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红楼之老祖宗自救指南 > 第53章 定策安内

红楼之老祖宗自救指南 第53章 定策安内

作者:苏子当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09:14:02

荣禧堂内,烛火通明,却照不透每个人心头的阴霾。

贾母端坐上位,往日里慈睦的目光此刻沉静如水,缓缓扫过下首的贾政、王夫人、宝玉,以及侍立一旁的王熙凤。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滞重。

“今日北静王府赏花宴上的事,你们也都知道了。”

贾母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砸在每个人的心头上,“老太妃提及宝玉姻缘,我借敏儿托孤之由婉拒了。你们可知,我为何要如此?”

贾政下意识地捻着胡须,眉头紧锁,迟疑道:“母亲……可是因那北静王府门第过高,我贾府不宜高攀?”

他惯常思维里,仍是门户之见。

王夫人亦是点头,她虽觉那是一桩好姻缘,但婆母行事自有道理,只低声附和:“老太太深谋远虑,必是为宝玉考量。”

“高攀?”贾母轻轻摇头,唇边掠过一丝极淡的冷意,“若只是门第高低,何至于让我在太妃面前那般谨慎回绝,几近得罪?”

她目光转向一旁尚且懵懂的宝玉:“宝玉,你今日与那北静王论诗,觉得他如何?”

宝玉正神游天外,想着宴席上那盆罕见的绿菊,冷不防被问及,怔了怔,才道:“郡王……文采是极好的,谈吐也风雅,只是……”

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串色泽温润、香气清冽的念珠,“老祖宗,这是今日离席时,北静王特意赠予我的,说是御赐之物,零陵香所制。”

贾政倒吸一口凉气:“这……御赐之物,岂可轻易转赠?”

王夫人也慌了神:“这如何能收?”

宝玉看着那念珠,白日里世子将这东西递到他面前时,那看似温和却不容拒绝的笑容又浮现在眼前,他下意识地后退半步,蹙眉道:“老祖宗,孙儿感觉此物……拿着烫手。”

贾母闻言,眼中倒是闪过一丝欣慰。宝玉赤子心性,直觉往往最准。

她点头道:“既然宝玉也觉得不妥,那便不收。让林之孝原样送还,就说宝玉年幼德薄,不敢承受如此贵重的御赐之物,恐折了福寿,辜负了王府美意。”

“北静王府风雅其外,野心其内,绝非只是寻常的富贵闲王。他们今日看中宝玉,看中的岂是宝玉的诗才?”

“看中的是我贾府虽稍显颓势,却仍在勋贵之中有一席之地,看中的是元春在宫中的位份,看中的是我们祖上在军中的那点余荫!他们是想要拉拢我们,上他们那条不知驶向何方的船!”

“船?”

贾政悚然一惊,他虽迂腐,却并非全然不通朝政,“母亲是说……北静王他……有不安分之心?”

最后几个字,他几乎压成了气音,脸上已现出骇然之色。

王夫人也是吓得脸色一白,手中的帕子攥得死紧。

牵扯到皇权争斗,那可是动辄抄家灭族的大祸!

“不安分与否,尚无实据。但其结交权贵,广布恩惠,门下清客如云,岂是甘于寂寞之辈?”

贾母语气凝重,“今日我们拒了姻亲,便是表明了态度。虽会招致忌恨,但也绝了后患。若真沾上,将来事发,才是万劫不复!”

“从今日起,府中上下,需谨言慎行,远离北静王府一切往来。政儿,你在外交际,尤其要注意,但凡与北静王府沾边的宴请、诗会,一概称病推了。凤丫头,”

王熙凤忙上前一步,敛容听令。

“府里往来的礼单,你亲自再过一遍,凡与北静王府有牵扯的人家,年节礼节照旧,但私下走动,能减则减,尤其不许收受重礼。”

“底下婆子、小厮的嘴也给我管严实了,若有谁敢在外头打着府里的旗号与北静王府的人厮混,或胡唚什么‘两家交好’的言语,直接撵出去,绝不轻饶!”

王熙凤心领神会,她掌家多年,最知其中利害,立刻应道:“老祖宗放心,孙媳明白轻重,定把府里管得铁桶一般,绝不让那些没眼力见儿的惹出事端。”

贾政此时已是后背渗出冷汗,连连点头:“母亲所言极是,极是!儿子定当谨记,绝不敢与那府再有牵扯。”

他此刻才真正明白母亲回绝的深意,不仅仅是保全宝玉,更是保全整个贾府。

王夫人也稳了稳心神,道:“媳妇也定会约束好房下人,绝不生事。”

唯有宝玉,睁着一双清澈却迷惑的眼睛,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忍不住问道:

“老祖宗,既然那北静王府不好,我们远着便是了。为何……为何要如此害怕?我们自家过自家的日子,不行么?”

贾母看着他天真未凿的模样,心中暗叹,招招手让他近前,拉了他的手,语气缓和下来,却依旧坚定:

“宝玉,你当这府门一关,就真是自家日子了?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这样的人家,就像大河里行船,看似平稳,底下却有暗流漩涡。一步行差踏错,便是船毁人亡。”

“远离,不是怕,是‘不与之同流’。护住咱们的家,护住园子里的姐姐妹妹,让你爹爹、琏二哥他们能安稳立身,让你林妹妹、探丫头她们能安心读书作画,这便是我们当下最紧要的责任。你可明白?”

她没有讲太多大道理,只将“家”和“责任”放在了他心头。

宝玉似懂非懂,但“护住家”、“护住姐姐妹妹”这几个字,却深深印入了他心中。

他用力点了点头:“孙儿明白了。孙儿听老祖宗的。”

“好孩子。”贾母拍拍他的手,示意他站到一边。

随后,她又细细吩咐了贾政和王夫人一些内外约束的细节,尤其强调了家学子弟更需谨言慎行,不得妄议朝政。

二人皆凛然遵命。

贾母见几人皆已明白利害,便不再多言,吩咐道:“今日之言,出我口,入你等之耳,暂不可外传。”

“东府那边,珍哥儿媳妇和蓉儿那里,凤丫头你稍后去一趟,只需提醒她们日后与北静王府往来需加倍谨慎,不必深言。”

“都下去吧,凤丫头留一下。”

贾政、王夫人心事重重地告退,宝玉也行礼后默默离去。

待他们走后,贾母对王熙凤道:“凤姐儿,你立刻以府中商议庶务的名义,修书一封,用最快的渠道送往金陵给琏儿。”

“信中明言,让他务必加快整合我们在江南的所有商铺、人脉,尤其是与盐政、漕运有所关联的,形成一个能快速传递消息、洞察时局的网络。告诉他,京城风起,需眼明心亮。”

王熙凤精神一振,知道这是要用到琏二哥在外经营的能力了,连忙应下:“老祖宗放心,我回去就写,定将您的意思说明白。”

吩咐完,贾母才略显疲态地揉了揉眉心。鸳鸯适时地上前奉茶。

贾母挥挥手,让王熙凤也先去办事了。

荣禧堂内安静下来,贾母独坐片刻,低声唤道:“林之孝。”

一直侯在堂外的林之孝立刻躬身进来:“老太太有何吩咐?”

贾母目光锐利地看着他,这个经由她手提拔起来、日渐得用的管家:“之孝,我有一事,需你亲自去办,要隐秘。”

“请老太太示下。”林之孝心知事关重大,腰弯得更低。

“你手下,不是有几个机灵的,平日负责府中采买,与京城各家商铺、乃至一些皇商都有往来吗?”

贾母缓缓道,“从今日起,让他们动用一切关系,不着痕迹地打听北静王府名下的产业动向——田庄、铺面、船队。”

“尤其是近期有无大宗银钱流动,有无频繁接触江南乃至边关的商旅。记住,只探听,不干预,任何发现,直接报于我知。”

这便是要启用她暗中布下的商事耳目了。

贾府百年勋贵,虽明面上不直接经商,但暗中持股、依附的商号岂在少数?

赖大、赖升倒下后,贾母便着手梳理了这些关系,挑了些忠心可靠的,悄然织成一张信息网。

如今,正是用兵之时。

林之孝心中凛然,不敢多问,只郑重应道:“是,奴才明白。定会办得妥帖,不露痕迹。”

“去吧。”贾母挥退林之孝,端起茶杯,浅浅呷了一口。

茶已微凉,苦涩之味更显。

布局已然展开,能否在这盘棋局中抢占先机,犹未可知。

是夜,万籁俱寂。

贾母正准备安置,忽闻门外鸳鸯轻声禀报:“老太太,林姑娘来了。”

贾母微感讶异,道:“让她进来。”

黛玉披着一件月白绣竹的斗篷,袅袅婷婷地走了进来,清丽的小脸上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色。

“外祖母。”她行了一礼,声音比平日更轻软些。

“这么晚了,怎么还不歇着?身子可好些了?”贾母拉她在身边坐下,关切地问。

黛玉点头,莹润的眸子望向贾母,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静:“好多了。只是……今日听说花宴之事,心里总觉不安,辗转难眠,便想来瞧瞧外祖母。”

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轻声道:“外祖母……可是因玉儿之故,让府中得罪了不能得罪之人?”

说到最后,语气里已带上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惶惑与自责。

她心思细腻敏感,早已察觉今日之事非同小可。

贾母心中又是感慨又是心疼,将她冰凉的手握在掌心,温言道:“好孩子,莫要胡思乱想。此事与你母亲托孤之说不相干,那不过是个由头。即便没有你,没有宝玉,该拒的,外祖母一样要拒。”

她看着黛玉清澈见底,却已能洞察世情的眼睛,觉得有些话,或许可以同这个聪慧的外孙女说一说。

“玉儿,你可知,一个家族立足于世,什么最要紧?”

黛玉微怔,思索片刻,试探道:“是……圣眷恩宠?或是……家中子弟成才?”

贾母缓缓摇头:“圣心难测,子弟成才亦非朝夕之功。最要紧的,是‘立身要正’,是‘知进退,明得失’。”

“我们贾府,是功勋之后,受国恩禄,首要的是忠君爱国,做皇帝的纯臣,而非攀附哪位权贵,陷入党争倾轧。”

“北静王府势大,然其心难测,今日靠近,他日或成附骨之疽。故而,宁可一时得罪,也绝不能与之同流。”

她轻轻抚着黛玉的头发,语重心长:“今日我叫你琏二嫂子、林之孝他们来,便是要未雨绸缪。家族如同大树,外要抵风挡雨,内要清理蛀虫,方能枝繁叶茂。”

“这其中,难免要行些非常之事,用些非常手段。你年纪虽小,却心思通透,外祖母不瞒你。”

“你要记住,身为家族一员,享其庇佑,也当承其责任。这责任,并非只是安守闺阁,更要明事理,识大体,在风雨来时,能稳住心神,护住自己想护的人与事。”

黛玉听着外祖母从未有过的深切话语,只觉得心中那点惶惑渐渐被一种更沉重、却也更坚实的东西取代。

她想起母亲早逝,自己寄居贾府,外祖母却始终护她爱她,教导她;想起园中姐妹,想起宝玉……这贾府,早已是她的家。

“外祖母,”她反握住贾母的手,目光变得坚定起来,轻声道:

“玉儿明白了。玉儿虽力弱,也会谨记外祖母今日教诲,不会畏惧,不会退缩。往后,玉儿会多看,多听,多想,再不敢只沉溺于自家心事。定当……与家族共进退。”

看着眼前这株正在风雨中悄然舒展枝叶的绛珠草,贾母欣慰地笑了。

“好,好。你是个聪明孩子,你的这份灵慧,用在正处,将来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业,既能安身立命,亦能福泽他人。夜深了,回去歇着吧,万事有外祖母在。”

黛玉起身,郑重一礼:“是,外祖母也请早些安歇。”她转身离去,步履似乎比来时沉稳了许多。

内患已定,外忧虽存,但见家中儿女渐明责任,她心中那份穿越而来、力挽狂澜的决心,愈发坚定如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