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红楼之老祖宗自救指南 > 第45章 园中雅集

红楼之老祖宗自救指南 第45章 园中雅集

作者:苏子当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09:14:02

省亲别墅到底还是赶在春暖花开前大致齐整了。

虽处处透着“从简”的痕迹,少了些金碧辉煌的堆砌,却因这份克制,反而更显出院落本身的疏朗开阔、山水相依的自然意趣。

今日老太太开恩,许了宝玉并众姐妹先入园游玩赏景,更交下一桩雅事——为园中各处景致题词命名。

众人簇拥着进了园门,绕过一座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屏风,眼前豁然开朗。

但见佳木葱茏,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

宝玉看得眼都直了,连连赞叹:“好个所在!虽无画栋雕梁之丽,却有泉石林木之幽!老祖宗真真是独具慧眼!”

探春走在前头,指着一处倚山临水的轩馆道:“你们看这里,后园有满架蔷薇、宝相,一带水池,又引了活水进来,清新雅致,最是宜人。该题个什么名号才好?”

众人驻足观望,皆觉此景怡人。

宝钗细细看了周遭,见墙角廊下皆有空地,便道:“此处通风向阳,若在墙角种些薄荷、紫苏,廊下搭架攀些藤萝,既添野趣,夏日也可取用,或入茶,或驱蚊,倒是实惠。”

探春闻言,抚掌笑道:“宝姐姐果然心细!我正想着这几处空地如何打理,既不费银钱,又显生机。回头便让下人去办。”

黛玉倚着水边的栏杆,望着水中嬉戏的锦鲤,嘴角含着一抹浅笑,接话道:“既要题名,需得切景。此处有薜荔藤萝,又有清流环绕,不如就叫‘蘅芷清芬’如何?取其香草盈庭、流水洁净之意。”

“‘蘅芷清芬’……”宝玉喃喃重复,眼中放光,“好!既雅致,又贴合!还是林妹妹心思灵巧!”

众人皆点头称善。

又有惜春,默默走到一处位于山坡之上的敞厅,此处视野开阔,可览大半个园景,她四下看了看,轻声道:“此地高敞,宜月夜登临,观星望月,便题‘凸碧山庄’罢。”

她话语不多,却自有一股清冷出尘的意味,众人知她素喜绘画,构图视角自是不同,也都觉得贴切。

一路行来,或赏景,或题名,或如迎春般,安静地指着几处亭台榭阁,说出“藕香榭”、“蓼风轩”等平稳妥帖的名字,气氛融洽欢快。

行至一处粉垣环护,绿柳周垂的院落,院内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众人只觉一派清凉,尘俗顿消。

“就是这里了!”宝玉一见便喜得无可不可,“我定要住这里!这竹子好,这屋子也好!”

黛玉看着那翠竹,眼中亦流露出喜爱之色。

探春笑道:“二哥哥既喜欢,快题个名儿。林姐姐也帮着想想。”

宝玉不假思索,脱口道:“有凤来仪!贵妃娘娘归省,正合此意!”

这是应制之题,倒也妥当。

黛玉却微微摇头,望着那摇曳生姿的竹影,轻声道:“既是为贵妃娘娘归省所建,用‘有凤来仪’自是正理。只是日常住着,我瞧着这竹子,倒想起舜帝那潇湘二妃,泪洒斑竹的典故。若题‘潇湘馆’,似乎更显清幽孤寂之韵,与这翠竹也更相配些。”

众人一听,皆觉“潇湘馆”一名更富诗意,与眼前景致浑然天成。

宝玉更是连连称妙,直说还是黛玉解得其中三昧。

探春便命随行的丫鬟记下:“此处日后便称‘潇湘馆’。”

一行人迤逦来至一处水榭,此处三面临水,视野开阔,榭内早已备好了笔墨纸砚并些茶果点心。

湘云最是性急,拍手笑道:“这样好地方,岂能无诗?咱们的诗社沉寂了这些时日,合该今日重启才是!”

众人皆称妙。

黛玉倚着朱红栏杆,望着池中初绽的新荷,唇角含着一抹浅淡笑意,并不言语。

自那日老太太开解,又知自己并非无根浮萍,她心头郁结散了大半,加之按老太太说的法子调养,身子也觉轻快了许多,此刻眼中所见,不再是凄风苦雨,而是潋滟波光。

宝钗便道:“既如此,不拘一格,就以这园中初景为题,诗词皆可,限一炷香功夫。”

众人各自沉吟。

香至半柱,探春率先成诗一首,咏的是“衔山抱水建来精”,格局开阔,气象不凡。

接着迎春也勉强凑了一首五律,虽不甚工,却也稳妥。

惜春只提笔勾勒了几笔远处亭台的轮廓,算是交了卷。

宝钗的是首七律,中正平和,字字珠玑,将园景与“天然”之趣结合得恰到好处,众人皆赞。

最后轮到黛玉。

她却不急于动笔,只静静看着水面,直到香快燃尽,才从容提笔,一挥而就。

侍书将诗笺拿起,念道: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笔触轻灵,勾勒出一派田园安居、物阜民丰的祥和景象。

尤其是最后两句,一反她往日的自伤自怜,竟透出几分对太平盛世的颂扬与向往。

众人围拢来看,皆是大为惊讶。

湘云先就嚷起来:“哎呦!林姐姐今日这诗,怎么像换了个人似的!这‘十里稻花香’,听得我都馋了!”

探春也笑道:“果然不同以往,这‘盛世无饥馁’一句,心胸开阔,竟是难得的颂圣之音了。”

宝玉更是爱不释手,反复吟咏:“‘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何等自然鲜活!妹妹此诗,真真是洗净铅华,返璞归真!”

黛玉被众人说得微微脸红,嗔道:“不过是眼前实景,信口胡诌罢了,值什么。”

宝钗深深看了黛玉一眼,含笑道:“颦儿此诗,寓情于景,心境的转变才是最难得的。”

她心中暗忖,老太太一番苦心,终究是见了效的。

一时诗毕,众人又散开赏玩。

宝钗与探春走在后面,看着远处田垄状的坡地,宝钗低声道:“三妹妹,我看那坡地向阳,土质也佳,除了稻谷,或许还可试种些番薯。此物耐旱高产,万一遇上年成不好,也能顶大用。”

探春点头:“正合我意。还有那边坡地,我已吩咐人种了些果树苗,过几年便是收益。开源节流,正该从这些细微处做起。”

宝钗微笑着点头,目光扫过布局,轻声道:“三妹妹有心了。因地制宜,物尽其用,方是长久之道。这园子若只一味种些名贵难养的花草,反倒是负累了。”

日头渐西,金辉洒满园中,为这清雅的景致更添一层暖色。

宝玉置身其间,看着眼前姐妹如花,笑语嫣然,园景如画,心醉神驰,只觉得往日所有的烦闷郁结都烟消云散。

他望着桥下潺潺流水,落英缤纷,一时情难自已,脱口叹道:

“若能永远住在这园子里,不和人世往来,不同那些浊臭男子厮混,就是神仙也不做了!只有我们姐妹们在一处,读书写字,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便是天塌下来,也不管了!”

此言一出,满园寂静。

黛玉蹙了蹙眉,别过脸去。

宝钗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旋即恢复如常,只作未闻,转头与探春低声继续讨论方才未尽的田庄事务。

探春则是哭笑不得,嗔怪地瞪了宝玉一眼:“二哥哥又说疯话了!这园子是为贵妃娘娘省亲所建,岂是能长久住人的?再说,哪有男子汉终日只在内帷厮混的道理?”

惜春依旧面无表情,仿佛神游天外。

迎春则有些无措地看着众人。

宝玉犹自不觉,还沉浸在自家勾勒的“理想国”中,目光痴痴,望着那流水落花出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