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岁时予你 > 第183章 深夜书房的灵感碰撞

岁时予你 第183章 深夜书房的灵感碰撞

作者:一池月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23:01:43

暮色四合,最后一缕天光被深蓝的夜幕吞噬,远处高楼零星亮起的灯火如同散落的星辰。书房里只开了桌角那盏黄铜底座的老式台灯,暖黄的光晕在红木书桌上圈出一片宁静的领域,光线边缘渐渐模糊,与房间其他角落的昏暗融为一体。

陆时砚坐在宽大的书桌后,身体微微前倾,视线长久地停留在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上。文档的标题是“宋代文人生活研究新探”,光标在引言段落末尾固执地闪烁着,像是一个无言的催促。他已经保持这个姿势将近两个小时,文档的内容却几乎没有进展。

指尖悬在键盘上方,良久,又无力地落下。他向后靠进椅背,闭上眼,抬手用力揉着眉心。连日来的思维滞涩让他周身都笼罩着一层低气压,连窗台上那盆长势喜人的绿萝似乎都显得有些无精打采。书桌一侧,几本摊开的古籍和学术期刊堆叠着,书页边缘贴满了彩色标签,像是一种无声的焦虑。他试图从故纸堆里挖掘出新的视角,却发现自己的思路如同陷入泥沼,越挣扎,陷得越深。那些熟悉的史料,此刻读来只觉得千篇一律,难以激荡出思想的火花。

就在这时,房门被极轻地敲了两下,随后悄无声息地推开一条缝。苏念探进半个身子,手里端着一个白色的马克杯,杯口氤氲着淡淡的热气。她看到书桌前那个笼罩在台灯光晕里、眉头微锁的身影,脚步不由得放得更轻。

“还在跟论文较劲呀?”她的声音软软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在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

陆时砚闻声睁开眼,眼底残留着未散尽的疲惫和思索的痕迹。他看到是她,紧绷的下颌线条柔和了些许,微微点了点头,嗓音因长时间沉默而有些低哑:“有点卡住了。”

苏念走到他身边,将温热的牛奶轻轻放在桌角,避开那些散乱的文件。她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弯腰,从背后轻轻环住他的脖子,脸颊自然而然地贴在他温暖的后背上,感受着衬衫布料下坚实的肩胛骨。她身上带着刚沐浴过的淡淡花香,与他书房里清冽的墨香和旧纸张气息交织在一起。

“陆老师,歇会儿吧,”她的声音近在耳畔,呼吸拂过他耳侧的短发,“你都坐了一下午加一个晚上了,眼睛要不要了?”

背后传来的温暖触感和她话语里毫不掩饰的关切,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抚平了他眉心的褶皱。陆时砚抬起手,覆在她交叠在自己胸前的手背上,指尖传来她掌心熨帖的温度,那萦绕不去的滞涩感,似乎真的被驱散了一些。他无奈地牵了牵嘴角,露出一抹带着倦意的笑:“是想休息,但思路不通,歇也歇不踏实。卡在切入点上了,总想做点超越前人的、不一样的解读,翻来覆去,却总觉得隔着一层,抓不住那个最关键的东西。”

苏念安静地听着,环着他的手臂稍稍收紧,给了他一个无声的拥抱。过了一会儿,她松开手,绕到书桌前面,拉过旁边一把原本用来放书的榆木椅子,在他对面坐下。她的目光落在桌上那几本摊开的、布满了密密麻麻繁体字和朱笔批注的古籍上,那些竖排的文字和深奥的考据让她下意识地吐了吐舌头,露出一个“望而生畏”的可爱表情。

她放下古籍,视线在书房里漫无目的地游移,似乎在帮他寻找那丢失的灵感。书架上整齐排列的精装书,墙上悬挂的意境深远的水墨画,窗台上在夜色里轮廓模糊的多肉植物……最终,她的目光回到陆时砚略显疲惫的脸上,眼睛忽然一亮,像是夜空中骤然划过的流星。

“对了!”她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撑在膝盖上,语气里带着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陆老师,我上周不是跟工作室的团队一起去城南那个新开的‘春风里’文化街区调研嘛!里面有个超级火的古风市集!”

陆时砚抬眸看她,眼神里带着几分被打断思路的茫然,以及对她突然高涨的情绪的好奇。他对市集、文创这类概念并不陌生,但此刻沉溺在学术困境中的大脑,一时没能将这两者联系起来。

她越说越兴奋,语速也不自觉地加快,手还配合地比划着:“你是没看到,摊位前围了好多年轻人,都是二十岁上下的学生和上班族,抢着买这些‘周边’。很多人一边买,还一边讨论苏轼写词时的心情,或者李清照词里用的典故。我觉得特别神奇,那些在我们看来可能有些距离感的古典诗词和文人雅趣,通过这种看得见、摸得着、还能自己动手参与的方式,一下子就变得亲切起来了!”

陆时砚静静地听着,原本有些涣散的目光渐渐聚焦在她生动明媚的脸上。他并没有打断她,只是眼神里的疑惑逐渐被一种深入的思考所取代。

“所以我在想啊,”苏念捕捉到他神情的变化,知道他在听,便将自己的想法更清晰地表达出来,“现在的年轻人了解历史、接触传统文化,可能不再满足于,或者说不那么容易接受干巴巴的文字叙述和理论灌输了。他们更容易被这种有趣的、互动的、有设计感的文创产品吸引,在使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兴趣,然后主动去探寻背后的故事和文化。”

她稍微停顿了一下,组织着语言,试图让自己的想法更具条理性:“你的这项研究,如果不仅仅停留在学术圈的讨论层面,而是能够结合这些当下年轻人喜欢的形式和载体,比如,深入分析一下宋代文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像你之前跟我提过的点茶、焚香、插花、赏画这些——是如何通过这些现代的文创产品‘活’起来的,它们是如何被转化、被诠释、被接受的。这样的研究,是不是既保留了学术的深度和严谨性,探讨了文化传承的内在逻辑,又更具有现实的温度和传播的意义?也许能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来审视宋代文人生活对当代社会文化的影响呢?”

她一边说着,一边迫不及待地拿起放在一旁的手机,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了几下,然后递到陆时砚面前:“你看,这是我当时拍的一些照片。”

陆时砚接过手机,低头看去。屏幕上的照片色彩鲜明,构图生动。确实有一组制作极为精良的迷你点茶工具摆件,茶筅、茶盏、茶勺一应俱全,旁边还配着一张设计古朴的趣味解说卡,简要介绍了宋代点茶的步骤和文化内涵。另一张照片里,一套以宋代山水画意境设计的便签纸和信封,雅致空灵,旁边还有试写的顾客留下的赞叹。还有那些围在摊位前,脸上带着新奇和投入表情的年轻面孔……

这些影像,与他脑海中那些沉寂的史料、严谨的学术论述,形成了鲜明而奇妙的对照。

堵塞了数日的思路,仿佛被一道闪电骤然劈开,厚重的云层后透出令人振奋的光亮。他一直困守在文献考证和理论推演的象牙塔里,试图从内部打破窠臼,却忽略了跳出圈外,从文化接受和传播的“受众”角度去寻找突破口。苏念这番跳脱了学术范式、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市场敏锐度的见解,像一把灵巧的钥匙,不经意间,竟打开了他苦苦寻觅而不得的那扇门。

一种豁然开朗的激动感在他胸腔里涌动。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眼前这个正带着些许忐忑和期待望着他的姑娘。他伸出手,越过书桌的阻碍,准确地握住了她放在桌边的手。他的手掌温暖而干燥,将她的手完全包裹住,指腹下意识地、轻轻地摩挲着她光滑的手背皮肤。

“念念,”他开口,声音因情绪的波动而比平时更低沉了几分,眼底残留的疲惫被一种近乎惊叹的喜悦取代,唇角上扬,勾勒出清晰而愉悦的弧度,“你真是……我的福星。”

被他如此郑重其事地夸奖,苏念先是一愣,随即脸颊迅速染上一层绯红,一直蔓延到耳根。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垂下眼帘,用空着的那只手挠了挠额角,小声嘟囔:“我……我就是随便说说自己的想法,可能很幼稚,也不知道对不对,说不定根本帮不上什么忙,还打扰你思考了……”

“怎么会,”陆时砚打断她的自我怀疑,握着她的手微微用力,语气笃定而温柔,“你的想法太重要了,念念。你一下子就把我从死胡同里拉出来了。”他看着她,目光里充满了真诚的赞赏,“有时候,一个人在学术里钻得太深太久,思维反而容易固化,看不清全局。恰恰需要像你这样,站在圈子外面,有着鲜活视角和敏锐感知的人,来轻轻点一下,或许就能看到一片全新的天地。”

他的肯定像一股暖流,缓缓注入苏念的心田,驱散了那一点点的不安。她抬起眼,对上他含笑的眼眸,那里面清晰地映着她的倒影,以及毫不掩饰的骄傲与感激。她心里甜丝丝的,像是含了一块慢慢融化的蜜糖。

“那你现在……有思路了吗?”她小声问,带着一丝期待。

“嗯,”陆时砚颔首,脑中已然开始勾勒新的论文框架,“受你启发,很大。我之前一直纠结于如何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新观点,却忽略了文化生命力在于流动与接受这个根本。从文创产品这个当代载体反观宋代文人生活的现代意义和价值转化,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切入点。”

“那太好了!”苏念脸上绽开明媚的笑容,仿佛解决难题的是她自己一样,“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些最近比较热门、或者比较有代表性的古风文创案例?我那里收集了不少资料,还有之前做项目时的一些市场分析和用户反馈数据,不知道你用不用得上?”

看着她积极想要帮忙的样子,陆时砚心里软成一片。他松开她的手,却并非结束交流,而是站起身,绕过书桌,来到她面前。

“好啊,”他从善如流地应下,嘴角噙着温柔的笑意,“你的那些资料,肯定能给我很多具象的支撑。不过,”他话锋一转,弯腰,伸手轻轻将她从椅子上拉起来,“不是现在。”

苏念顺着他的力道站起身,略带疑惑地看着他。

陆时砚抬手,用指尖轻轻拂开她颊边一缕不听话的碎发,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现在最重要的是,”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不容置疑的体贴,“陪我的小姑娘去休息。牛奶要凉了,而且,”他看了一眼窗外沉沉的夜色,“灵感来了,也不急于这一时。剩下的工作,明天再做。”

说着,他顺手关掉了书桌上的台灯和笔记本电脑屏幕,偌大的书房瞬间陷入一片朦胧的昏暗,只有窗外疏淡的月光和远处城市的微光,勾勒出家具模糊的轮廓。

他牵起她的手,温热干燥的掌心紧紧包裹着她的微凉的手指,带着她朝书房外走去。苏念跟在他身侧,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在昏暗中依然清晰,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稳定力量,心里那份因为帮助到他而产生的喜悦,渐渐沉淀为一种更深沉的、安宁的幸福。

月光如水,悄然流淌在走廊的木地板上。两人相牵的身影慢慢融入走廊尽头的暖光里,脚步声轻柔,交织成夜的和弦。

书房重归寂静,只有桌上那杯牛奶,还兀自散发着淡淡的、温润的香气,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方才那场思维碰撞的温柔与奇妙。原来,最美好的相伴,并非仅是日常的嘘寒问暖,更是灵魂层面的相互照亮与启迪,在对方困顿迷茫时,成为那束穿透迷雾的、温暖而明亮的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