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岁时予你 > 第111章 旧时光里的重逢

岁时予你 第111章 旧时光里的重逢

作者:一池月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23:01:43

香樟树下的合影刚被林薇发到家庭聊天群不过半小时,苏念放在口袋里的手机就开始持续不断地轻微震动,像是揣了一只兴奋的雀鸟。她低头划开屏幕,锁屏界面上赫然是林薇接连发来的几条消息,文字间夹杂着一连串夸张的感叹号,几乎能透过屏幕感受到她那头的激动:“念念!念念!惊天大新闻!我爸看到我发在群里的那张你和陆老师在香樟树下的合影,直接从沙发上弹起来了!是真的‘弹’起来!他说什么下午都要亲自来学校一趟,说要跟陆教授当面‘认亲’!说这简直是跨越了三十多年的缘分!”

苏念看着这行字,忍不住莞尔,正要把手机递给身旁的陆时砚看,指尖还没碰到他的衣袖,口袋里的手机又响起了熟悉的铃声,这次是来电。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林叔叔”三个字。她连忙按下接听键,还没来得及开口,听筒里立刻传来林父中气十足、带着难以抑制兴奋的爽朗声音,语速快得几乎要蹦出火花:“念念啊!是念念吧?你和时砚现在还在学校吗?没急着走吧?我刚跟单位临时请了半天假,已经出门在路上了,正往你们学校赶呢!说来也怪,当年具体栽树的那天,很多细节我都记不太真切了,模模糊糊的。可刚才一看到照片里那棵高大茂盛的香樟树,脑子里的画面‘唰’地一下全冒出来了!清晰得就跟昨天发生的一样!”

陆时砚就站在苏念身边,自然听到了听筒里漏出的、带着激动回响的声音。他微微俯身,凑近苏念耳边,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廓,声音里含着清晰的笑意,低沉而稳定:“跟林叔叔说,别着急,路上注意安全。我们在我的办公室等他。正好,我把那本1987年的校刊也带上,一起给他看看。”苏念点头,心里因为他从容的安排而安定下来,对着电话那端转达:“林叔叔,您别急,慢慢来,我们在陆教授的办公室等您。他还特意把1987年的那本校刊带来了,里面好像还有您小时候的照片呢!”

挂了电话,苏念看着陆时砚转身走向书桌,开始有条不紊地整理稍显凌乱的桌面,将几份散放的学生论文叠放整齐,把那本至关重要的旧校刊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他挺拔的背影在办公室明亮的日光灯下显得格外可靠。她心头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忍不住轻轻走过去,从身后伸出双臂,环抱住他精瘦的腰身,脸颊贴在他挺括的衬衫背心上,声音闷闷的,带着依赖和感慨:“真没想到……林叔叔的反应会这么大,这么激动。”

陆时砚整理东西的动作微微一顿,随即放松下来,覆盖在她交叠于他腰间的手背上,掌心温暖干燥。他轻轻转过身,面对着她,双手自然地握住她的手,指尖在她细腻的掌心皮肤上无意识地、温柔地摩挲着,带来一阵微痒的触感。“当年他不过七八岁的年纪,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对大人交代的事情无比认真的阶段。”他的目光柔和,带着理解的微光,“或许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和尊敬的陈老师一起栽下那棵树,是一件非常郑重、充满了仪式感的大事,所以记忆才会埋得这么深,一旦被触动,就如此鲜活。”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补充道,“而且,我早上在办公室再次翻阅那本校刊,仔细看那张合影时,在照片右下角,靠近你林叔叔衣角的地方,发现了一个非常淡的、用铅笔写的小小标记,像是稚嫩的笔迹写的‘林小宇’三个字,估计是他当年自己偷偷写上去的‘签名’。”

两人简单收拾了一下,便提前到了陆时砚位于文学院楼的办公室。这间办公室不大,但布置得整洁雅致,靠墙的书架塞满了各类书籍,窗台上放着几盆绿植,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们刚在靠窗的会客沙发上坐下没多久,苏念握在手里的手机屏幕又亮了起来,是林薇的消息再次跳了出来:“最新线报!我爸刚发消息跟我说,他非要带个什么‘秘密武器’过来见你们!神秘兮兮的,我追问他到底是什么宝贝,他居然还卖关子不说!好奇心害死猫啊!”

苏念看着这条消息,忍不住笑出声,把手机屏幕侧过去,念给陆时砚听。陆时砚闻言,唇角也弯起一抹了然的弧度,刚想说什么,办公室门外就传来一阵由远及近的、略显急促却轻快的脚步声,紧接着,门被“叩叩”敲响了两下,随即被推开。

出现在门口的,正是林薇的父亲。他今天显然特意整理过,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穿着一件挺括的浅色夹克,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如同孩童般的雀跃笑意,手里拎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军绿色的帆布包。他的目光在办公室里一扫,立刻精准地落在陆时砚身上,眼睛一亮,快步走上前,声音洪亮,带着久别重逢的喜悦:“时砚!哎呀,陆教授!真是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了!上次见你,你还是个在陈老师身边帮忙的、青涩的大学生呢,这一转眼,都成了咱们学校鼎鼎有名的教授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他话音未落,又看到站在陆时砚身旁的苏念,脸上的笑容更加慈祥和灿烂,带着一种看待自家小辈的亲切:“念念也在!真好,真好!”他边说,边有些得意又神秘地晃了晃手里那个看起来沉甸甸的帆布包,“猜猜我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就是我跟林薇说的那个‘秘密武器’!我昨天半夜想起这事,心里跟猫抓似的,今天一早送走林薇他们,我就把家里那个堆旧物的阁楼翻了个底朝天!功夫不负有心人,真让我把这本小学时候的日记本给找出来了!原版的!”

说着,他像是展示珍宝一般,小心翼翼地从帆布包里掏出一本笔记本。笔记本是那种上世纪**十年代常见的、蓝色塑料封面的款式,因为年代久远,封面的蓝色已经褪色发白,边角磨损严重,但依稀可以看出原本的硬挺轮廓。最引人注目的是,封面正中央,端端正正地贴着一张已经泛黄卷边的、印着一棵绿色小香樟树的不干胶贴纸,虽然颜色暗淡,却依然顽强地彰显着它与那棵树的特殊关联。

陆时砚立刻站起身,神情郑重地双手接过那本日记本。日记本拿在手里,能感受到纸张特有的脆硬感。他动作极其轻柔地翻开硬壳封面,扉页上,熟悉的、属于孩童的歪歪扭扭却又一笔一划极其认真的字迹映入眼帘——正是林薇早上在照片里展示过的那一种。他小心翼翼地一页页翻过去,纸张发出轻微脆响,仿佛在倾诉着沉睡的往事。终于,翻到了记录着栽树经历的那一页。除了林薇提到的那段文字,在页脚空白处,还用蓝色的圆珠笔,稚拙地画着两个手拉手的小人。一个小人手里夸张地举着一把比人还大的铁锹,另一个小人则小心翼翼地扶着一棵只有几根线条表示的小树苗。在小树苗的旁边,用工整的方块字写着“我和陈老师”。

“看!就是这里!”林父迫不及待地凑过来,伸出略显粗糙的手指,激动地指着日记里的那幅画,眼中闪烁着沉浸在回忆里的光芒,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确认,“当年陈老师教我们,栽树的时候,最好先在树坑最底下垫几块光滑的小石子,他说这样既能透水,树根往下扎的时候,还能借着石子的空隙长得更稳当、更扎实。”他的目光变得悠远,仿佛穿透了时光,回到了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你也在场,就站在陈老师旁边。你穿着件很干净的白衬衫,袖子挽到手肘,帮我们扶着那棵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小树苗,怕它歪了。你还耐心地教我们,填土的时候要先把细土填在树根周围,轻轻踩实,再填大块的土……后来陈老师当着所有同学的面,表扬我找出校刊错字眼睛尖,你还跟着笑了,摸着我的头说了一句,说我‘比报社里的专业校对员还要认真仔细’。你这句话,我可记了好多年呢!”

陆时砚仔细听着,目光始终停留在那泛黄的纸页和稚嫩的画作上,闻言轻轻点了点头,冷峻的眉眼间染上了一层罕见的、极其温和的怀旧神色。“是有这么回事。”他低声确认,语气肯定,“陈老师一直很看重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习惯。”他放下日记本,转身走到办公桌前,从抽屉里取出那本用牛皮纸仔细包裹着书角的泛黄校刊,动作轻柔地翻到夹着干花书签的那一页,将校刊摊开在林父面前的茶几上,指着那张黑白合影:“林叔叔,您看,就是这张照片。您看,您小时候就站在最右边,手里还紧紧攥着那支立功的铅笔呢,这模样,估计就是刚改完校刊错字,被拉过来合影时拍的。”

林父立刻俯身凑近,鼻尖几乎要碰到纸面,他眯着眼睛仔细辨认着照片上那些模糊却熟悉的小小面孔。片刻,他像是发现了什么极其有趣的事情,忽然拍了一下大腿,爽朗地笑出声来,笑声洪亮,充满了追忆往昔的快乐:“对对对!没错!就是这支铅笔!我当时可宝贝这支铅笔了,是陈老师奖励给我的!拍照的时候我死活不肯放下,非要举着,还大声跟拍照的老师说,要让大家都知道,我林小宇是校刊的‘小小编辑’!哈哈,现在想想,真是孩子气!”

苏念安静地坐在一旁的单人沙发上,双手捧着陆时砚刚才给她倒的一杯温水,微笑着看着眼前这奇妙的一幕。两位年龄相差二十多岁的男人,因为一棵树,一本旧校刊,一本童年日记,跨越了三十多年的时光长河,此刻如同忘年交一般,热络地、你一言我一语地回忆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细节。午后的阳光正好,带着暖意,透过办公室明亮的玻璃窗斜斜地照射进来,恰好落在摊开的、泛黄的校刊和那本更显脆弱的蓝色日记本上。光柱中,细微的尘埃缓缓浮动,仿佛是被这温馨的对话所惊扰,又像是主动为这段重逢的时光伴舞。苏念忽然想起昨晚,陆时砚在台灯下给她讲述香樟树故事时,最后说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话——“树会记得所有时光”。此刻,看着林父眼中那如同少年般纯粹而明亮的光芒,看着他因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颊,她忽然深刻地领悟到,不止是树,人也会记得。那些看似微不足道、早已被日常琐碎淹没的,藏在时光褶皱里的温暖瞬间,其实从未真正消失,它们只是安静地等待着某个契机,被温柔地唤醒,然后再次散发出足以照亮人心的光芒。

林父笑呵呵地继续翻动着那本承载了太多童年记忆的日记本,动作依旧小心翼翼。当他翻到日记本的最后一页时,手指忽然停住了。他轻轻“咦”了一声,像是发现了什么。只见他从那最后一页纸张与硬壳封底之间的夹缝里,用手指轻轻地、慢慢地,抽出了一张小小的、明显是手工裁剪过的方形照片。照片只有巴掌大小,边缘已经泛黄磨损,影像也有些褪色,但画面依然清晰可辨——照片上,是一棵刚刚栽下、看起来纤细弱小、枝叶稀疏的小香樟树,高度大概只到旁边人的腰部。树下,并肩站着三个身影:左边是戴着眼镜、笑容慈祥的陈老师;中间是穿着白色衬衫、面容青涩俊朗、眉眼间带着些许书卷气的年轻陆时砚;右边,则是一个矮矮小小、手里像举着旗帜一样,高高举着一把铁锹、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小男孩,正是年幼的林小宇。

“看!找到了!就是这张!”林父的声音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喜悦和无比的珍视,他将这张小小的照片递到陆时砚面前,眼神里充满了感慨,“这是当年树栽好之后,陈老师用他的那个老式海鸥相机给我们拍的。他说要留个纪念。后来照片洗出来,他特意多洗了一张小的,送给了我,说我也是为这棵树出了力的小功臣。我就一直把它当作最珍贵的宝贝,夹在这本日记的最后一页,藏了好几十年。今天带来,给你们也看看,这也算是……给这棵如今已经亭亭如盖的香樟树,留个最完整的纪念吧。”

陆时砚伸出双手,如同承接稀世珍宝般,郑重地接过了那张小小的、承载着厚重时光的照片。他的指尖轻轻拂过照片上那棵稚嫩的小树苗,拂过老师温和的笑容,拂过那个年幼的、充满干劲的自己,最后,目光落在那个笑容灿烂的小小林宇身上。他的眼神复杂,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但更多的,是一种温暖的感动。他转过头,看向身旁一直静静陪伴的苏念,眼底那份复杂的情绪迅速被一种更为深沉温柔的的笑意所取代,那笑意如同春水破冰,温暖而明亮。“念念,”他低声唤她,声音里带着一种奇异的、仿佛穿越了时光的温柔,“我们下午,再去一趟香樟树下,好不好?把这张老照片,还有我们今天早上在树下一起写的那页笔记本,都带上。我们一起去,让那棵树也看看,看看它当年稚嫩的模样,也看看……它所见证的、这段跨越了三十多年、奇妙地重新连接起来的时光。”

苏念看着他眼中那不容错辩的深情与郑重,心中被一股巨大的暖流和奇妙的宿命感所充盈。她用力地点了点头,伸出手,轻轻地、却坚定地握住了他空着的那只手,指尖传来他熟悉的温度和力量。她用这个无声的动作,表达了她全部的认同与陪伴。

她的余光瞥见,一旁的林父正笑眯眯地拿起手机,镜头悄悄对准了他们十指交握的手,以及摊开在茶几上的、并排摆放着的旧校刊和蓝色日记本,还有那张小小的老照片。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角度,像是在拍摄一件极其重要的作品。

“我得把这些都拍下来,发给我们家林薇看看,”林父一边拍照,一边乐呵呵地解释,语气里满是身为父亲的骄傲和分享的快乐,“让她也好好看看,她爸爸我当年,也是有过这么‘光辉’的‘小编辑’和‘小园丁’事迹的!可不能老觉得她爸只会摆弄他那些花花草草。”他放下手机,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滑动着,显然是在发送照片,随后又抬起头,目光扫过陆时砚和苏念,语气变得热情而真诚,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对了,说好了啊,晚上我做东,请你们吃饭!地方随你们挑!就当是庆祝!庆祝我找回了这本珍贵的童年日记,找回了这段差点被遗忘的美好记忆;也庆祝时砚和念念你们……”他的目光在他们交握的手上停留了一瞬,笑容更加深邃温暖,“也庆祝你们,就像这棵经历了风雨却愈发茁壮的香樟树一样,把平凡的日子,过得这么踏实,这么温暖,这么有滋有味。这顿饭,就叫它……‘重逢宴’!”

苏念看着眼前这无比和谐、充满了温情与感动的场景,看着林父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看着陆时砚眼中那因为她而变得无比柔软的眸光,看着那本摊开的日记,那本校刊,那张老照片……她忽然觉得,那些看似偶然、散落在漫长时光里的相遇与重逢,彼此呼应,彼此连接,就像香樟树上层层叠叠、相依相偎的叶子,一片叠着一片,一簇拥着一簇,在岁月的阳光雨露中,悄无声息地,却又是如此坚定有力地,慢慢生长成了如今这般根深叶茂、荫庇一方的繁盛模样。

她转过头,目光与陆时砚的视线在空中交汇。他也正深深地凝视着她,仿佛他的世界里只剩下她一人。他眼底那清晰的笑意,比窗外倾泻而入的阳光还要温暖和明亮,仿佛是在用一种无声的语言,笃定地告诉她:念念,你看,美好的事物总会重逢。而我们往后的时光,还很长,很长,足够我们一起,去见证、去收藏更多更多,像今天这样,温暖而闪亮的瞬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