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们玩遍诸天 > 第15章 太宗的过失

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们玩遍诸天 第15章 太宗的过失

作者:蓝沁81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8:25:09

“唐初真的是名将如云,想打哪个就打哪个,没打的不是不能打,而是今天不想打,最难能可贵的是,别人越打越穷,如汉武帝,可二凤却是越打越有钱,逐渐缔造盛世!”

“他是天策上将,天可汗,一手开创了贞观之治,哪怕是死了百年,一首秦王破阵乐,也能为大唐再续三十年国祚,放眼整个历史,没哪位皇帝可以做到,唯有李世民一人而已!”

“在二凤陛下那个年代,武将若是没有灭国的战绩,都不配上桌一起玩儿。”

“杀兄逼父,霸占弟媳,就是这样一个帝王,成就了一个延续百年,让所有人都向往的盛世,李二成功的证明了,帝王的私生活不会影响朝政,千古一帝,实至名归!”

“太宗末年,王玄策奉命出使天竺,正好碰上那边政权交替,结果手下的人被新任国王杀了,王玄策气不过,跑到吐蕃借兵,直接调动当地的兵马灭了天竺,创下了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战绩!”

“隋文帝杨坚的圣人可汗只是个虚名,李二凤的天可汗可不是,他是真的能号令周边各国的,凡是大唐的附属国,新皇继位都必须得到他的批准才能坐稳皇位。”

“唐朝拼尽全力拿来的天可汗,宋朝一溜烟的全输了,真特么操蛋!”

密密麻麻的弹幕再次刷屏,虽然不如先前疯狂,可每一条都在实实在在的夸赞李世民。

天幕下,不止是李世民,贞观朝所有臣子都挺直了脊梁,大唐的盛世,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什么?”

宋太祖时空,赵匡胤看到弹幕一跃而起,瞪眼死死盯着天幕,什么叫宋朝一溜烟的全输了?难道他大宋后面的皇帝都是怂包不成?

不得不说,赵匡胤真相了!

不过,这时肯定是没人告诉他的。

“赵德昭,你是怎么教育子孙的?”

找不到大宋后面的皇帝,赵匡胤果断将矛头指向长子赵德昭。

“父皇,我···”

扑通一声跪地,赵德昭张张嘴,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脸上眼底写满了委屈,他咋知道大宋后面的皇帝是怎么回事?若知道,不用老父亲动手,他自己就能跳起来抽死对方!

“兄长,德昭还小,咱们慢慢教就行了,而且,弹幕上也没具体说是我大宋的哪位皇帝,或许距离我们比较远呢?现在就责怪德昭,未免有些太冤枉了。”

见状,赵廷美连忙站出来劝道,可一旁的赵光义却说道:“廷美,话不是这样说的,也许弹幕说的就是德昭呢,兄长是该好好管教他了。”

“行了。”

强行压下怒火,赵匡胤烦躁的坐回去,却也没叫儿子起来,显然还在气头上。

“制度和文化方面:他完善科举制,扩大取士范围,打破门阀贵族对官职的垄断,为寒门子弟提供入仕途径。”

“修订《唐律疏议》,简化法律条文,减轻刑罚,成为后世封建法典的范本。”

“重视文化教育,设国子监,编纂《群书治要》等典籍,推动唐诗、书法等文化艺术的早期发展。”

“实行包容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融合,增强唐朝的凝聚力,使唐朝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正是因为太宗陛下的这些举措,贞观之治成了华夏历史上的治世典范,百姓安居乐业,粮食充足,物价低廉;社会治安良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官员清廉,政治清明,君臣同心;疆域辽阔,民族和睦,万国来朝!”

秦鸢的声音里逐渐轻快:“直到千年后,后世人还在憧憬着盛世大唐,华夏人在国外被称为‘唐人’,他们聚集的地方叫‘唐人街’,这都是太宗陛下和贞观盛世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

天幕上出现了唐人街的画面:象征吉祥喜庆的红色灯笼高高挂起,舞龙舞狮的队伍当街表演,餐馆里,食客们吃着饺子面条,尽情品尝华夏美食,商铺中摆满了华夏独有的丝绸、瓷器,每一处都充满了华夏元素,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身份为荣。

“唐人?”

嬴政微微皱眉,片刻后才说道:“以后,他们只能是秦人!”

话里话外,充满了自信,天幕的降临,秦鸢的出现,给了他足够的底气,他也不会再像历史上那样急切了,定会开创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让所有人憧憬的大秦盛世!

“唐人啊。”

刘彻紧紧盯着天幕,眼底的羡慕都要溢出来了,他也会努力,让后世人都自称汉人!

等知道汉人的含金量后,他应该就不会羡慕了!

“不过,人无完人,太宗皇帝也有过失。”

秦鸢的声音突然严肃起来:“首先还是玄武门之变,虽说是被逼无奈,但他打破了传统嫡长子继承制的伦理秩序,为后世宫廷政变埋下了隐患。”

“因为他开了个不好的头,后期唐朝的皇位似乎变成了玄武门继承制,风里雨里,玄武门等你,这可不仅仅只是后世人的调侃。”

“不过,不得不说,由玄武门继承制挑选出来的皇帝,就没有一个孬种,哪怕后面因为唐玄宗搞出的安史之乱导致大唐由盛转衰了,唐朝也挣扎了一百多年才灭国,期间好几次都差点重回巅峰。”

是个人都听得出来,秦鸢是偏向李世民的,天幕连续播放了好几个玄武门政权交替的画面,看得贞观君臣频频皱眉,特别是李世民,心里真是一抽一抽疼,他做梦也没想到,玄武门之变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其次,太宗陛下统治后期,渐渐骄傲自满,对谏言的接纳度也下降了,最典型的就是魏徵去世后,因为有人告发他曾把谏言的草稿给褚遂良看,太宗陛下大怒,竟推倒了魏徵的功德碑,虽然最后又乖乖立了回去,但也能看出他当时的心态变化。”

天幕画面随之切换,魏徵去世后,李世民悲痛欲绝,亲自为他撰写碑文,还把他的功德碑立在昭陵旁,后来有人告发魏徵私传谏稿,他怒不可遏,下令推倒功德碑,过了一段时间,他冷静下来,想起魏徵生前的种种谏言,又后悔了,让人重新把功德碑立了回去。

太极宫前,看到这一幕,李世民跟魏徵对视一眼,两人都有些尴尬,魏徵捋着胡须假装淡定,李世民则干咳一声,移开了目光,周围的大臣们想笑又不敢笑,憋得十分痛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