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 第2章 劝兄造反,但别那么急造反

暮色四合时分,张梁再度醒来,两位兄长早已从外归来。

大哥张角三十多岁,身高约莫一米八,一袭杏黄道袍加身,发髻高绾,唇颌蓄须,倒有几分仙家气象。二哥张宝二十出头,比张角矮了半个头,一米六五左右,黝黑的面庞却比兄长更显沧桑,那是贫家子弟早当家的印记。

张角抚着张梁头顶轻叹:\"三郎你今日行事莽撞,幸好并无大碍,若真有个闪失,九泉之下我们怎向父母交代?\"

张宝递来药碗打趣道:“大力娃,下回进山可记着,一猪二熊三老虎,这山猪还不是你徒手可敌的。”

汤药入口,苦涩异常,张梁放下药碗,却目光灼灼:“兄长,此番我虽然莽撞,昏睡中却是得了奇遇。梦中神人授我天机,实乃因祸得福。”

张角只当他说笑,摇头道:“开春的山猪肚里无食,最是凶悍,你能捡回性命已是祖宗庇佑。”

正说着,大嫂苏婉轻轻走进来收走药碗,这位中山郡商贾之女虽不是书香门第,却也知书达理。

自父母亡于时疫,家产尽失,全赖这位长嫂操持四口之家,拉扯着两个弟弟长大成人。夫妻二人成亲好些年,却还没有生育,家庭关系极为简单。因为张家贫寒,前些年还得了苏家不少照顾,尽管两家相距不远,大嫂这几年没有正式回过娘家。

待大嫂出了屋去,室内只剩兄弟三人,张梁突然正色:“大兄的太平道,如今已遍布冀州了吧?”

“劈啪。”一个灯花炸开。

张角面带惊诧,太平道立教之事他与张宝两人经手,因幼弟张梁不不到弱冠,担心他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从未与他提及过。

“大兄不必吃惊,神人带我入梦神游千年,梦里我见到太平道因叛徒告密,仓促起事终致……”张梁却话语不停,声音渐沉,将黄巾败亡、三国鼎立直至唐宋元明清朝代更迭的沧桑巨变娓娓道来。

说到蒙元暴政汉人摔头胎,张角指节发白;提及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时,他拍榻叫好;听闻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位太平道人更是目眦欲裂。

“后来呢?”听到满清闭关锁国,华夏落后挨打之时,张角急声追问。

烛火摇曳中,张梁的瞳孔映着跳动的火焰:“华夏落后了百余年,也被欺压凌辱了百余年,以至于委奴国一介蕞尔小国都敢入侵我中华大地。”

张角怒声道:“番邦附庸岂敢如此!”

“大兄,这是神州千年未有之浩劫,委奴人行三光之策,所谓三光者,便是杀光烧光抢光,更是将我汉家女子强掳为军奴,供委奴军人泄欲所用,比之娼丨妓还不如。国都城破后,委奴人在城中烧杀抢掠,短短月余时间,城中30余万人被杀,幸存者百不足一。”

说到此处,张梁想起南京城里那座遇难同胞纪念馆,心情也是一阵压抑与难受,张角更是头发上指,目眦欲裂。

“自委奴侵华以来,全**民伤亡三千五百万之众,委奴之暴行,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大兄,若有朝一日,定然要除恶务尽。”

张角闻言点头不语。

“所幸民族觉醒,有能人志士带领大家抗击外侮,历经多年战乱后,重新定鼎神州,韬光养晦数十年,已然重返民族之巅,世人皆称东大。”

张角闻言放松不少,“再往后如何?”

“梦及此处我便醒转过来,再往后便是不知了。”

张角默然半晌,道:“三郎,我立教太平道,本是为了治病救人,并不敢有造反之心。”

张梁心知大哥这是听说黄巾起事数月便败亡,心中有了退意,手撑着床沿,看着张角的眼睛,“大兄,大汉享国四百年,朝廷内有宦官后宫乱政,外有权臣外戚掌权,主少国疑已是积重难返,地方世家豪族兼并土地,百姓民不聊生,你治病救人,能救几人,就算救得了钜鹿,能否救冀州,可能救天下?学医救不了中国人!”

张角眼神挣扎,并未言语。

“前汉文景盛世,只是堪堪饿不死人;昭宣名为中兴,然而地主田连阡陌,农民无地可耕,纷纷卖身为佃为奴。光武定国之时,人口不及前汉半数,行度田令以保民生,至如今百余年,生民口数五千万,而土地却已兼并成灾,失地流民不知凡几。大哥,太平道教众里有地农户有多少,佃户有多少,流民又有多少,你可知道?”

张角黯然道:“十之三四是流民,十之三四是佃户,只有两成农户还有地,也尽是薄田与山地。”

张梁道:“大兄,良田在哪里,都在世家大族手中,世家仓满廪实,却不交税纳粮,百姓的薄田产量本就低,除去田赋口赋,家中余粮所剩无几,一遇天灾收成减产,便又沦为佃户与流民。贫者愈贫而富者愈富,这便是眼下流民遍地之因。”

见张角仍在犹豫,张梁又添了一把火:\"大兄可还记得,父母过世后,家中那几亩田地去了何处?\"

张角闻言,脸色顿时黯淡下来,这时二哥张宝说道:“为给二老置办棺椁,不得不将祖产抵押给周家...”

“后来呢?”张梁紧追不舍。

“前年行医攒了些银钱想去赎回,”张宝攥紧了拳头,“那周家竟只肯归还几块贫瘠山地!”

张梁转向张角,声音愈发激愤:“大兄你看,良田变荒山,收成全看老天脸色。眼下勉强糊口尚可,待子侄辈长大,若遇荒年……”他说到此处,喉头哽咽,“不是我们要反,是这世道逼得人不得不反啊!若太平教能成大事,这天下再无流民,岂会有汉家旁落异族掌权,乃至被委奴国欺压的祸事!”

张角久久不语,烛光在他脸上投下深深阴影。终于,他重重握住张梁的手,眼中迸出决然之色:\"赔上你我性命,这世道...也该变一变了!\"

张梁粲然一笑,历史就应该回归原本的轨道上,不过方向嘛,得按我的指引来走。

张梁道:“大兄,我尝闻,卧久者行必远,伏久者飞必高,鱼乘于水,鸟乘于风,人乘于时,命由天定,运由己作。而今太平道既已立了教,便要替天行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但当从长计议,不可行梦里旧事。”

张角与张宝两人并不说话,静静看着张梁发挥。

“梦里我见到太平道黄巾起事,虽声势浩大席卷天下,却短短数月间便被汉室平定,数十万黄巾军也为他人做了嫁衣。一则是叛徒出卖仓促起事,二则是粮草辎重与兵甲武器准备不足,三则是无人治理,全凭一腔武勇攻伐打杀,须知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二人异口同声发问:“那叛徒姓甚名谁?”

张梁道:“二位兄长,我知道你们急,但先不要急。既知姓名,那叛徒之事便好解决。当务之急是寻得一处根本之地,作为安身立命之所,韬光养晦积蓄力量。我欲为兄长在钜鹿谋一小官,先求入仕,以安置太平教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