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 第89章 独立谋生路,药香暗渡试新程

徐石头上任后带来的短暂秩序,并未让林薇薇感到安心,反而让她更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的挑战。新里正虽秉性正直,但其肩负着振兴村务、改善民生的压力,对制作点这块“公产”的期望必然水涨船高。长期依附于此,不仅自身价值会被持续榨取,更可能在新一轮的村务整顿中被牢牢绑定,失去自主权。

邓老者“固本待机”的方略需有新的诠释。“待机”不应是无止境的被动等待,“固本”也不仅是囤积物资,更应包括建立独立于村集体之外的、可持续的生存能力。她需要一条退路,一条即使脱离冼家村制作点,也能养活自己和家人的生计之路。

这个念头日益清晰。而实现它的钥匙,或许就握在她自己手中——她那日益精进的药材炮制技艺,以及那条通往济安堂的隐秘渠道。

然而,独立售卖药材或成药,风险极大。首先,如何解释药材来源?大规模采集或种植易引人生疑。其次,如何避开村中耳目进行交易?频繁与济安堂接触极易暴露。最后,如何定价和确保安全?需有稳妥的中间人和交接方式。

深思熟虑后,一个初步的计划在她脑中成形:她不能一开始就涉足敏感或高价值的药材,而应从最常见、最不引人注意的“药食同源”之物入手,利用其制作点工作的掩护,逐步积累经验和资本,试探水深。

她将目标锁定在了“药茶”上。岭南之地,百姓素有饮用草药茶祛湿解暑的习惯,种类繁多,价格亲民,流通广泛,不易引人注目。她可以尝试炮制一些风味独特、略有功效的草药茶,品质略高于市面普通货色,但又不至过于突出。

她选择了两种材料:一是村周山野常见的、有清热利湿功效的“金银花”,二是她药园中已有少量种植、气味芬芳、能理气和中的“薄荷”。这两种药材都相对安全,即便被问起,也可解释为日常采集所得。

接下来是炮制工艺。她运用从邓老者处学来的技巧,对采摘的金银花进行阴干与轻焙,保留其色泽与香气;对薄荷则采用揉捻后微发酵再晾干的方法,使其气味更加醇和。再将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简易的“金银花薄荷茶”。

她利用在制作点工作的间隙,极其隐秘地小批量试制了一些,自己品尝后,觉其气味清雅,口感甘醇,确有清凉解乏之效,品质优于寻常农家自制。

第一步完成。接下来是最关键也最危险的一步:如何将其安全地转化为收益?

直接通过济安堂刘管事?风险太高,容易暴露这条珍贵暗线。她需要一个更隐蔽的、看似偶然的渠道。

她将目光再次投向了每月底来村收潲水的冯老伯。但这次,她不能再用“孝敬刘管事”的名义。她需要一个更合理的、与济安堂无关的理由。

机会来自一次偶然的听闻。她从孙寡妇处得知,冯老伯除了收潲水,偶尔也会从镇上捎带些针头线脑、粗盐火石之类的小物件,卖给村中不便出行的老人妇孺,赚取微薄差价贴补家用。

一个想法跃入林薇薇脑中。她可以借口“家中自采了些野茶,喝不完,想托冯老伯带到镇上,看看能否换几个铜板”,以此试探市场反应和交接流程。即便被问起,也可推说是贴补家用的无奈之举,合情合理。

她精心准备了约半斤重的、用干净桑皮纸包好的金银花薄荷茶,外观朴实无华。在冯老伯月底来村的那个清晨,她再次“偶遇”了他。

“冯老伯,”她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窘迫与期盼,“晚辈家中近日采了些金银花和薄荷,自己胡乱制了点茶,味道尚可,自家喝不完,想… … 想劳烦老伯,下次去镇上时,若能顺路,帮晚辈问问杂货铺或茶摊可愿收?换得几文钱,也好给家母买块糖糕… …”她递上小包茶叶,并塞上了五文钱作为辛苦费。

冯老伯看了看那包其貌不扬的茶叶,又掂了掂手中的铜钱,犹豫了一下。这点小事,顺带手,还有钱拿,似乎并无不妥。他最终点了点头,哑声道:“成吧,老汉帮你问问,成不成可不保。”

“多谢老伯!成不成皆感大恩!”林薇薇连声道谢,心中一块石头暂时落地。

等待的日子充满忐忑。她既盼着茶叶能卖出去,证明此路可行,又担心节外生枝。

数日后,冯老伯再次来村。见到林薇薇,他脸上竟带着一丝难得的笑意,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递给林薇薇:“丫头,你那茶,镇东头王记杂货铺的掌柜尝了,说气味不错,愿意收,按三十文一斤算的,这是卖得的十五文钱。”

林薇薇接过那沉甸甸的十五枚铜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成功了!虽然钱不多,但意义重大!这证明,她凭借自己的手艺,绕开了村集体,直接与外部市场建立了联系,并且获得了认可!

她强压激动,连声道谢,又取出十文钱塞给冯老伯:“多谢老伯辛苦!这十文钱您留着打酒喝!”

冯老伯推辞一番,最终收下,脸上笑意更浓:“丫头有心了。王掌柜说了,若还有这般成色的,他还要。”

“哎!好!多谢老伯!”林薇薇心中狂喜。不仅卖掉了,还有了回头客!

这第一次成功的试探,让她信心大增。她并未急于扩大生产,而是更加谨慎地控制着节奏。她依旧以制作点工作为主,利用闲暇时间,少量采集和炮制药茶,每次只托冯老伯带去一小包,保持低调。所得钱款,她仔细收好,作为独立的“种子基金”。

同时,她开始思考下一步。单纯售卖原料茶利润微薄,且易被模仿。若想获得更大收益和更稳固的地位,必须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她想起了之前为济安堂制作的“精品”膏方和香囊。那些才是真正体现她技艺、价值更高的产品。但那些东西太扎眼,绝不能通过冯老伯这样的渠道散售。

她需要一个更安全、更高级的出口。济安堂的线,必须保留,但要用在刀刃上。

她决定双线并行:明线,通过冯老伯,持续小量销售品质优良但普通的药茶,积累小额资本,锻炼商业嗅觉,并以此作为掩护;暗线,继续与济安堂保持极低频次、极高品质的“精品”交易,换取关键物资和银钱,并维持这条高端渠道的活力。

她开始更系统地规划药园的种植结构,在保证隐蔽的前提下,适当扩大金银花、薄荷等“安全”作物的种植面积,同时,更精心地照料那些用于制作“精品”的稀有药材,如黄芪、重楼等。

日子在忙碌与希望中悄然流逝。徐石头忙于村务,对制作点的管理逐渐步入正轨,对林薇薇依旧倚重但并未过多逼迫,似乎暂时满足于现状。村中气氛趋于平稳。

林薇薇则在这表面的平静下,悄然编织着属于自己的生计网络。她如同一个耐心的织工,一针一线,小心翼翼,逐步扩大着那微小却完全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这一晚,她将新得的几十文铜钱放入墙缝中的小陶罐里,听着那清脆的碰撞声,嘴角泛起一丝久违的、发自内心的浅笑。

独立的第一步,虽然微小,却已迈出。前路依然漫长,但至少,她看到了方向。

然而,她也深知,这种平衡是脆弱的。一旦她的“私活”规模扩大,或被徐石头察觉,必将引来麻烦。如何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既能维持独立生计,又不与村集体利益发生直接冲突,将是她接下来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她的目光,再次变得深邃而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