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时分,磨憨镇从沉睡中苏醒,晨曦仿若一袭缥缈的绢纱,悠悠穿透云层,温柔地倾洒在人声鼎沸的农贸市场上。摊位星罗棋布,紧密相连,恰似鱼群整齐排列的鳞片。
瓜果蔬菜摊宛如一片色彩斑斓的海洋,圆润的番茄红得夺目,表面泛着诱人的油光,仿佛一个个精心雕琢的红宝石;嫩绿的黄瓜身披尖刺,头顶鲜黄的小花,宛如戴了一顶顶精致的皇冠;青菜叶片上凝结的露珠,在晨光轻抚下熠熠生辉,恰似串串剔透的水晶。
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声,还有小贩手中拨浪鼓发出的清脆声响,这些交织成一曲别具一格的市井交响乐,在市场里悠悠回荡,宣告着磨憨镇新一天的开始 。
清晨的日光穿透薄雾,给磨憨镇农贸市场披上一层金色薄纱。在摊位的一角,一位傣族老阿妈静静安坐,仿佛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
老阿妈身上的民族服饰色彩浓烈,靛蓝色的上衣深邃而庄重,手工绣制的金色孔雀图案栩栩如生,它们展开华美的尾羽,似欲翱翔天际,饱含着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晨光温柔地洒落,丝线仿若被赋予了生命,微微闪烁着灵动的光泽。老阿妈每次挪动身子,服饰下摆那些小巧玲珑的银饰,便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宛如一曲悠悠的晨歌,在喧嚣的集市中传递着独特的民族风情 。
老阿妈身前摆放着竹篓,里面的竹筒饭热气腾腾,缕缕白色蒸汽裹挟着浓郁醇厚的糯米香气与清新自然的竹叶芬芳,如灵动的薄纱,在喧闹的集市中悠悠飘散。这独特的香味,瞬间抓住了路过行人的嗅觉神经,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一位身着简约汉装的年轻人,被这股香味深深吸引,脚步不自觉地停了下来。他微微闭上眼睛,鼻翼轻颤,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回味片刻后,年轻人迅速掏出钱,递到老阿妈手中,急切地说道:“阿妈,给我来一份!”接过竹筒饭,年轻人迫不及待地打开,热气瞬间升腾而起,他轻轻咬上一口,软糯的米饭在舌尖散开,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晨光在磨憨镇农贸市场上跳跃,吉克阿依背着竹筐,迈着轻盈的步伐,仿佛与这片喧闹融为一体。他的竹筐里,菌子带着山林间的湿润,牛肝菌厚实的伞盖、鸡枞菌修长的菌柄清晰可见;嫩绿的野菜鲜嫩欲滴,散发着清新的草木香气;圆润的山果挂着晶莹的露水,在日光的映照下宛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这些山货散发着自然的清香,弥漫在周围的空气中。
吉克阿依的眼神看似随意,在人群中漫无目的地游走,实则像一部精密的雷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的目光敏锐,从每一个人的表情、动作中捕捉异样的信息。突然,三个身着老挝铁路工人制服的人闯入了他的视野。
这三人的着装虽看似平常,但举手投足间满是破绽。他们的神色紧张,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在晨光下闪烁,眼神警惕,不断地四处张望,眼神闪烁不定,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他们时不时地凑到一起,压低声音交头接耳,嘴唇快速地开合,双手不自然地摆动,手中的工具包随着动作微微晃动。其中一人的手始终放在包内,似乎紧紧握着什么东西,一举一动都鬼鬼祟祟。周围的人们或是悠闲地挑选着商品,或是热情地讨价还价,而这三人与悠然自得的人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格格不入。吉克阿依心中一紧,多年的侦查经验告诉他,这三人绝非善类,一场危机或许即将来临。
“眼镜蛇,就位。”电流声裹挟着指令,从耳麦里刺啦作响地传来,瞬间打破了吉克阿依的沉思。与此同时,在百米外的制高点——一处废弃了望塔的残骸之中,我屏住呼吸,将自己完全隐匿在堆积如山的杂物之后。为了能完美融入周遭环境,我提前用斑驳的迷彩油彩涂抹了面部,身着的吉利服上缀满了枯草、树叶与碎木片,与周围的残垣断壁浑然一体,仿佛是这片废墟自然生长出的一部分。
收到吉克阿依用暗语传来的预警后,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双手如灵动的舞者,迅速抚上巴雷特M99狙击枪。长期的特训让我的手指对这把枪的每个部件都无比熟悉,我熟练地转动枪身上的旋钮,仔细校准射击参数。表盘上的数字随着旋钮的转动不断变化,风速、湿度、目标距离等数据一一被精准输入。
我缓缓贴近瞄准镜,左眼微闭,右眼透过镜片锁定目标区域。此时,市场中的嘈杂声被自动屏蔽,世界仿佛只剩下十字准星内的画面。我看到其中一个身着老挝铁路工人制服的杀手,正举着手机佯装自拍。然而,他的眼神却不断在取景框与市场各处之间游移,镜头看似随意地晃动,实则精准地扫过每一处出入口、隐蔽角落。在他按下拍摄键的瞬间,取景框中的各个关键点位被清晰记录,而这些信息很可能成为他们发动袭击的重要依据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