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 第88章 定位浿水,郑学门徒到曲阳

曲阳池在两千士卒的协同作业之下,已经初具规模,挖出的土石堆成一座小山。

张梁在人群中找到张宝,他正身体力行,光着膀子挥汗如雨地对付着地下的一块青石。

“兄长!兄长!”现场过于嘈杂,连着叫了好几声,张宝这才听见。

“三郎何事?”

“兄长,你且随我去魏府一趟。”

听说要去魏府,张宝将手中的铁镐交给身边士卒,从坑里跳了地面。

“去魏府,所为何事?”

“乐浪郡之事,须得与魏公面禀。”

张宝与一名军侯交接好事务,披上袍衫与张梁先回家更衣。登门去拜访魏老爷子,一身臭汗着实有失礼数。

茶舍门前,正停着两辆驷车,赫然正是郑学几位师兄和程武搭乘的系统马车。

张梁进去与众人见礼后,让CEO李孚好生招待客人,等自己从魏府返回再详谈。

李孚是个机灵人,不用他说也早已妥善安置了众人,还安排了人手送程武与程昱团聚。

兄弟俩换过干净衣物,拎着两个食盒就往魏府而去。

……

“见过魏公/大父。”

“来了,”魏老爷子见两人进来,笑呵呵地说道,“又带了什么新奇物事?”

张梁打开一个食盒,从中取出一挂饱满红润的荔枝,“大父,此乃南海荔枝,性温味甘,食之可补阳气,但多吃则易上火。”

老爷子第一次见这红彤彤的荔枝,问道,“这果子瞧着喜庆,该如何吃得?”

张梁剥开外皮后递给他,“大父,鲜果去皮即可生食,也可晒制成干果。”

“嗯~~~”老爷子轻轻咬了一口,甘美甜糯的汁水四溢,“滋味甚好。”他转头吩咐魏超,“超儿,你着人去剥上一碟来。”

魏超拎着食盒出了书房,自去安排人处理荔枝。

“张县尉与三郎同来,可是已经挑好去处了?”

张宝在老爷子面前,显得有些局促,“回魏公,昨日我三兄弟商议,愿往乐浪郡浿水县。”

“幽州乐浪?那可是千里之遥。”老爷子略带迟疑,“三郎,取舆图与老夫一观。”

张梁展开地图,将浿水县的位置指给他看。

“浿水毗邻高句丽,那可是四战之地。”老爷子若有所思地问道,“明年你也要随军出征?”

张宝点点头,脸上的局促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坚毅,“正是。三郎欲为赵家复仇,我这做兄长的,岂能让他独赴险境!”

“好!”老爷子一拍桌案,“浿水苦寒之地,你既有心建功,老夫定当全力周旋。”

他嘱咐张梁,“三郎,明年辽东之行,你兄弟二人相互照应,老夫静待捷报,等你们凯旋。”

张宝与张梁齐声应诺礼,“定不辱命!”

魏老爷子话锋一转,说道,“今日玉米也已采收,老夫着人核算,平均亩产有八石之数,可谓也是祥瑞之粮,近日就要送往州郡之中。”

他问道,“郑学门徒今日可曾到曲阳?”

张梁拱手道,“回大父,刚到城中,正在茶舍中休息。”

“既如此,你们且去好生商议,国渊进京之事,需小心应对,不可马虎。”老爷子点点头,说道,“张县尉,你回去早作准备,最迟八月,便可赴浿水任职。你可莫要以为是被流放才好。”

张宝道,“蒙魏公襄助,在下感激还来不及,岂会有怨怼之心。”

辞别老爷子,张宝去了县牙,找张角与田丰商量乐浪之事,张梁则打道回了茶舍。

见张梁来到二楼,李孚见机地退了出去,在一楼帮忙看着门,不让闲杂人等过来打扰。

“见过诸位师兄,一路辛苦。”

“三郎快来坐。”

张梁在茶台边坐下后,开门见山地说起进京计划。

“诸位师兄,现今曲阳已收获土豆、玉米两种新粮,其中,土豆亩产五千斤,折合四十余石;玉米亩产略低,也有八石之数。二者套种之下,一亩地可产粮近五十石。”

几人闻言都是惊喜交加,国渊更是急问道,“三郎,如此高产,可有虚报?”

“亩产之数属实,乃取熟田与生地产量之均值,土豆更是全县产量所得!如今玉米仍在采收,产量也是大差不差。”

张梁从袖袋取出两种作物摆在案上,“小弟欲请国师兄,以郑门农学弟子之名,携此祥瑞进京面圣。借此良机,或可为我郑学求得一线转机。”

国渊闻言蹙眉,“三郎,此举恐有不妥。我并未参与新粮耕种,若进京献祥瑞,岂非行欺君之举。古语有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我等岂能…”

“师兄此言差矣。”张梁却不赞同他的观点,出言打断,“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我等弟子,若拘小节而忘大义,岂非不孝?亲亲相隐,直在其中。况如今郑师并无过错,乃是蒙受不白之冤,我等为师长隐,何尝不是大直若屈?”

“三郎,话虽如此,然子曰‘言必信’,冒他人之功,行欺瞒之举,只恐郑师知晓也不会同意。”

张梁心道,我连魏老爷子都说服了,哪能想到你这里要掉链子。

他站起身来,声音渐渐高昂起来,说道,“子尼(国渊字)师兄,断章取义不可,读书何不读全!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此粮种乃是出自我手,你大可不必担心冒功之嫌。”

“我乃郑师弟子,却又不可明言。粮种虽出自我手,但我年幼,如今又与魏家结了干亲,怕是进了京,也只会让人觉着,我才是那冒功之人。”

国渊抚案沉吟,面露挣扎之色。

张梁又缓缓说道,“《孟子》有云‘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今以高产粮种作为祥瑞进献,既解万民饥馑,又全师徒之义,正是行权达变之举。为利己而欺瞒确属不义,然为护仁而暂隐则是权宜之变。”

孙乾在一旁劝说道,“昔年党锢之祸时,景顾陪李元礼赴死,孔褒为张元节殒命。为故主、为朋友尚且如此,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今日有此良机,还请子尼师兄三思。”

喜欢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