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 第36章 新程续华章

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第36章 新程续华章

作者:五指山的苏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07:39:29

春寒料峭,院中老桂树的枝桠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嫩芽初绽,透着勃勃生机。“百草轩”大门每日准时开启,药香依旧馥郁,却悄然弥漫着一股不同以往的气息。自林薇薇离世,春生全面执掌已近三月,最初的悲恸与茫然已沉淀为眉宇间一抹深沉的坚毅。他端坐柜台之后,处理事务愈发沉稳练达,眼神中除了对师父的追思,更多了一份属于掌舵者的审慎与决断。

这一日,春生正在核对账目,江南周管事的信使风尘仆仆而至,呈上一封火漆密信。春生拆阅,眉头微蹙。信中提到两事:一是江南药市近来涌现数种号称“古方新制”的丸散,包装精美,价格低廉,对“百草轩”的传统膏方造成些许冲击;二是先前洽谈联营的另一家药行“济仁堂”,态度转为暧昧,似有观望之意。信末,周管事忧心忡忡,言道“永盛堂”近来在江南活动频繁,恐有更大图谋。

若在以往,春生必先禀明师父,共商对策。如今,他放下信笺,沉默片刻,并未立即召人商议,而是起身踱至悬挂着林薇薇遗诗诗匾的堂前,凝视那“薪火传弟子,药香飘远空”的字句,目光渐凝。他意识到,这已不仅是商业竞争,更是对“百草轩”新生代掌舵人能力的直接考验。

次日晨会后,春生将石头、阿木与小木留了下来。他并未显露焦虑,将周管事信中所言平和道出,而后道:“江南之势,看似风波,实为警醒。我‘百草轩’立身之本,在于‘真材实料,药效为先’。对手以价廉与新巧为诱,我等不可自乱阵脚,亦不能固步自封。”

他提出应对之策,条理清晰:

“其一, 稳固根基,以质取胜。阿木叔,工坊需再严把三关:原料遴选,宁缺毋滥;炮制工艺,精益求精;成品检验,一丝不苟。尤其发往江南之货,需加盖特制印鉴,附上详实产地说明,让顾客知其‘贵有所值’。”

“其二, 守正出奇,顺应时需。小木,你近日多留意州府顾客尤其是南来北往商旅的言谈,看看他们对药膳剂型、口味有何新盼头。我等可试制些便于携带、服用更简的剂型,如将部分经典方改良为浓缩水丸或细粉,但前提是药效不得有损。”

“其三, 深化联营,以诚动人。石头叔,劳您亲自执笔,以我之名复信周管事及‘济仁堂’,不必急于求成,可邀其派得力人手来我店工坊观摩交流,或我派阿木叔前往指导,展我诚意与底蕴。联营贵在志同道合,强求无益。”

这一番安排,既有原则坚守,又有灵活应变,既着眼当前,又谋划长远,显露出春生已能统揽全局。石头、阿木闻言,心中叹服,纷纷领命。小木更是感到重任在肩,跃跃欲试。

策略既定,店内上下迅速行动。阿木带领工坊伙计,对工艺流程进行再梳理,设立了更严格的巡检记录;小木则成了“市井耳报”,细心收集各方反馈;春生亲自修订了与联营药行的合作协议范本,条款更清晰,权责更明确,强调了品质标准的唯一性。

就在“百草轩”积极应对江南风波之际,一日,一位衣着体面、操着北方口音的中年人走进店铺,指名要见掌柜。来人自称姓赵,乃京畿一带的药材商,言道久闻“百草轩”林安人大名及其《百草食养心要》之精妙,此番南来,特想洽谈合作,欲将“百草轩”精品引入北方。

京师客商主动上门,无疑是拓展北疆的良机。春生热情接待,但并未被喜悦冲昏头脑。他仔细询问对方经营规模、渠道构成以及对药膳的理解。赵掌柜侃侃而谈,却多浮于表面,对药材道地性、储存条件等关键细节语焉不详,反而一再追问能否降低用料标准以控成本、扩大产量。

春生听出其意在快速牟利,而非真心推广药膳养生,心中警惕。他想起师父生前“不慕虚名,慎择伙伴”的教诲,遂婉言相拒,言辞恳切:“赵掌柜美意,春生心领。然我先师遗训,药膳关乎民生健康,首重功效与诚信。北地气候体质与南方迥异,仓促引入恐难见效,反损声誉。合作之事,需从长计议,待我店对北方市场有更深认知,再谈不迟。”

赵掌柜悻悻而去。事后,春生将此事告知石头、阿木,道:“北进之心不可无,然须步步为营。宁可慢些,也要寻得理念相通之伙伴,否则无异于沙上筑塔。” 众人深以为然,佩服春生之持重。

月余之后,江南周管事再来信,语气轻松许多。称“百草轩”坚持品质,口碑反而更胜以往,那些廉价新品热度已过;而“济仁堂”见“百草轩”处事沉稳、诚意十足,态度转暖,联营之事重现曙光。春生闻讯,并未得意,只是叮嘱继续稳扎稳打。

初夏时节,院中桂叶已是一片浓绿。春生自觉对店内事务、对外联络已初步理顺,遂将更多精力转向内部传承。他正式将每月朔望的“学塾”制度化,亲自讲授《百草食养心要》基础篇,要求小木、福贵等年轻伙计不仅识药,更要懂理,能初步为顾客辨析体质。他还开始让阿木有意识地培养工坊里的熟练工匠,将关键技艺分解传授,避免人才断层。

这一晚,打烊之后,春生独坐书斋,灯下翻阅师父留下的手札。窗外月明如水,泻满庭院,也照在那株老桂树上。他想起埋藏树下的那坛“百草醴”,想起师父“待时机成熟”之语。如今,内外渐稳,新人成长,或许,启坛的时机正在临近?他心中充满对未来的期待,也深知责任重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