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 第128章 蔡邕赐字,校场之中再比斗

接着张梁又以行书写下“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蔡邕见了不住点头,这少年虽才十五,但字里行间流露的报国之志已显而易见。

张梁见蔡邕面露赞许,趁机起身拱手道:“蔡公今日光临,实乃书斋之幸。不知可否请蔡公留下墨宝,以为镇斋之宝,供后学观摩揣习?”

蔡邕欣然应允,提笔沉吟片刻,以飞白体写下一幅墨宝:“文以载道,书以传心”,落款钤印,一气呵成。

“好!”满堂齐声喝彩。张梁小心接过墨宝,心中暗喜--这可是系统钦定的名家真迹,回收积分定然不少。

离了书斋,又去青藜书社转了一圈。书社中开蒙学子不少,不过却没有几人知道这是蔡议郎。

蔡邕拿起架上书籍,感慨道,“如今少见如此向学之地矣。张三郎你年纪轻轻,能有此心,殊为难得,这青藜书社一定要好好办下去。”

张梁忙道:“蔡公放心,有小子一日,这青藜书社就会一直开下去。”

蔡邕翻看着手中的书本,眼中闪烁着惊异的光芒:“这些字迹竟如出一辙,分毫不差,绝非手抄所能及。此中有何玄机?”

张梁看向身旁的魏超,微笑着解释道:“此事还要多谢魏兄。昔日他赠我印章,我见印章可以反复印出相同字迹,便请匠人雕刻了字版,以墨涂之,即可反复印刷。”

蔡邕闻言,眼中顿时迸发出灼热的光彩,喃喃道:“妙哉!原来如此!以此法印书,可使典籍广为流传,文事当兴矣!”他激动地抚摸着书页,仿佛已经看到了文明传播的新纪元。

盘桓片刻之后,蔡邕嘱咐儿子蔡珂留在书社,自己则带着几册书籍,前往县牙去找田丰等人。

待蔡邕离去,蔡珂也自在了不少,看得出来蔡邕对儿子的压迫性很强。张梁笑道:“子佩兄既已来了曲阳,不如随我去校场一观?今日正有县兵在操演军阵。”

蔡珂素来只习文事,君子六艺中精通礼乐书数,于射御之道并未涉猎,更不曾接触过武备,闻言略显犹豫:“在下于军事一窍不通,只怕……”

“无妨,”张梁爽朗一笑,“正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子佩兄博览群书,若能以文人之眼观武事,或许别有见解。”

魏超帮腔道,“子佩兄,校场之中,也有不少书社学子在操演,正好去观摩一二,,如今流民四起,若是不知武艺,恐难以自保。”

少数服从多数,两人还说的在理,蔡珂也只得同意,三人一道去了后院牵马。

张梁翻身上马动作矫健,而蔡珂却显得有些笨拙,张梁只好下马,和魏超一边一个,将他扶着骑上马背。

出门时,差了人去县牙禀报蔡邕,以免他回了书社却不见他们。

三人骑马缓缓来到校场,远远还在栅栏之外,便听得里面杀声震天,鼓角相闻。

经卫兵通传后,三人进入校场,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只见数千义兵正在刻苦操练:一队队士卒负重奔跑,汗流浃背却步伐整齐;弓箭手引弦放箭,破空之声不绝于耳;更有持械对练者,木棍交击之声此起彼伏,场面蔚为壮观。

蔡珂成天舞文弄墨,哪里见过这等场面,一时看得目瞪口呆。他原本苍白的脸上因激动而泛起红晕,手中的缰绳不自觉地握紧。

张梁指着操练的士兵解释道:“这些将士多来自流民,日后将是保卫曲阳的中坚力量。日前车队从陈留返回,途经曲梁县遭遇山贼夜袭,全凭他们护卫周全。”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但见一队骑兵正在练习冲锋。为首的正是牵招,他纵马疾驰,手中长枪舞动如龙,引得众将士齐声喝彩。

蔡珂看得心潮澎湃,不禁脱口赞道:“当真威风!”

张梁见状笑道:“子佩兄若有兴趣,不妨先试试弓射?虽不能立时成为神射手,体验一番也是好的。”

蔡珂犹豫片刻,终究难掩好奇,点头应允。在张梁的指导下,他选取了一张一石弓,勉力拉开弓弦,一箭射出,虽然偏离靶心甚远,却也因此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魏超在一旁笑道:“子佩兄放心,三郎教人射箭可是有独到之法。我们有一好友,经他指导,当天便能射箭中靶,你只管放心开弓便是。”

果不其然,在魏超令军士将箭靶稍向前移,并按张梁所授要领调整后,蔡珂竟真的射中了靶子。“想不到武事之中,也别有一番趣味。”蔡珂擦拭着额角的汗水,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兴奋。

这时牵招已策马而来,身后跟着赵雷兄弟、夏侯兰与裴元绍四人。

“三位公子今日既来,何不再比试一番?”牵招战意盎然。上次马战败于张梁,他心中不服,一直想再较高下。

“今日是比马战还是步战?”魏超问道。他上次吃亏在经验不足,也存着雪耻之心。

“先马战,再步战!”牵招朗声道,又转向蔡珂,“赵雷,你们几人陪这位公子练习射靶。

张梁为众人引见后,翻身上马:“不如先比射术,来回也费不了多少时间。”

裴元绍主动担当起蔡珂的射术指导,毕竟他也是张梁指导过的。

另一边的校场之上,三人各持强弓,立于百步之外。第一轮比试,三人皆箭无虚发,正中靶心,引得围观将士阵阵喝彩。第二轮将靶移至一百五十步,三人依然不相上下。直至将靶移至二百步时,牵招已显吃力,箭矢虽能及靶,却已难中红心,魏超更是气力不足,不能连开三箭,落了败阵。

唯张梁气定神闲,取过三石强弓,双臂发力,弓如满月,箭似流星,接连三箭皆中靶心,赢得满场雷动喝彩。

射术比试,张梁再度获胜,也让牵招彻底心服--他自己竭尽全力方能拉开三石弓,而张梁操控三石强弓时,神色从容不迫,显然还留有余力。至此,他心中再无半分惜败之念。

随后魏超与牵招手持木制兵器,纵马战得难分难解,兵器相交之声不绝于耳。两人你来我往斗了数十回合,终究不分胜负,只得握手言和。

两人都很有默契,没有去找张梁比拼马战。

一旁观战的蔡珂不禁好奇发问,“这两位公子为何不与张郎君比试马战?”

裴元绍快人快语,“魏超和牵招能打个平手,但牵招在马战中曾于三郎手下三合落败,自然不会再去自讨没趣。”

蔡珂暗暗咋舌,自己上个马都费劲,这张郎君年纪轻轻,马战竟有如此功力。

最后的步战比试,魏超率先出战。不料刚与牵招交手一个照面,便被他一个虚招,晃得身形不稳,脚下被牵招一绊一勾,摔倒在地,引得众人哄笑。

魏超趴在地上,以拳捶地,懊恼道:“又是如此!又中了你的虚招!”

牵招伸手将他拉起,正色道:“战场之上,可不管虚招实招,生死就在一念间。”

张梁拍拍魏超的肩膀,接口道:“牵兄所言极是。魏兄若随我去了辽东,万不可有半分松懈。”

魏超退到一边,将场地让给他们俩人。

张梁转向牵招,后退三步,沉腰坐马,摆开架势。夕阳余晖中,他周身仿佛蕴蓄着惊人的力量。

“小心了!”张梁一声大喝,身形骤动,如猛虎出柙,直扑牵招。此番他不打算再用巧劲,决意以力破力,与牵招实战一场,正面克敌。上次与典韦对战,实属吨位差异太大,不得已而为之。

两拳轰然相击,发出一声沉重的闷响。拳风激荡,竟将牵招衣袖上的尘土震得飞扬而起,在夕阳下晕开一片尘雾。

牵招毫不示弱,收拳回势,又是一记重拳挥出。张梁不闪不避,同样以拳迎击。双拳再次硬撼,发出的声响让围观者心头都是一震。

两人你来我往,拳拳到肉,每一次碰撞都伴随着沉重的击打声。牵招的拳头势大力沉,但张梁的力量更胜一筹。十余回合后,牵招的攻势渐显疲态,张梁却越战越勇。

突然,张梁一记直拳破开牵招的防御,正中其胸腹之间。牵招闷哼一声,连退三步,尚未稳住身形,张梁的第二拳又至,击在他的肩胛处。这一拳力道刚猛,牵招再也支撑不住,单膝跪地,一时难以起身。

“牵兄承让了。”张梁收势而立,气息虽略显急促,却仍从容自若,“你与魏兄方才战过一轮,体力有亏,倒是我占了便宜。”

牵招挣扎起身,郑重抱拳道:“公子不必为招留颜面。胜便是胜,招心服口服!”

张梁望向远处观战的赵雷兄弟与裴元绍等人,问道:“他们几个近日操练得如何?”

此时程昱缓步走近,笑着说道,“近日众军士进步卓着。赵雷枪法日益精熟,劲力沉稳;赵云箭术精准,已渐有善射之名;夏侯兰虽不争先,却也勤勉规矩,从不懈怠;裴元绍虽初习骑射,近来刻苦不少,骑术尤有进益。假以时日,皆可成栋梁之材。”

“程先生,裴元绍此人最为疲沓,还请您务必严加督促。”张梁郑重嘱托,又转而笑问,“明日我与魏兄结拜,不知二位可否拨冗过府观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