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赵璟在揽月轩外驻足凝望的景象,不出半日,便如同长了翅膀般,在后宫悄无声息地传开了。
如今后宫高位妃嫔空缺,中宫之位虚悬,管事的是几位资历老、性子还算稳妥的嬷嬷,并一位不大管事的太妃。骤然听闻此事,反应各异。
有嗤之以鼻的,如住在西六宫最偏僻殿阁的几位低位妃嫔,平日里就爱凑在一起嚼舌根。
“哼,装模作样!一个无宠无子的李嫔,靠着不知从哪学来的歪门邪道,就想吸引皇上注意?”一个穿着半旧宫装的才人撇撇嘴,语气酸得能腌黄瓜。
“就是,折腾些下人玩意儿,皇上不过是路过瞧个新鲜罢了。”另一个附和道,手里绞着帕子,眼神却忍不住往揽月轩方向瞟。
而更多的,是底层宫女太监之间悄然涌动的暗流。
“听说了吗?揽月轩那个叫小蝶的,上月考评拿了‘优’,李嫔娘娘赏了双份月钱,还准她跟着识字的公公学写名字呢!”
“真的假的?还能学认字?”
“千真万确!我同乡就在揽月轩当差,她说现在她们那儿,干活都有章程,条条框框清楚得很!做好了,赏钱、体面、学本事,一样不缺!做不好……那可真是要当着大家的面念检讨,还要扣钱的!”
“唉,要是咱们主子也这般明白该多好……”
“谁说不是呢……”
类似的窃窃私语,在宫墙角落、井边廊下悄悄蔓延。一种名为“羡慕”和“蠢蠢欲动”的情绪,像初春的藤蔓,在不少年轻宫人的心底悄悄探出头来。原来,当差不只是机械地重复,原来,努力是真的能被看见,甚至能换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尊严?
这股风,自然也吹到了几位暂时协理宫务的老嬷嬷耳中。
负责宫人调派的张嬷嬷皱着眉,对掌管库房的王嬷嬷嘀咕:“这个李嫔,闹出这么大动静,底下人心都浮了。好几个宫的管事都来抱怨,说手下的丫头们干活没以前‘安分’了,总打听揽月轩还缺不缺人。”
王嬷嬷拨弄着算盘,眼皮都没抬:“年轻人,想法多。她那套什么‘磕屁挨’(KPI),听着就古怪。宫里有宫里的老规矩,老祖宗传下来的,还能有错?且看着吧,新鲜劲儿过了,自然就消停了。”话虽如此,她拨算盘的速度却微微慢了下来。
她们并未直接出手压制,毕竟李嫔位份不高不低,又刚经历了江南风波,皇上态度不明,贸然动作反而不美。但一种无形的压力,已然开始向揽月轩汇聚。
与此同时,揽月轩内。
李梦瑶(李嫔)正对着自己初步整理的“KPI考核细则1.0版”进行二次修订,浑然不知自己已成了后宫舆论的暴风眼。
“素心,你看这里,‘工作态度’这一项,太主观了,容易造成不公,得把它细化。”她指着纸上密密麻麻的条款,对身旁清秀沉稳的贴身宫女素心说道,“比如,‘主动承担额外任务次数’、‘协助他人完成困难工作情况’,这些都可以量化记录。”
素心如今已是李梦瑶这套管理体系的坚定拥护者和得力执行者,她努力理解着这些新奇的概念,点头道:“娘娘思虑周全。还有‘技能提升’,光说不行,得有个看得见的成果。比如认字,每月需识得五十个新字,并能默写;打算盘,需能在一炷香内打完一套百子图……”
“对!量化!必须量化!不能模棱两可,一模糊就容易让人钻空子,也容易让我们考核时凭感觉。”李梦瑶一拍手,眼神发亮,仿佛找到了前世在互联网公司攻克项目难关时的快感,“还有,我们可以引入‘师徒结对’和‘末位帮扶’机制!成绩最优的带成绩最差的,共同进步,团队整体水平上去了,咱们揽月轩才能越来越好!”
她越说越兴奋,仿佛眼前不是后宫的一方小院,而是她前世那个堆满需求文档的工位。这种将混乱变得有序,并看到实实在在改变的过程,极大地满足了她骨子里那个“卷王”的灵魂。
就在她埋头规划着揽月轩的“企业文化建设”时,一个小太监略显慌张地跑进来禀报:“娘娘,不好了!陈修仪娘娘宫里的掌事姑姑带着人过来,说……说我们揽月轩负责浆洗的小宫女不懂规矩,送去的衣物折叠方式不合旧例,冲撞了陈修仪的喜好!”
李梦瑶从一堆写满现代管理学术语的稿纸中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衣物折叠方式不合旧例?这罪名……可真够别致的。
她看了一眼素心,素心微微蹙眉,低声道:“陈修仪性子有些……吹毛求疵,往日里与其他宫苑也偶有摩擦。”
李梦瑶放下笔,神色平静。看来,这揽月轩的“静好”日子,比她预想的要短暂得多。KPI的风刚吹出去,麻烦就循着味儿找上门了。是陈修仪个人找茬,还是有人借题发挥?
她整理了一下并无线头褶皱的衣袖,对素心道:“走吧,去看看。记住咱们的原则:实事求是,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对了,把咱们《揽月轩物品交接与外观标准手册》带上,虽然还没正式推行全宫,但咱们自己得讲证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