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 第59章 朱虚来客,郑学择址山水间(1)

郑玄看着崔琰,语重心长地说道,“为师方才不知这是三郎赠你之字。你若心有不舍,大可直言相告。这般欲言又止,挤眉弄眼,又如何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崔琰闻言,顿时满面愧色,垂首而立,一言也不敢再发。

郑玄见他知错,语气转缓,“君子坦荡,当说则说。心有挂碍却不直抒胸臆,只会让自己陷入困窘。这八个字不仅是书斋里的箴言,更需在日用常行中践行。”

崔琰深深一揖,“弟子谨记老师教诲,必当时时自省,修身养性。”

“君子,当敏于行,而讷于言,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悲欢不溢于面,生死不从于天。”郑玄语重心长地说道,“季珪,你年已及冠,当褪去稚气,谨言慎行,方显士人风范。”

崔琰整肃衣冠,郑重说道,“老师教诲如晨钟暮鼓,惊醒梦中人。弟子往日言行跳脱,举止轻浮,今后必当沉潜性情,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座右铭,时时砥砺。”

郑玄微微颔首,指了指桌案上的字幅,示意崔琰拿去收好。崔琰却没有立即上前,将目光投向一旁的张梁。

不拿是不遵师命,这会儿拿了又不大合适。

张梁好歹也做过社畜,混过几年职场,知道给领导提意见与提建议的区别。

他接收到崔琰的信息,会意笑道,“老师,弟子以为崔师兄经此一番,必会克己修身。不如由弟子再书写一幅,让崔师兄于家学之中,都可时时对照自省,不知老师意下如何?”

郑玄闻言,点头称善。

崔琰赶紧上前,帮着铺纸研墨。张梁执笔挥毫,片刻间又一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跃然纸上。

崔琰这才将墨迹已干的字幅卷起收好,面向郑玄与张梁深深一揖,“多谢老师点拨,感激三郎赠字。此番教诲,弟子定当终生铭记,不负所望。”

“季珪,你举孝廉时日已久,”郑玄眼中带着期许,温声说道,“他日必然会出仕为官。须知官场虽看似平湖,其下却有暗流涌动。越是身处其间,越需涵养心性,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显于人。如此,方能立身持正,谋事周全。”

“唯。”崔琰又是深深一揖,态度更加恭敬。

……

次日午后,赵雷与赵云风尘仆仆地返回高密,身后跟着的正是管亥,却不见工匠身影。

不等张梁开口询问,管亥已快步上前,抱拳说道,

“公子,某此番带了船工、木工各两名,只是几位匠师年事已高,受不得快马颠簸,安排他们乘马车而来,快则明日,慢则后日。”

张梁这才明白过来,关切地问道,“此时已是午后,管帅一路奔波,可曾用过饭食?”

“进城时已与两位赵兄弟对付了一些。”管亥笑着望向身旁的赵氏兄弟,眼中满是赞赏,“两位郎君不仅骑术精湛,箭法更是了得。途中我们纵马射猎,猎了不少野味,倒是一路畅快。”

此时,赵雷从马鞍旁的革囊中,取出两只受伤的鹰隼,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羽箭贯穿翅膀,所幸没有伤到身体,整体并无大碍。鹰隼虽然有伤在身,但眼神却依然锐利,见张梁走近,竟还试图伸喙啄人。

张梁掏出一包云南白药,让赵雷给两只鹰隼处理伤口,心中已筹划着,准备这次回了曲阳,就着手开发青霉素与红霉素。

带着管亥进了内室,他将门楼与教学楼的建造需求,以及奖学金事宜,向他详细说明。

管亥当即拍板,只等木匠一到,便让他们复核学子们算出的建材数量,尽快备料开工;同时代表北海太平分号捐资三十万钱,设立“太平奖学金”,专为资助寒门学子;他还承诺回去之后,向管氏家主禀报奖学金之事。

管氏虽然也有自己的私学,规模与影响力却远远不如郑学,年轻一辈里只有管宁可以拿得出手。

敲定了管亥的赞助金,张梁将他引荐给郑玄。

得知管亥此次前来不仅相助建楼,还慷慨捐资,郑玄谢道,“管先生深明大义,老夫代众学子谢过先生好意。”

管亥回礼道,“郑公乃天下士人典范,管子明能为经学传承略尽绵力,实乃荣幸之至。”

如今的郑学,受党锢之祸与资金不足的限制,场地狭小,设施简陋,与颍川荀氏私学的广厦连宇相比,有如云泥之别。

张梁提供的郑学布局图,若是全部建成,规模也是不小。

从入口进来,便是文庙与夫子像,文庙之后设大门与二进门,穿过二进门便是书院核心--教学讲堂,再往后是五层藏书楼,最后方则是师生休息区,分别是三益楼与四勿楼。

三益,取的是?友直??友谅??友多闻?;四勿取的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楼宇分砖木与全木结构,不用考虑有毒化学物质。

全周期工程预计两年完成,采取分区域施工策略--先建后拆,随建随用,最大限度减少对教学的影响。

在刘熙与国渊陪同下,张梁和管亥在郑学周边寻找着合适的建设用地。

为免占用良田,最终选定一片临水的缓坡丘陵。地势起伏有致,既避开了耕地,又为建筑群提供了错落有致的天然格局。

张梁嘱咐管亥,“管帅,当务之急是兴建文庙与夫子像,文庙一旦落成,便如定海神针,纵然宵小意图生事,也不敢轻举妄动。至于教学楼与休息区,先备好材料,夯实基础,待文庙落成后再行动工。”

刘熙呵呵笑道,“三郎用心良苦。如今党锢未解,你这一番安排,实属妥当。”

张梁计上心来,建议道,“成国师兄,子尼师兄,秋收在即,正是献祥瑞入京的良机。不如遣人与我同行,共谋此事。”

郑玄入朝是受杜密拔擢,也是因此打上他的印记,被牵连进党锢之祸中,但刘熙与国渊这些弟子并不在禁锢范围之内。

国渊会意道,“三郎可是想借粮种之功,为郑学求解党锢之困?”

“正是。”张梁点头,“虽不能一举解除天下党锢,但若只为郑学争得一线生机,或可运作一二。”

蔡邕马上便会上书,弹劾太尉与阉党勾结,吕强要帮他周旋;献祥瑞时,为郑学开脱之事,自然要请封偦徐奉这群收钱办事的工具人出面。

喜欢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