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 第25章 薪火相传续华章 药香永续启新元

春生南下江南参加药行会并成功初定联营合作,标志着\"百草轩\"权力交接的关键一步圆满完成。自他载誉归来,林薇薇便将店内日常经营决策之权彻底交付。自此,\"百草轩\"正式进入了\"春生掌柜\"主导的新时代。此举并非林薇薇的完全退隐,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传承与布局。她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舵手,将日常航行的船舵交给了已然成熟的弟子,自己则退入舱中,开始绘制更遥远、更宏大的航海图。

春生掌舵后的\"百草轩\",展现出与以往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的新气象。他并未急于求成地大规模扩张,而是秉承林薇薇\"稳中求进\"的训诫,将主要精力用于\"巩固、优化、深耕\"。

巩固内部,培养梯队。 春生深知人才是基业长青的根本。他正式确立了以石头总管对外联络与大宗采购、阿木主理工坊生产与品质监管、自己总揽全局并主攻研发与战略的核心管理层。同时,他更加系统地培养年轻一代:阿木之子小木,因其沉稳和对药材的敏感,被春生带在身边,亲自教导《百草归真》基础理论及客户辨证思路;伶俐勤快的福贵,则被安排协助阿木,深入学习药材炮制工艺。春生还定下规矩,每月朔望之日,闭店半日,组织伙计学习药材辨识、讲解经典方义,将\"百草轩\"重学慎行的传统制度化。店内氛围愈发严谨而富有朝气。

优化产品,适应需求。 在确保\"固本培元膏\"等经典产品品质如一的前提下,春生大力推广其精心研制的\"益气健步精华丸\"和\"安神补心浓缩片\"等新剂型。这些产品因其便携、高效的特点,一经推出,便深受行商、学子及公务繁忙者的青睐,成功开拓了新的客户群体。同时,他根据江南反馈,微调了\"秋梨罗汉膏\"的甜润度,使其更符合当地口味,进一步巩固了市场。他还着手建立更细致的客户档案,记录不同体质的反馈,为未来真正的\"个性化食养\"打下基础。

深耕合作,稳拓江南。 对于与江南药行的\"技术联营\",春生采取了极其谨慎务实的态度。他并未急于签订正式契约,而是先与那两家有意向的药行进行了数轮深入互访,派阿木前去指导核心工艺,也请对方派员来州府工坊交流学习,确保双方理念相通、技术达标。首批联营产品,仅限\"健脾消食散\"和\"桑菊饮\"等工艺相对简单、风险可控的品种,且\"百草轩\"严格把控核心原料供应和成品检验。这种稳健的模式,虽慢,却赢得了合作方的尊重与信任,为长远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就在春生有条不紊地推进店内革新、巩固江南基业的同时,退居幕后的林薇薇,生活节奏陡然舒缓下来,心境却进入了另一重更为深邃的天地。

她不再需要每日处理繁琐店务,有了大把时间沉浸于药膳之道的探索中。那卷伴随她多年的《百草归真》已被翻得纸页泛软,边角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如今,她开始系统整理自己这些年来的行医札记、宫廷见闻以及应对各种疑难杂症的心得体会。她将皇后娘娘的\"思虑伤脾\"、江宁曹老夫人的\"脾肾阳虚寒饮伏肺\"、乃至早年应对皇帝\"虚阳浮越痰热壅肺\"等典型病例,逐一剖析,结合《百草归真》理论,试图总结出更具普适性的药膳调理规律。她常常一坐就是半日,时而凝神沉思,时而奋笔疾书,仿佛在与古今医道先贤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此外,她将更多心思放在了后院那片日益繁茂的药圃上。她与老陈头一起,引种了更多种类的药材,不仅为了供应店铺,更将其视为一个活生生的药材库和试验田。她仔细观察不同药材的生长习性、采摘时令对药性的影响,甚至尝试一些嫁接、杂交的初步探索,虽大多失败,却其乐无穷。她隐隐感到,药膳的源头在药材,对药材本身更深入的理解,或许是未来突破的关键。

然而,林薇薇的\"退隐\",并非真正的归隐田园。她的目光,始终关注着\"百草轩\"的运转和春生的成长。她如同一位静默的守护者,在春生遇到重大决策犹豫不决时,她会以闲谈的方式,分享自己当年的类似经历与得失,给予启发而非直接指令;当春生研发新品遇到瓶颈时,她又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所在,令春生茅塞顿开。她的存在,是\"百草轩\"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深的智慧源泉。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两年春秋。在春生的精心打理下,\"百草轩\"的根基愈发雄厚,名声愈发响亮。州府之内,已是无可争议的药膳头块招牌;江南之地,通过稳健的联营合作,\"百草轩\"的品牌已深深扎根,甚至开始辐射周边州县;就连北方,也偶有客商慕名而来,采购些许精品回去试用。\"药香普惠,名扬四海\"的宏愿,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这一日,秋高气爽,一名风尘仆仆、操着北方口音的客商来到店中,指名要见林安人。来人自称姓乔,来自京畿之地,言其东家乃京城一位致仕的老翰林,多年为痰喘宿疾所困,久闻南疆\"百草轩\"林安人药膳之名,特不远千里,前来相请,望能求得一调理良方。

春生接待了乔姓客商,仔细询问了病情,觉其症复杂,不敢擅专,便入内禀告师父。

林薇薇在静室中接待了客商,详询病情。老翰林之症,竟是罕见的\"寒热错杂,虚实相兼\",比当年皇帝之症更为棘手。她沉吟良久,并未立即开方,只道:\"老人家之症,缠绵日久,虚实夹杂,用药食调理尤需谨慎。需得更详尽的望闻问切之资,方可斟酌。且南北水土迥异,一方之药未必完全适宜于彼。容老身细思数日。\"

客商离去后,林薇薇独坐良久,将病情与春生细细分析。春生听后,深感此症之难,亦觉师父思虑之周详。

是夜,月华如水,林薇薇将春生唤至院中桂花树下。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甜香。

\"春生,\"林薇薇望着天边皎月,语气悠远而平静,\"京师客商来访,看似一桩寻常问诊,然则,或许是一个信号。\"

\"师父的意思是?\"春生恭敬问道。

\"我'百草轩'之名,已渐出南疆,渡江南,而今,竟已远播京畿。此乃历代先师与吾辈共同努力之果,殊为不易。\"她顿了顿,目光转向春生,充满期许,\"然,药道无穷,济世之路亦无止境。南方湿热,北方燥寒,人之体质、疾患亦随之不同。我辈所学,源于南疆,是否亦能惠及北地?这老翰林之症,便是一块试金石。\"

春生心中一动,隐隐明白了师父的深意:\"师父是欲借此契机,探寻药膳北传之路?\"

林薇薇微微颔首:\"不错。然此事急不得,亦不可强求。当前首要,是竭尽所能,为这位老翰林拟定稳妥方案。此事,由你主理,我为你参详。我们要让北地之人看到,药膳之道,绝非局限于一方水土,其精髓在于'辨证施膳,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

\"弟子明白!\"春生感到肩头责任重大,亦觉一股新的挑战与机遇扑面而来。

接下来的日子,师徒二人再次携手,共同研究老翰林的病例。林薇薇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引导春生如何分析复杂病机,如何权衡寒热补泻,如何考虑南北水土差异对药效的影响。春生则发挥其细致严谨的特长,查阅大量医案,反复推敲配伍。最终,他们拟定了一套以\"调和阴阳,健脾润肺\"为总纲,融南北药材之性,极其平和缓进的食养方案,并附上了详尽的说明和注意事项,由乔姓客商带回京师。

此事虽结果未知,却为\"百草轩\"的未来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林薇薇与春生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北方风土人情、常见疾病及药材特产的信息,思考着如何将药膳之道与更广阔的地域文化相融合。

深秋的夜晚,已有凉意。林薇薇与春生再次站在这株见证了\"百草轩\"无数风雨与成长的老桂花树下。

\"春生,\"林薇薇的声音温和而坚定,\"这株桂树,年年花开,香飘四野。我'百草轩'之药香,亦当如此。南疆是根,江南是干,未来,或可有北国之枝,西域之叶。然无论枝叶如何伸展,其滋养万民之初心,永不改变。这副担子,如今已稳稳落在你的肩上。为师甚慰。\"

春生望着师父鬓边悄然生出的几缕华发,心中涌起无限感激与敬仰,郑重言道:\"师父放心!弟子必当恪守初心,精益求精,让我'百草轩'之药香,永续不绝,惠及天下!\"

月色如水,药香氤氲。第四卷的宏大画卷,在这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庄严时刻,缓缓合拢。一个时代悄然过渡,一段新的传奇正待启程。药香悠远,故事未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