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 第48章 献方合营,驱寒膏暖动人心

赵里正那看似和煦、实则不容置疑的“提议”,如同悬在林薇薇头顶的利剑,终于缓缓落下。交出“驱寒膏”的方子与制法,已成定局。区别只在于,如何“交”,交出多少,以及能换来什么。

林薇薇心中并无太多屈辱与不甘,反倒一片清明。这本就是她计划中的一步,以退为进,以“献方”换取喘息之机与可能的合作空间。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一步棋走得漂亮,走得对自己最有利。

她没有立刻回应赵里正的“提议”,而是沉下心来,花了整整两日时间,闭门不出,仔细推敲那份即将“献出”的方子。

她谨记邓老者的教诲——“示之以价值,更示之以可控”。方子必须有效,否则毫无价值;但又不能是完整的最佳版本,必须有所保留,且将制作难度和关键环节凸显出来,让对方意识到离了她,即便有方子也难以完美复刻。

她将邓老者所授的完整“驱寒痹痛膏”方剂进行了巧妙的拆分与简化。保留了核心的姜汁、肉桂、红花、威灵仙等主要药材,确保基础药效;但略微调整了各药材的比例,使药力稍逊,起效略缓,却更温和,不易出岔子;更重要的是,她隐去了几味用于增强透皮吸收和持久药力的辅药(如少许麝香草或特定油脂的处理方法),以及最关键的、关于部分药材需要特殊炮制(如威灵仙需酒炙)才能激发最佳药效的细节。

如此,得出的仍是一份有效的、远超寻常膏药的良方,但并非效力最卓绝的版本。且在她的描述中,药材的预处理(研磨细度、炒制火候)、熬炼时的火候掌控、下药次序、搅拌手法等都变得极其讲究,“稍有差池,便易糊锅或药效尽失”,极大强调了制作的难度和对经验的依赖。

准备停当,她静待时机。直至赵里正似乎有些按捺不住,再次“偶遇”她并看似随意地提起时,她才顺势应承,约定次日午后去里正家“禀明方子”。

次日,林薇薇换上一身半旧的干净衣裳,将精心准备的、写有简化方子和简要制作步骤的粗糙麻纸(她刻意用炭笔书写,显得粗陋)带上,又用一个小陶罐装了一份按此简化方制成的、品质中等的驱寒膏样本。

踏入赵里正家那间算是村里最“气派”的青砖瓦房堂屋,林薇薇心中微凛。赵里正端坐主位,一旁竟还坐着两位村中略有头脸的老人,似是族老。这架势,绝非简单“说说”,分明是要公开展示,验明正身,以示公允并杜绝日后纠纷。

“薇薇丫头来了,坐。”赵里正笑容可掬,示意她坐下,“这二位是村中徐三公和李老爹,今日恰好在,也一同听听你这济世的良方,参详参详。”

林薇薇心中冷笑,面上却愈发恭顺,向三位长者一一见礼,方才小心坐下,将麻纸和陶罐置于桌上:“里正叔,二位叔公面前,晚辈不敢妄言‘良方’。此乃晚辈侥幸所得的一纸土方及依此制成的膏药样本,请三位长辈过目。”

赵里正拿起麻纸,眯眼看了半晌(他显然识字),又递给旁边两位老人传阅。方子上的药材名字他们大多认得,但组合与剂量却觉新奇。

“此方……看似平常,这用量配比却有些门道。”徐三公捻须沉吟。

“听闻老徐用了,甚是有效?”李老爹更关心结果。

林薇薇恭敬答道:“回叔公话,徐老爹用了,确能缓解疼痛。然此膏制作极为繁琐艰难。”她开始详细“诉苦”,从药材需精心挑选、分别炮制(她只提了需要晒干、研磨,未提酒炙等关键),到熬炼时需时刻守候、火候极难把握,“晚辈愚钝,失败十数次,方得少许成品,耗材甚巨,实非易事。”她刻意夸大难度,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侥幸成功的初学者。

赵里正拿起陶罐,打开嗅了嗅,又蘸取一点观察色泽,微微颔首:“嗯,瞧着是用了心的。薇薇丫头,你能将此方献出,惠及乡邻,心意可嘉。依你之见,此物若由村里接手,该如何操办为宜?”他终于切入正题。

林薇薇垂首道:“全凭里正叔与各位叔公做主。晚辈见识浅薄,只知埋头捣鼓,于统筹管理一窍不通。若能由村里出面,统一采买原料,组织人手制作,自是乡邻之福。只是……此膏制作确需些细致功夫,火候拿捏尤为重要,若人手生疏,恐浪费材料,反为不美。”她再次强调技术门槛。

赵里正与两位族老交换了一下眼色,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直接拿走方子,若做不出来或做不好,徒惹笑话。

沉吟片刻,赵里正缓缓道:“此言有理。这样吧,方子既由你献出,这初期的试制与指导,还需你多费心。村里可出钱粮,购置所需原料,并寻几个手脚麻利、口风严实的妇人,由你指点着制作。所得膏药,可由村里统一分发或换取些微酬劳,所得收益,自然……也不会亏待了你这份功劳。你看如何?”

这正是林薇薇等待的结果!部分参与,技术指导,利益分成!虽主动权仍在赵里正手中,但她成功地将自己嵌入了这个链条,并非完全被排除在外,且获得了“官方认可”的制作权,暂时安全了!

她立刻露出受宠若惊又惶恐不安的神色:“里正叔如此安排,已是天大恩典!晚辈定当尽心竭力,将所知所学毫无保留教予各位婶子,只求能为乡邻略尽绵力,绝不敢贪图酬劳!”

姿态做足,态度谦卑至极。

赵里正满意地点点头:“好,既如此,便这么定了。具体事宜,稍后我再与你细说。你先回去准备一下,列出所需物料清单。”

事情就此敲定。林薇薇恭敬告退。

走出里正家,她深吸一口气,阳光照在身上,却感觉不到太多暖意。第一步险棋走完,暂时稳住了局面,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日子,林薇薇进入了异常忙碌的阶段。赵里正雷厉风行,很快划出了一间闲置的旧仓房作为制作点,并指派了他的远房侄媳妇赵氏和另外两个平日里还算老实本分的寡妇过来“帮忙”,实为学习与监督。

林薇薇心知肚明,毫不藏私(仅限于简化版),从药材辨认、初步处理(研磨、炒制)到熬炼火候、下药顺序、搅拌手法,一一亲自示范,讲解得极其细致,甚至不厌其烦地指出每一个可能导致失败的细节,将“难度”直观地展现给赵氏等人看。

果然,初次试制,即便有林薇薇从旁指导,赵氏等人仍是手忙脚乱,不是火候过了膏体发苦,就是搅拌不均药粉结块,浪费了不少材料。赵氏脸上有些挂不住。

林薇薇暗自冷笑,面上却宽慰道:“婶子们莫急,此膏制作本就极难,晚辈当初也是失败了无数次才摸到门道。多试几次便好了。”

她越是如此,赵氏等人越是觉得这膏药高深莫测,对林薇薇的“手艺”暗中佩服了几分。赵里正听闻试制不顺,非但没有责怪,反而更觉此膏价值不凡,对林薇薇的“坦诚”和“尽力”也多了几分满意。

经过数次失败和调整,在林薇薇“恰到好处”的点拨下,第一批“村里版”驱寒膏终于成功出炉。虽药效比林薇薇自用的精品稍逊,但比起市面上的普通膏药,已是云泥之别。

赵里正亲自查验后,大为满意,当即决定首批膏药优先供给村中几位素有寒痹旧疾的老人试用,分文不取,只为扬名。

效果立竿见影!用了膏药的老人,疼痛均得到显着缓解,交口称赞:“村里制的这膏药真神了!比镇上的还好用!”

“多谢里正老爷想着我们这些老骨头!”

“薇薇丫头手艺好,教得也用心!”

赞誉之声不仅指向了林薇薇,更指向了“村里”和赵里正本人。赵里正脸上有光,心中舒畅,看林薇薇也顺眼了不少。

名声打响后,需求蜂拥而至。不仅本村,连外村人也闻讯而来,欲求购此膏。赵里正顺势推出“以物易物”或“微收薄酬”的模式,用膏药换取粮食、布匹或铜钱,所得由村里统一管理,并依诺分给了林薇薇一小部分作为“技术酬劳”。

林薇薇并未计较分成多少,她看重的不是眼前这点小利,而是借此获得的安全空间和初步认可的“技术”身份。她甚至主动提出,可将自己日后进山采集部分稀有辅药(实则为她掌控的关键药材)作为“分内之事”,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合作初期,竟呈现出一派奇异的“和谐”景象。林薇薇每日往返于制作点,指导生产,态度认真,毫无怨言;赵里正坐收名利,对她也多了几分表面的客气;村民受益,对她更是感激;连那暗中的监视,似乎也悄然放松了许多。

棚屋里的生活,因此改善了不少。定期分得的“酬劳”虽不多,却稳定;因着“为村里做事”的名头,家中地位隐然提升;母亲柳氏气色愈好,弟弟林澈也能吃得更饱些。

然而,林薇薇内心深处从未真正放松。她深知这平衡脆弱无比,全系于赵里正的需求与心情。她暗中加快了秘密药园的培育,更用心地钻研邓老者所授的知识,尤其是那关于“七叶一枝花”的秘术,她知道,那才是真正能决定命运的底牌。

秋意渐浓,寒风乍起。这一日,制作点急需一批新鲜姜汁,库存告罄。赵里正吩咐林薇薇带人立即进山采集野姜。

林薇薇心中一动,知道机会来了。她主动请缨:“里正叔,山中野姜生长之地偏僻,路湿苔滑,不如由我独自前去,速去速回,更省时辰。”

赵里正略一沉吟,便答应了。

林薇薇背起药篓,快步走入山林。这一次,她并非直接前往常去的野姜地,而是绕了一个大圈,确认无人跟踪后,悄然走向了**涧的方向。

她需要再见邓老者一面。合作虽暂稳,但未来变数尤多。她需要更深的指引,也需要……为那最终底牌,做更充分的准备。

山风凛冽,吹动她的衣袂。她的目光坚定而清澈,望向云雾深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