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岁时予你 > 第109章 台灯下的专属校史课

岁时予你 第109章 台灯下的专属校史课

作者:一池月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23:01:43

楼道里的声控灯随着由远及近的脚步声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晕一层层漫溢开来,悄然流过苏念微微攥紧的指尖,那张承载着桂花与心意的便签纸被她小心地护在手心。陆时砚走在前面半步,熟练地掏出钥匙,插入锁孔,轻轻一转,替她推开了家门。玄关处那盏蘑菇造型的小夜灯还散发着柔和的光,这是苏念早上出门时特意留下的,此刻,这昏黄的光线正将陆时砚高大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浅浅地铺在深色的鞋柜旁,像一道沉默而温柔的守护。

“先坐会儿,缓一缓,我去给你倒杯温水。”陆时砚说着,将两人的外套分别挂好在玄关的衣架上,转身便走向厨房,步履从容。苏念却没有立刻坐下,她怀里仿佛还抱着那片夹在便签里的、干枯却依旧存留着些许形态的桂花,像揣着一个甜蜜的秘密,脚步轻轻地晃到了客厅那面顶天立地的书架前。她的目光掠过一排排书籍,最后停留在书架第三层那几本品相明显陈旧、边角有些卷曲的校刊上。封面上的刊名和日期字迹已经泛白褪色,正是上次在甜品店,陆时砚随口提起过的那套具有纪念意义的合订本。她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指尖刚要触碰到那略显粗糙的封面,身后便传来温热的触感——陆时砚已经回来了,他将一杯装着恰到好处温水的玻璃杯递到她面前,杯壁凝结着细微的水珠。另一只手则极其自然地轻轻搭在她纤细的腰侧,下巴亲昵地抵着她的发顶,声音带着笑意,低沉地响在她的耳畔:“想看这个?刚好,今晚的‘校史小秘密’,就从它讲起。”

客厅那盏落地灯被陆时砚调节到最柔和的亮度,光线温暖而不刺眼,在地毯上投下一圈融融的光域。两人窝进柔软宽大的沙发里,身体不自觉地靠近,中间摊开着那本散发着淡淡纸墨和陈旧气息的泛黄校刊。陆时砚小心翼翼地翻开硬纸板做的封面,动作轻柔得像是在触碰易碎的蝶翼。他的指尖停留在扉页上一行褪色的蓝色钢笔字上,字迹挺拔有力:“这是1987年的秋季校刊,当年负责主编和编辑工作的,是位姓陈的老先生,也就是我上次跟你提到的,抗战时期带着学生们捐钱捐物、千方百计支援前线的那位历史老师。”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放得很轻,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意味,仿佛怕惊扰了沉睡在这些脆弱纸页里的旧日时光。

“我刚入职那一年,机缘巧合,陈老先生还在学校的档案室里帮忙整理一些零散的史料。”陆时砚继续说着,目光停留在那行字上,仿佛能透过它看到那位慈祥而认真的老者,“他有一次指着这本校刊跟我说,这里面刊登的每一篇文章,大到主题立意,小到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他和当时学生会编辑部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逐字逐句反复校对出来的。他特别提到,有一篇关于学生自发募捐活动的报道里,‘支援’的‘援’字,右下角原本少写了一横,是个不起眼的错误,却被一个才读三年级的小同学敏锐地发现了,及时纠正了过来。”

苏念双手捧着微温的玻璃杯,听得入了神,连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那后来呢?那位细心的小同学,有没有在校刊上留下名字?”陆时砚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对往事的追忆与一丝赞赏。他伸出手,指腹轻柔地翻过一页,纸张发出细微的沙沙声。然后,他的指尖停在页面右下角一张已经有些模糊的黑白照片上——照片里,一群穿着朴素蓝布校服、笑容淳朴的孩子,正围在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老先生身边,应该就是陈老先生。照片最右边,一个瘦小的小男孩正努力仰着头,手里高高举着一支铅笔,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光彩。

“看,就是这个孩子,”陆时砚的指尖轻轻点在那个小男孩的身影上,“他叫林小宇。”他顿了顿,侧过头看向苏念,眼中带着考较和引导的意味,“你猜猜看,他后来成了什么人?”

苏念歪着头,蹙眉思索了片刻,脑海里迅速闪过一些片段——林薇偶尔提及的家庭往事,她父亲对母校的特殊感情……忽然,她眼睛一亮,像是捕捉到了关键线索,带着几分不确定又兴奋地试探道:“难道是……林薇的爸爸?”

陆时砚赞许地点了点头,眼中笑意加深,伸手用指尖轻轻点了点她小巧的鼻尖,动作亲昵自然:“聪明。猜对了。林薇上次跟我聊起她父亲时还提到,她爸爸至今还常常跟她讲起当年参与校刊校对的那段经历,说那就是他童年里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即便是自己这样一个小孩,一个微不足道的发现,原来也能真正地帮上忙,做出一点贡献。这件事对他后来的成长影响很深。”

暖黄色的灯光柔和地洒在陆时砚轮廓分明的侧脸上,将他专注的神情勾勒得格外清晰。他翻动校刊的动作始终很轻,指腹蹭过那些脆弱发黄的纸页时,带着一种显而易见的小心翼翼,那是一种对历史、对文字、对他人心血的尊重。苏念静静地看着他,忽然想起在校史馆玻璃柜里见到的那本属于他的备课笔记,上面密密麻麻却又条理分明的红笔批注;想起他偶尔会给学生写的、夹在作业本里的鼓励便签;想起他讲述历史时,总是不厌其烦地补充那些生动细节的习惯……原来,这份刻在骨子里的、对“细节”的认真与温柔,从他执教之初,或者说,从他更年轻的时候开始,就从未改变过。

一股混合着理解、钦佩与更深沉情愫的暖流在她心中涌动。她忍不住伸出手,轻轻地覆在他正在翻页的手背上,感受着他手背皮肤传来的温热和清晰的骨节轮廓。“时砚,”她的声音很轻,带着好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你当年第一次真正站在讲台上,给那么多学生上课的时候,会不会……也很紧张?”

陆时砚抬眸看她,女孩的眼睛在柔光下显得格外清澈明亮,里面盛满了他的倒影。他眼底的笑意愈发浓郁,像是投入石子的深潭,漾开层层涟漪。“怎么会不紧张呢?”他坦然承认,语气里带着对当年那个青涩自己的些许调侃,“前一晚上几乎没怎么睡踏实,把写好的教案反反复复背了不下三遍,对着镜子练习表情和手势。结果第二天早上出门太急,心神不宁的,连领带都系错了,还是走到半路被一位好心的老教授提醒才发现的。”说着,他自己也忍不住低笑出声,那笑声低沉而悦耳。

他伸手拿过苏念手里一直捧着的玻璃杯,将它稳稳地放在面前的茶几上,避免不小心碰洒。然后,他从西装裤的口袋里,掏出了一个比巴掌略小的笔记本——不是校史馆里那本皮质坚硬、颜色深棕的正式备课笔记,而是一本封面是浅灰色软皮、边角因为长期使用和摩擦已经明显发毛、显得格外柔软的小本子。“这个,”他将本子递到苏念面前,语气带着分享秘密般的随意,“是我后来开始用的‘课堂手记’,比正式的备课笔记随意很多,不用讲究格式章法,主要记的都是上课时观察到的一些小事,学生们的瞬间反应,或者自己突然冒出来的教学灵感。”

苏念带着几分好奇和郑重,接过这个看起来饱经风霜的小本子。笔记本很轻,封皮的触感柔软。她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首先就是一个用黑色钢笔画着的、眼熟的圆头圆脑小狐狸,线条简洁,神态却活灵活现。小狐狸的旁边,用同样简洁利落的字迹写着:“今日上课,注意到第三排靠窗的女生,整节课都在偷偷用作业纸折小纸船,非常专注。联想:下次课讲到‘郑和下西洋’部分,或许可以设计一个环节,让学生们动手制作简单的帆船模型,结合知识点讲解,既能增加趣味性,也能引导她的注意力。”

苏念看着这充满童趣又切实可行的记录,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眉眼弯弯:“原来你笔记本里的这只小狐狸,不止是用来提醒自己别讲得太枯燥走神的呀?”

陆时砚从身后更近地轻轻环住她,双臂温柔地圈住她的腰身,下巴舒适地抵在她单薄的肩窝里,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颈侧,带来一阵微痒。“后来慢慢发现,”他的声音贴得很近,带着胸腔的微微震动,“用这种带着点图像和情景的方式,记录下课堂上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和学生们的真实反应,比单纯在教案上写一句干巴巴的‘注意增加课堂互动’要生动得多,也有效得多。”他的指尖越过她的手臂,落在她手中的笔记本上,熟练地向后翻动着页面,最后停在某一页上。

这一页,没有密密麻麻的文字,只在页面中央,用简单的线条画着一棵形态稚拙却充满生命力的小树,树冠蓬松。树下,用更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一个浅浅的树坑,坑里画着一块小石子,石子旁边,是用笔迹模仿孩童的、歪歪扭扭的几个字:“要快快长大”。

“这是……你当年在校园里亲手种下的那棵香樟树?”苏念看着那幅画,声音不自觉地放得更轻,仿佛怕惊扰了画中树的生长。

陆时砚点了点头,目光也落在那幅简单的画上,声音里浸染了一层清晰的怀念:“嗯。就是它。那天下午,我刚把树苗栽好,培好土,就被校长一个电话叫去办公室讨论紧急修改的教案了。等忙完所有事情,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时,夕阳都快落山了。然后,我就看到了那个树坑里,不知被哪个孩子放进去的小石子,和石子上那行充满期盼的字。”他的手臂微微收紧,将怀里的人圈得更稳固些,仿佛能从这拥抱中汲取到来自过往的力量,“当时心里莫名一动,回到办公室就立刻把它画了下来,记在了这个本子上。后来这么多年,每次路过那棵树,都会下意识地多看它两眼,看着它从最初只到我腰部那么高,一点点抽枝散叶,经历风雨,最终长成如今这样枝繁叶茂、亭亭如盖的参天大树。”

他低下头,鼻尖若有似无地蹭过她柔嫩的耳廓,带来一阵细微的战栗,声音低沉而充满情感:“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看着你一样。从第一次在图书馆,你为了查资料,怯生生地跑来跟我借校刊合订本时,那副拘谨又努力装作镇定的小模样,到现在……”他故意顿了顿,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戏谑的暖意,“敢主动伸手,来抢我手里这本藏着无数秘密的笔记本了。”

苏念的脸颊“唰”地一下瞬间发烫,连耳根都染上了一层绯红。她有些羞窘地伸手,“啪”地一下合上了那本浅灰色的笔记本,仿佛这样就能掩盖自己刚才的“大胆”行径。她转过头,想要说点什么反驳,却一下子撞进他近在咫尺的目光里。那目光深邃、温柔,含着毫不掩饰的笑意和宠溺,像一片深沉的海洋,让她瞬间溺毙其中,忘了所有言辞。

落地灯的光线将两人紧密相依的身影重叠在一起,投在身后米白色的沙发靠背上,轮廓模糊而柔和,像一幅笔触细腻、正在慢慢晕开的水墨画,充满了宁静与温馨。苏念望着他,忽然想起傍晚在甜品店外,他递来的那张便签,想起上面他写的“今日与你,共拾时光碎片”。一种难以言喻的冲动和柔情在她心中鼓荡。她微微仰起脸,凑上前去,带着些许羞涩和无比的坚定,轻轻地、迅速地在他微凉的唇角吻了一下,如同蝴蝶点水,一触即分。

“那以后,”她的声音比刚才更轻,却带着清晰的期盼和一丝撒娇的意味,“你的这本‘课堂手记’,能不能……也多记一点和我有关的事?”

陆时砚清晰地感受到了那一刻心脏加速的跳动。他收紧环抱着她的手臂,将她更紧地、更完整地拥入自己怀中,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他的声音因为情感的涌动而显得格外低沉沙哑,里面蕴满了几乎要溢出来的温柔与承诺:“不止是这本‘课堂手记’,”他一字一句,清晰而郑重地说,“我的往后余生,所有的笔记、所有的记忆,都想用来,也只用来,记录和你有关的每一件事。”

他低头,温热的唇瓣在她光洁的额间印下一个轻柔而持久的吻,那吻带着无比的珍惜和庄重的意味。然后,他松开一些怀抱,伸手拿过那本被合上的浅灰色软皮笔记本,就着两人相拥的姿势,用一只手熟练地翻到全新的一页。他握住苏念那只空着的手,引导着她的手指,与自己执笔的手指交叠在一起,就着温暖柔和的台灯光线,在那空白的纸页上,共同写下了一行字:

「今日,与念念共阅旧校刊,讲香樟树与石子的故事。」

两人的笔迹交织在一起,他的挺拔有力,她的清秀婉约,两个名字——“时砚”与“念念”——紧密地挨在一起,仿佛本就该如此。在这行字的旁边,他空着的那只手拿起笔,流畅地补画上了一只眯着眼睛、抱着尾巴似乎在做美梦的小狐狸,以及一棵比之前那幅画更显茁壮一些的香樟树幼苗。

台灯的光线无比柔和地洒在这新的一页上,将墨迹和图画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泽。窗外的晚风不知何时变得愈发轻柔,带着愈发浓郁的桂花香气,丝丝缕缕地透过未完全关紧的纱窗飘荡进来,悄然弥漫在客厅的空气中,与两人交织的呼吸融合在一起,慢慢地、无声地漫过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沁入每一寸空间。

那些早已埋在时光深处的伏笔,那些被小心翼翼写在脆弱纸页上的温柔絮语,那些跨越了年代依旧闪烁着微光的人与事,仿佛都在这一刻,在这个温暖静谧的夜晚,被重新唤醒,交织融合,最终化成了属于他们二人的、绵长而温暖的序章,静静等待着往后岁月,去慢慢书写,细细填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