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 第131章 管亥已至,茶舍之中见人龙

张梁与魏超一同出了门,前往魏家为蔡邕家眷准备的宅邸。这宅子坐落于曲阳城的繁华地段,离魏家与张家都不远,是曲阳城中的“cbd”区域。

仆人带着二人一路来到书房,蔡珂正在桌前练习飞白体,案边散落着几张楷书习作,墨迹尚新。见到魏超与张梁联袂而来,他忙放下毛笔,迎上前来,“两位公子来了。”

张梁将手中的礼盒放在门边的条几上,“蔡兄,我们带了些日常用度之物,还请不要嫌弃。”

魏超环顾四周,关切问道:“蔡兄,这宅子不算宽敞,住得可还习惯?”

蔡珂拱手谢道:“多谢魏公与两位公子关心。宅子其实颇为宽敞,如今母亲与我们十余人住着,反倒显得有些空落落的。”

蔡家这次前来曲阳,名义上是观礼,只带了十余名仆从侍女照料起居,大部队仍留在洛阳。这宅子比起张角家的三联排还要大上些许,自然显得空旷。

魏超闻言便道:“蔡兄,明日我便请大父再安排些可靠的家仆过来。蔡公既将你们托付在曲阳,定要让你们宾至如归。”

提及父亲蔡邕,蔡珂脸上不禁浮现忧色。

张梁宽慰道:“蔡公此行,必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蔡兄不必过于担忧。”

蔡珂却摇头轻叹:“父亲自二月得知交州叛乱的消息后,便一直在查证筹划,此番动作定然非同小可。”

以蔡邕在文坛的地位,与他议郎的身份,本不必出面弹劾朝臣贪腐。但万马齐喑之际,总得有人发声,做那一个吹哨人。张梁自问做不到有这般担当,他素来信奉闷声发大财,不想做那出头鸟--正因如此,他格外敬佩蔡邕的风骨。

“蔡兄不必过虑,”张梁正色道,“魏兄不日也将前往洛阳,届时必当联络魏氏故交。蔡公纵有贬谪之险,也定能保他周全。”

蔡珂向魏超深深一揖:“魏公子文武双全,有你前去,我也能安心许多。”

张梁道,“城外校场日日都有军士在操演,蔡兄若是有意,也可参与其中,习得武艺,强身健体也是不错。”

魏超笑道,“蔡兄不必总是叫我们公子。咱们三人年纪相仿,志趣相投,不如就以兄弟相称。你年最长,便唤我们二郎、三郎如何?”

蔡珂略作迟疑,“如此…是否妥当?”

张梁含笑应和:“魏兄所言极是,相当妥当。”

“好,二郎、三郎!”蔡珂从善如流,虽未与二人正式结拜,却也是郑重见礼。

“蔡兄,”张梁适时相邀,“青州管宁与两位同窗来访,今晚约在弟家中小聚,不知你可有闲暇同往?”

“可是那并称‘一龙’的管宁三人?”蔡珂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正是。”张梁点头应是。

“蔡某心向往之久矣!还请稍待,我这就禀过母亲,与二位同往。”

魏超指着条几上的礼盒,笑道:“蔡兄,这份薄礼也请一并带去,聊表心意。”

三人一同出了书房,蔡珂去了内宅,魏超与张梁则在正厅稍坐,侍女奉上清茶,二人一边品茗,一边静候。

不多时,脚步声轻轻传来。抬头望去,只见蔡珂陪着母亲赵夫人一同出来。赵夫人怀中抱着女儿蔡琰,她正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两位客人--前几日虽曾见过,但小孩子忘性大,此刻却又有些生疏,正努力地辨认着。

赵夫人向二人微微欠身,“魏公子不日将进京,外子性情刚直,言语行事过于率直,还望能从旁劝诫一二,妾身在此先行谢过。”

魏超与张梁连忙还礼:“夫人言重了,蔡公信重,晚辈自当尽力。”

赵夫人目光慈爱地看向蔡珂,又道:“珂儿自幼随他父亲读书习字,略通文墨,却少与同龄才俊交流。如今既留在曲阳,还望二位公子日后常来走动,与他切磋学问、研习武艺,也好让他多长些见识。”

她轻拍怀中的蔡琰,柔声引导,“琰儿,也谢谢两位兄长。”

小蔡琰似懂非懂,却也跟着母亲的模样,乖巧地做了个揖,学着说话,“琰儿谢过两位兄长。”引得众人会心一笑。

魏超爽朗一笑,“夫人放心,我等与蔡兄一见如故,日后必定常来叨扰。曲阳虽不比洛阳,却也常有雅集诗会,届时定邀蔡兄同往。”

张梁从袖袋里取出一个古早的芭比娃娃--汉服人偶,递给蔡琰,也温言道:“晚辈在城中有两处书社,藏书尚可。蔡兄若得闲,随时欢迎前来。若蔡兄不弃,亦可同往城外校场切磋武艺。”

赵夫人闻言,欣慰地点头:“如此甚好,那便有劳二位公子了。”

蔡珂向母亲行礼告退:“母亲,那我便先去书社了,晚膳不必等我。”

夕阳透过窗棂,赵夫人站在门前,目送三人远去的背影,怀中蔡琰咿呀作语。

离开蔡宅,张梁一行人穿街过巷,径直返回张家。张梁进了后院,向兄嫂报备晚上与友人在茶舍之中宴饮。

才踏进后院,张梁就觉得气氛有些不同寻常,二哥张宝正在后院中踱着步,不时四下观望,狗狗祟祟的小心劲,一看就知道是在望风放哨。内厅里点了几盏灯笼,隐约传来低语声。张梁心下明白,一定是太平道中有人到来,不然不至于这么谨慎。

他与张宝打声招呼后,轻叩房门而入。果不其然,室内与张角对坐密谈的,正是白天在宴席上有过一面之缘的管亥。此前管亥只知张梁是张角三弟、魏府结义的主角,尚且不知他在太平道中展现的种种不凡。张角为二人正式引见后,张梁略作寒暄,将书舍聚会之事说给大哥知道,便告辞前往书社。

书社一楼不见其他人,只有李孚在整理书卷,见他到来,忙上前禀报:“公子,田先生与诸位宾客已在楼上等候多时。”张梁点头称谢,转身向二楼行去。

书社二楼,田丰正与管宁几人品茶论道,昨日刚见过面的崔琰与崔均也列坐其中,见张梁到来,众人纷纷起身相迎。

崔均字元平,他有一个弟弟名叫崔钧,字州平,是日后诸葛亮的好友。

等张梁三人坐定,田丰温言问道:“听闻蔡公子准备留在曲阳修习,不知可还适应?”

蔡珂恭敬答道:“蒙魏公与一应长辈关照,宅院书籍一应俱全,珂感激不尽。日后还需与诸位多多讨教。”

管宁闻言接口道:“蔡公子不必过谦。令尊伯喈先生学贯古今、琴书双绝,乃天下士人楷模。宁等虽在青州,亦常闻先生高义。”华歆与邴原亦随之颔首,华歆道:“蔡公不畏权贵、直言进谏,实为我辈典范。”邴原亦正色道:“蔡公子家学渊源,日后若有闲时,还望不吝赐教。”

蔡珂连称不敢,谦道:“家父常言学问如海,岂敢妄自尊大。今得与诸位英才共聚,实为珂之幸事。”

田丰抚须勉励道:“蔡公子不必过谦。曲阳虽僻,然藏书丰富,张公子更创书社、兴文教,正是潜心向学之地。公子年少有为,将来必能承继家学、光大门楣。”

崔均道,“蔡公子家学渊源,在下博陵崔元平,将在曲阳盘桓一段时日,有暇可与公子切磋共进。”

此时管宁将注意力转向张梁,取了一枚方形墨锭在手中细细端详,赞叹不已:“此纸光滑匀细,墨锭幽香凝润,实乃文房至宝。闻皆出自三郎之手,真乃奇才。”

邴原则被算经吸引,手持一册《九章算术》,眼中闪着热切的光芒:“张公子,这《九章算术》听闻去年才刚编纂完成,如今你这便有了纸本,当真了得。不知可否容我在曲阳多留一段时日,专心研习?”

张梁欣然应允:“邴先生若有此意,求之不得。青藜书社与隔壁东观书斋的书籍多有不同,先生可随意阅览。”

他可不知道《九章算术》去年才编订好,系统里有就直接兑换了.

唯独华歆坐于一旁,神情间略显疏离。他轻抚茶盏,淡淡道:“曲阳虽好,终觉僻远。歆打算不日启程前往邺城,彼处名士云集,交游更广。”

一番高谈阔论后,见天色渐晚,张梁建议大家移步隔壁茶舍,准备晚宴,书社毕竟是读书学文之所,在这里吃饭喝酒多有不便。

崔琰趁着众人出行之际,落在了最后面,低声对张梁说道:

“张兄弟,幸不辱命。郑师见你所赠典籍与留侯纸后,极为欣喜,尤对你之诗文与标点新法颇为赞赏。先生已答允收你入门,若是得暇,请亲往高密一行,全了拜师之礼。”

张梁闻言心中暗喜,面上仍保持沉静,向崔琰郑重一礼:“有劳崔兄奔走,梁感激不尽。我不日将赶赴邯郸,往返估计十余日,回来后我准备好拜师束修,六月中旬去高密,你看如何?”

崔琰道:“好,我明日便先去往郑师处,在高密等你。张兄弟你那些文房之物,郑师可是喜欢得紧,他口中虽然不说,但我见你送出的那些书册,可都被郑师立在书架之上,如今正让师兄弟们手抄留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