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红楼之老祖宗自救指南 > 第62章 田埂惊鸿

红楼之老祖宗自救指南 第62章 田埂惊鸿

作者:苏子当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09:14:02

园子内却是一片难得的轻松氛围。

史湘云正拿着刚到手还散发着墨香的《海棠新刊》第一期,兴高采烈地与探春、黛玉等人说笑。

“你们瞧我这首《对菊》,印在这里,是不是比单写在纸上更有气势?”湘云指着其中一页,得意洋洋。

探春笑道:“是了是了,我们的史大诗人,这下可要名扬京城了!”

正说笑着,丫鬟进来禀报,说卫家小姐前来拜访史姑娘。

湘云拊掌:“是若兰姐姐!她平日里最爱诗词,前儿一看到这新刊就递了拜贴!”

她转头对众人道,“这位卫若兰姐姐,是史家的旧交,卫老将军的孙女,性子爽利,最是仰慕才女,我与她颇谈得来。”

黛玉闻言,浅笑道:“既是云丫头的朋友,想必也是个妙人。”

探春也道:“如今我们园子正需要多结交些外面的姐妹,互通有无。快请进来吧。”

不多时,一位身着鹅黄绫袄,眉眼英气,举止大方的少女随着丫鬟进来,正是卫若兰。

她与湘云见了礼,又与探春、黛玉等人厮见过了,目光便迫不及待地落在湘云手中的《海棠新刊》上,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羡慕与赞叹:

“云妹妹,你们这园子真是神仙地方!竟能办出这般风雅的刊物!我读了这第一期,真是爱不释手!

尤其是‘潇湘妃子’的《咏海棠》和‘藕榭’的那幅《寒塘鹤影》,意境高远,令人神往!真真羡慕死你们这般日子了!”

湘云拉着她坐下,得意道:“这有什么!下回诗社,我下帖子请你来!让你也见识见识我们林姐姐的七步成诗,探春姐姐的杀伐决断!”

卫若兰听得两眼放光,连连称好。

因着卫若兰的到访,园子里比平日更添了几分热闹。

湘云是个爱热闹的,拉着卫若兰的手,如同献宝一般,从沁芳闸一路行来,将各处景致指给她看。

“若兰姐姐你瞧,这是林姐姐住的潇湘馆,这几竿竹子还是贵妃娘娘夸过的呢!”

“那边是宝姐姐的蘅芜苑,里头种满了奇花异草,香气都与别处不同!”

“这是三姐姐的秋爽斋,最是阔朗大气……”

卫若兰跟在湘云身旁,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她出身将门,祖父是沙场宿将,家风开明爽朗,不似寻常闺阁女子那般拘束。

此刻见这园中亭台精巧,山水怡人,又听得湘云说起众姐妹起社作诗、办刊兴利的事迹,心中那份羡慕与向往更是溢于言表。

“真是个好地方!”卫若兰叹道,“能在此间与诸位姐妹读书写字,赏花作画,偶尔兴办些雅事,强似我们在家中日日对着绣架针线,或是听些家长里短的闲话。”

探春走在稍前,闻言回头笑道:“卫姐姐过誉了。我们也不过是仗着老太太疼爱,胡乱折腾罢了。若姐姐不嫌弃,日后常来走动便是。”

黛玉也微微颔首,浅笑道:“闻听卫老将军家风开明,姐姐想必也是文武兼修,日后正好多多指教我们。”

一行人说说笑笑,不觉便绕到了稻香村附近。

但见一带黄泥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各色树枝,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

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一派田舍风光。

“这里便是稻香村了,”李纨作为此处名义上的主人,笑着介绍道,“模仿田舍家风景致,虽简陋,却也别有趣味。”

众人正欣赏间,湘云眼尖,指着远处一片翻整过的田地,讶异道:

“嗳?你们快看,那是谁?怎地像个老农似的在田里?”

却见那一片原本应是休耕的土地,此刻竟有一小块被精心整理过,覆盖着厚厚的稻草保暖,隐约可见其下嫩绿的苗芽探出头来,在这冬日里显得格外醒目。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田埂旁,一个穿着粗布棉袍,袖口裤腿都沾着泥点,头上戴着顶破旧毡帽的年轻男子,正背对着她们,弯腰仔细查看着那些苗芽,那专注的神情,那熟练的姿态,若非知道他身份,真会以为是个经验老道的庄稼把式。

“噗——”湘云第一个忍不住笑出声来,“我当是谁,原来是蓉哥儿!如今倒真像个‘稻香老农’了!我们这《海棠新刊》下期,合该给他画个像,题名‘宁府袭爵人躬耕图’才是!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黛玉也抿嘴浅笑,宝钗眼中亦带着善意的笑意。

那田中的年轻人闻声回过头来,露出一张清俊却带着些微晒黑痕迹的脸庞,正是宁国府的袭爵人,贾蓉。

他见是园中众姐妹,还有一位面生的英气小姐,脸上闪过一丝赧然,忙直起身,拍了拍手中的泥土。

“给诸位姑姑、姑娘请安。”

贾蓉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神色间已不见往日的轻浮,反倒多了几分沉稳。

“让姑姑、姑娘们见笑了。是老祖宗吩咐,要试种这耐寒的番薯品种,说是……说是关乎民生大计。我闲着也是闲着,便过来看看,学着伺候。”

探春打量着他这一身,打趣道:“蓉哥儿如今倒是真上了心。前儿听说你为了这试验田,还特意去请教了庄子上有经验的老农?可有什么心得?”

贾蓉见问,眼神便亮了些,那点不自在也散了,认真回道:“回三姑姑,确是请教了。这冬日里育苗,需得格外小心保暖,覆盖稻草,还得注意地气……”

他谈起农事,竟是头头是道,与以往那个只知吃喝玩乐、斗鸡走狗的宁府长孙判若两人。

卫若兰站在众人身后,目光落在贾蓉身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奇。

她自然知道宁国府,知道贾珍去世,贾蓉降等袭了爵位。

在她的想象中,这等勋贵之家的年轻袭爵人,即便不是纨绔膏粱,也应是鲜衣怒马、高谈阔论的公子哥儿。

何曾想过,会是这样一副模样?

年轻,清俊,却毫无脂粉气。皮肤不似寻常贵族子弟那般白皙,透着健康的微黑。

衣着朴素得近乎寒酸,指甲缝里甚至还带着些许新鲜的泥土。

可偏偏就是他,蹲在田埂边,对着那些嫩绿的苗芽,眼神专注而明亮,言语间透着一种踏实与认真。

这与她见过的所有年轻男子都不同。

没有轻浮的调笑,没有刻意的炫耀,没有对权势的钻营,只有对脚下土地、手中农事的纯粹专注。

一股别样的,混合着惊讶、好奇,或许还有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欣赏的情绪,悄然在她心中滋生。

湘云却没留意到卫若兰的异样,只顾着好奇地问贾蓉:“蓉哥儿,这种的便是番薯?真能在冬天长出来?”

贾蓉耐心答道:“回云姑姑,正是番薯。老祖宗说,此物耐贫瘠,产量高,若能推广,于百姓大有裨益。

这几垄是特意选了向阳避风处,又引了温泉水脉经过,地气暖些,才能勉强育苗。待到开春,再移栽出去。”

他指着那嫩绿的苗芽,“你看,这几日天气晴好,苗子便精神些。”

卫若兰不知不觉听得入了神,忍不住上前一步,轻声问道:“贾……贾公子,这番薯,果真如《新刊》上所载,产量极高么?”

贾蓉闻声抬头,见是那位陌生的少女发问,忙恭敬答道:“回这位姑娘,据书上记载和南边传来的消息,确实如此。”

“若能成功在北地推广,确是利国利民之举。只是各地水土不同,需得反复试种,摸索经验。”

他语气平和,态度恳切,并无半分勋贵子弟的骄矜之气。

“蓉哥儿如今真是大变样了,”宝钗也微笑着开口,“听说你不仅打理这试验田,宁府那些庄子、铺面,如今也管束得紧,不再像以往那般奢靡浪费了?”

贾蓉恭敬答道:“宝姑姑谬赞了。不过是遵照曾叔祖母的教诲,守成持家罢了。以往……是侄儿糊涂,如今方知生计艰难,不敢再肆意妄为。”

他语气诚恳,带着幡然醒悟后的踏实。

湘云见他这般,也不好再肆意取笑,只道:“罢了罢了,你既有正事,我们也不扰你了。只是小心些,别真成了泥腿子,回头你媳妇儿不让你进门!”

说着自己先咯咯笑起来。

贾蓉被她说得脸一红,再次行礼告退,又回到田边,重新弯下腰去。

那身影在冬日空旷的田地里,竟显出一种奇异的和谐与坚定。

众人说笑着继续往前游览。

卫若兰却忍不住又回头望了一眼那个田埂上的身影。

阳光勾勒出他专注的侧影,额角似有细密的汗珠。

她心中那丝异样的感觉愈发清晰。

这位年轻的宁国府当家人,似乎……很特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