化。或许是从那次她熬夜赶报告,第二天他看似无意地递给她一杯热咖啡开始;或许是从他每次都能精准地指出她报告中的问题,并且总能给出建设性意见开始;又或许,是从那些看似偶然的“恰好”开始。

她想起有一次下班时突然下起大雨,他“恰好”有多余的伞;想起有一次她胃不舒服,他“恰好”带了胃药;想起有一次她需要一本绝版参考书,他“恰好”在自己的藏书中找到了它。

这些细微的“恰好”如同雨滴一般,一点一滴地积累,最终汇成了令人心动的暖流。

苏念摇了摇头,试图将这些杂念赶出脑海。她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报告上,按照陆时砚的建议调整了分析方法,果然事半功倍。原本阻塞的思路畅通无阻,指尖在键盘上飞舞,文字如行云流水般倾泻而出。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当苏念终于完成报告的修改时,已经快九点了。她伸了个懒腰,感觉浑身的疲惫都被那碗热汤驱散了。

她收拾好东西,小心地将汤碗收进保温袋里。拿起钥匙时,她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个书签上。木质书签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那个“砚”字刻得深刻而清晰,仿佛蕴含着刻字之人沉稳的性格。

苏念关掉办公室的灯,锁好门,乘电梯下楼。大厅里果然已经空无一人,保安大概已经下班了。她撑着伞走出大楼,雨已经小了很多,变成了细细的雨丝,在路灯的照耀下如同银线般闪烁。

她站在路边准备打车,却发现这个时间点车辆稀少,打车软件上显示需要等待很长时间。夜风带着雨后的凉意吹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下意识地抱紧了怀中的保温袋。

就在这时,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在了她面前。车窗降下,露出陆时砚沉静的面容。

“上车吧。”他的声音在雨夜中显得格外温和,“刚好在附近办点事。”

苏念愣了一下,随即会意地笑了笑。又是一个“恰好”,但她已经不再惊讶了。她拉开车门坐进副驾驶座,车内暖意融融,与外面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

“报告改完了?”陆时砚一边平稳地驾驶车辆,一边问道。

“改完了,多亏了您的建议。”苏念说道,语气中带着感激,“还有,谢谢您的汤,很好喝。”

陆时砚的唇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家里保姆炖的,多了些。”

苏念不禁莞尔。他总是这样,用最平淡的语气说着最体贴的话,将所有的好意都包装成理所当然。

车内的气氛安静而舒适,轻柔的音乐在背景中流淌。雨滴敲打车窗的声音变得模糊而遥远,仿佛被隔绝在了另一个世界。

苏念偷偷打量陆时砚的侧脸。在车内灯光的映照下,他的面部线条显得柔和了许多。她注意到他握着方向盘的手指修长有力,指甲修剪得整齐干净。

“那个书签...”苏念犹豫着开口,“很精致,是特意定制的吗?”

陆时砚的目光仍然注视着前方的路况,语气平淡:“一个朋友送的,用了很多年。”

苏念轻轻“哦”了一声,心里莫名地有些失落。她原本以为那对他有什么特殊意义,才会一直带在身边。

似乎是察觉到了她的情绪,陆时砚补充道:“不过刻字是我后来自己加的。”

这句话让苏念的心情莫名地又明朗起来。她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的夜景。雨中的城市仿佛被洗刷得格外干净,霓虹灯光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投下斑斓的倒影。

车辆平稳地行驶在雨夜的道路上,很快就到了苏念住的小区门口。

“谢谢陆教授。”苏念解开安全带,拿起保温袋,“碗我明天洗好了带给您。”

陆时砚点了点头:“不急。”他顿了顿,又说道,“雨天地滑,小心走路。”

苏念应了一声,推开车门撑开伞。站在小区门口,她看着那辆黑色轿车缓缓驶离,最终消失在雨幕中,这才转身走进小区。

回到公寓,苏念第一件事就是将汤碗仔细地清洗干净。她擦干碗上的水珠,小心地将其放回保温袋中。做完这些,她拿起手机,犹豫了一下,还是给陆时砚发了条消息:“我已到家,谢谢陆教授。碗已洗净,明天带给您。”

几乎是立刻,手机就收到了回复:“好的,早点休息。”

简单的一句话,却让苏念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放下手机,走到窗边看向外面。雨已经停了,夜空中的云层渐渐散开,偶尔能看到几颗星星在闪烁。

这个雨夜,因为那一碗恰到好处的热汤,因为那些看似偶然的“恰好”,变得格外温暖而难忘。

苏念轻轻抚摸着那个木质书签,上面的“砚”字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她不知道这一切是否都如表面看上去那样“恰好”,但她开始期待,期待下一次的“恰好”,期待更多的可能性。

窗外的世界静谧而安宁,而她的内心,却泛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