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 第8章 初踏州府开眼界,暗流涌动试锋芒

晨光熹微,薄雾如纱,笼罩着静谧的冼家村。林薇薇身背一个半旧的青布包袱,头戴遮面斗笠,辞别了满眼担忧却强作镇定的母亲柳氏和尚且懵懂的弟弟林澈,又向早起特意前来送行的徐石头和李婶王嫂郑重道别。她言辞恳切,再次保证此行只为采购药材、观摩学习,定当速去速回,不负所托。在众人或期盼或忧虑的目光中,她转身踏上了通往村外官道的土路,步伐沉稳,背影决绝。

这是她流放至冼家村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远行。身后是日渐熟悉的安稳与束缚,前方是充满未知的机遇与风险。每一步踏出,都离过去的林薇薇远了一步,离一个可能的新生近了一步。

距离村庄的十里路,景色尚算熟悉。山峦叠翠,田畴交错,偶有早起的农人荷锄而过,好奇地打量这个独行的斗笠少女。林薇薇心中并无多少离愁,反而有种鸟儿出笼的轻快,但更多的是一种高度警觉。她牢记邓老者“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教诲,遇到搭讪者只含糊应答,绝不透露具体去向。包袱虽不重,但她感觉肩头沉甸甸的,那里不仅装着盘缠和行装,更承载着她全部的希望与筹划。

步行半日,抵达一处小镇,按计划换乘了前往州府的驿车。车厢内拥挤嘈杂,充斥着各种气味和方言。林薇薇选了靠窗角落的位置,斗笠压低,默默观察着同车的商贩、探亲的妇人、乃至一些行迹略显可疑的江湖客。她紧捂着藏在内衣暗袋里的银票和碎银,耳听八方,眼观六路,不敢有丝毫懈怠。驿车颠簸,窗外景物飞速后退,村庄渐稀,城镇渐密,天地豁然开朗。她看到了更宽阔的河道,更繁忙的码头,更齐整的官道,以及远处隐约浮现的、规模宏大的城墙轮廓——南疆重镇,苍梧州府,到了。

傍晚时分,驿车抵达州府城外巨大的车马场。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各种口音的叫卖声、马蹄声、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声浪,冲击着林薇薇的感官。高耸的城墙、巍峨的城门、川流不息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店铺……这一切,都与冼家村的闭塞宁静形成了天壤之别。她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是陌生环境带来的压迫感,但也有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在胸腔涌动。

她定了定神,没有急于进城,而是先在车马场周边稍作徘徊,观察城门守卫的盘查情况,留意是否有可疑的盯梢。确认安全后,她才随着人流,缴纳了少许入城税,低头走进了这座繁华而陌生的城市。

按照事先打探好的路线,她没有直接去寻找文士副手推荐的客栈(那可能过于引人注目),而是先找到了一家位于城西、靠近药材市场、看似普通但还算干净的小客栈“悦来居”(与镇上的悦来居并非一家)住下。她要了一间最便宜的单人客房,房间狭小,陈设简陋,但对她而言,已足够栖身,且胜在位置便利,易于观察。

安顿下来后,她并未休息,而是立刻开始了初步的侦察。她以采购药材为由,信步走向附近的药材市场。市场规模宏大,店铺林立,药材种类繁多,许多是她只在药典上见过名称的珍稀之物。她心中震撼,更坚定了要在此地立足、学习深造的决心。她仔细留意各家药铺的招牌、客流、药材成色,暗暗记下几家规模大、信誉似乎不错的铺子,如“济世堂”、“百草轩”等,准备日后细探。

随后,她又打听并找到了即将举办药膳品鉴会的场所——位于城中心的“刺史府别院”附近的一片园林。她只在远处观望,只见高墙大院,守卫森严,已有工匠在布置场地,彩旗招展,气氛已然不同。她心中既感压力,又充满期待。

次日,林薇薇开始了更具体的行动。她首先前往济世堂。这家药铺门面宽敞,伙计待人接物颇有章法。她并未直接找李掌柜,而是以普通顾客身份,购买了一些她确实需要、但并非特别稀有的药材,如品质更好的茯苓片、道地新会陈皮等,并借此机会与伙计攀谈, subtly 打听药膳品鉴会的消息和州府药膳行的风气。伙计见她谈吐不俗,对药材颇有见解,倒也乐意透露一二,言及此次品鉴会规模不小,除本地名家,还有邻州高手前来,竞争激烈,尤其新秀场,更是藏龙卧虎。

获取初步信息后,林薇薇回到客栈,开始精心准备投递“新秀试艺”的名帖和作品简介。她用工整的小楷书写,言辞极尽谦卑,自称“岭南冼家村乡野民女林氏”,略通药食同源之理,偶得古方,试制“茯苓薏米老鸭汤”、“山药枸杞糕”、“五叶清凉饮”三味,旨在体现岭南本地特色与温和食补之效,恳请各位前辈大家不吝指点。她刻意淡化背景,突出“本土”和“古方”,以避免过早暴露师承或引来不必要的关注。

写好名帖,她用干净桑皮纸包好一小份自制的、品质极高的陈皮样本(作为诚意和实力的微小展示),连同名帖一起,在第三日清晨,亲自送到了刺史府别院指定的报名处。接待的小吏见她衣着朴素,来自偏远乡村,起初有些怠慢,但看到名帖字迹工整,言辞得体,又闻到那陈皮特有的醇香,态度才稍显缓和,收下了材料,告知静候通知。

完成报名,林薇薇心中稍安,但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她利用等待通知的几天时间,更加深入地探查州府情况。她走访了多家酒楼食肆,观察他们的菜式、价格、客流,特别注意有无药膳菜品。她发现,州府确实有药膳之风,但多集中在高档酒楼,用料奢华,工序繁复,价格昂贵,寻常百姓难以问津。这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质朴见真章”的参赛策略。

同时,她也格外留意悦来居(镇上那家)在州府是否有分号或关联势力。经多方小心打听,得知州府确有一家规模更大的“悦来居”总号,背景颇深,与官府往来密切,是本次品鉴会的赞助商之一!这个消息让林薇薇心头一紧,看来之前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必须更加谨慎。

这天傍晚,她正在客栈附近一家小面馆吃面,忽听邻桌几个看似常驻此地的商贩在议论:

“听说了吗?这次品鉴会,刺史大人颇为重视,据说还请了隐居在城北‘忘忧谷’的薛神医作为评审之一呢!”

“薛神医?可是那位脾气古怪、医术通神、尤精药膳的薛老先生?他可是多年不问世事了!”

“正是!看来这次品鉴会,水准低不了啊!”

……

薛神医?林薇薇心中一动,这可是药膳界的泰斗人物!若能得他一丝指点,胜读十年书!她默默记下了“忘忧谷”这个地名。

就在她思索间,一个衣着体面、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走进面馆,目光扫视一圈,竟径直朝林薇薇走来,客气地拱手道:“这位姑娘,可是姓林?自冼家村而来?”

林薇薇心中警铃大作,手悄然握紧了袖中的防身药粉,面上却不动声色,起身还礼:“小女子正是。不知阁下是?”

那管家笑道:“林姑娘莫惊。鄙姓钱,乃城中‘济世堂’李掌柜府上管事。我家掌柜见姑娘前日来铺中采买药材,言谈举止不俗,又听闻姑娘报名参加了药膳品鉴会,心生惜才之念,特命鄙人前来,请姑娘明日过府一叙,不知姑娘可否赏光?”

济世堂李掌柜?正是“逸云先生”名帖上提及之人!林薇薇心中瞬间转过无数念头:是巧合?还是“逸云先生”已有安排?是机遇?还是陷阱?李掌柜是真心惜才,还是受悦来居所托前来试探?

她迅速权衡利弊,拒绝可能失礼且错失良机,贸然前往则风险难测。片刻沉吟后,她决定采取稳妥策略,既不拒绝,也不立刻答应,先行试探。

“原来是钱管事,失敬。”林薇薇微微躬身,语气恭敬却带着几分惶恐,“李掌柜大名,晚辈如雷贯耳,蒙掌柜垂青,实在惶恐。只是晚辈初来乍到,身份低微,技艺粗浅,岂敢贸然登门叨扰?且明日已与人约好,需去城北‘忘忧谷’附近寻访一味草药,恐难赴约,万望掌柜海涵。”

她故意提及“忘忧谷”(薛神医住处),既是婉拒明日之约的合情理由,也是一种微妙的暗示——她并非毫无见识、任人拿捏的乡野村姑,也有自己的门路和打算。

钱管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姑娘竟知忘忧谷?果然非寻常之辈。既如此,鄙人便如实回禀掌柜。掌柜爱才,想必不会介意。日后姑娘若有闲暇,随时可至铺中或府上拜会。”说罢,便客气告辞。

送走钱管事,林薇薇心潮起伏。州府之水,果然深不可测。济世堂李掌柜的突然邀请,如同投入湖面的又一颗石子,让本就复杂的局面更加迷雾重重。

她回到客栈房间,关紧房门,望着窗外州府的万家灯火。这座城市,充满了机遇,也布满了陷阱。药膳品鉴会尚未开始,暗中的较量似乎已然展开。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谨慎再谨慎。

然而,她的眼神却愈发坚定。既然已经踏出了这一步,就绝无退缩之理。无论是品鉴会上的明枪,还是暗处的冷箭,她都要一一接下。这州府之地,她林薇薇,来了,便要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