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 第55章 疳积初成,利字之下暗藏锋

春寒料峭,细雨靡靡。林薇薇呈上的那份经过精心“润饰”的疳积散方子,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赵里正心中漾开了层层涟漪。他捻着那张墨迹未干的麻纸,目光在那些看似详尽却又暗藏玄机的炮制步骤上逡巡,嘴角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

“参详”数日后,他并未过多质疑,爽快地拨付了首批药材,并将那间闲置的旧仓房再次启用为临时制作点。赵氏与另一名唤作春婶的寡妇被指派过来,名义上“协助”,实则监视与学习。

新一轮的“合作”就此拉开序幕,气氛却与冬日制作驱寒膏时截然不同。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更微妙的张力。

林薇薇心知肚明,此次赵里正的“大方”背后,是更深的试探与掌控欲。她打起十二分精神,全身心投入这场“教学”与“反制”的博弈中。

指导过程,她极尽“耐心”与“细致”。从药材的甄别、清洗、晾晒,到每一样辅料的炒制火候(“需文火慢焙,色转深黄即止,万万不可焦黑”)、研磨细度(“需如面粉般细腻,手感滑腻无渣”),再到下锅熬炼时的火候转换、搅拌手法(“需顺时慢搅,忌猛力乱搅,恐生涩味”)、收膏时机(“待膏体垂落成片,而非滴落成珠”)……她事无巨细,反复示范讲解,甚至不厌其烦地亲手纠正赵氏和春婶的每一个错误动作。

她将过程的“复杂性”和“难度”展现得淋漓尽致。赵氏和春婶起初不以为意,依样画葫芦,结果不是火候过猛膏体发苦,就是搅拌不均结块沉底,屡屡失败,浪费了不少材料。两人脸上渐露焦躁与不耐。

林薇薇心中冷笑,面上却宽慰道:“两位婶子莫急,此散制作确比膏药更需精细,晚辈当初亦是失败了数十次才摸到门道。慢慢来,仔细体会手感火候,总能成的。”

她越是如此,赵氏二人越是觉得这疳积散高深莫测,对林薇薇那看似随意却能精准掌控关键的手艺,暗中既羡且妒,却也无可奈何。她们不得不放低姿态,更依赖林薇薇的“点拨”。

赵里正偶尔会踱步过来“视察”,见到满地狼藉的失败品和赵氏二人愁眉苦脸的样子,眉头微蹙,却并未发作,只对林薇薇道:“薇薇丫头多费心,务必使她们早日上手。”

林薇薇恭顺应下,心中却知,赵里正越是不催,其耐心背后所图越大。

经过数日折腾,在林薇薇“恰到好处”的几次关键指点下(如悄悄调整了火候,或加入少许她自备的矫味剂粉),第一批“合格”的疳积散终于艰难出炉。成品色泽、气味、质地均与林薇薇自制的精品略有差距,但药效基础尚在,用于普通小儿积食腹泻,已显有成效。

赵里正亲自查验后,未置可否,只吩咐小批量制作,先行试用于村中几户相熟人家有类似症状的孩童,观其效果。

结果反馈颇佳。用了疳积散的孩童,食欲多有改善,腹胀腹泻症状缓解。虽不如孙寡妇家孩子效果显着(用了林薇薇的精品),但相较于以往硬扛或胡乱用些土方,已是天壤之别。村民赞誉之声再次响起,这次更多指向了“村里制作的药散”。

赵里正脸上有了光,对林薇薇的态度也和煦了许多,依约开始了小规模的分红。林薇薇再次获得了虽微薄却稳定的铜钱与物资收入,家中的陶罐又沉了几分。

然而,林薇薇并未被这暂时的“和谐”迷惑。她敏锐地察觉到,赵里正对制作过程的关注远超以往。他不再满足于最终成品,开始更详细地过问每日耗材、出品率、甚至详细记录每种药材的用量与损耗。赵氏和春婶也变得更加“好学”,时常追问一些看似细节的炮制要领,试图摸清核心。

林薇薇心中警铃长鸣。她知道,赵里正意在摸清成本底线,甚至试图破解配方奥秘,为日后可能踢开她做准备。

她不动声色,应对从容。对于耗材,她报出的数字总略高于实际,预留余地;对于出品率,她强调损耗的必然性,归咎于“技艺生疏”;对于关键步骤,她以“手感”、“经验”、“火候直觉”等模糊概念搪塞,令赵氏二人摸不着头脑。

同时,她充分利用这次“合作”的便利,暗中加速自身的“掠夺”与成长。

制作点提供的药材,品质虽参差,但种类和数量让她有机会接触到更多药材,细致比较不同批次、产地的药性差异。她暗中收集那些被赵氏视为“无用”的边角料或次品,带回棚屋,利用夜晚继续练习炮制、尝试新配伍。

她甚至借口“试验改良保存方法,防潮防虫”,悄悄将少量成品疳积散带回,与自己秘制的精品进行对比试验,观察差异,思考改进空间。

每一次进山采集“指定辅药”,她都更加高效。在完成任务之余,必定绕道秘密药园,悉心照料那些在春雨滋润下蓬勃生长的药苗,移栽新发现的品种,采集成熟的种子。她对山林的熟悉度与日俱增,脑中逐渐绘制出一幅详细的“资源地图”。

分红所得的铜钱,她依旧精打细算地储存;换来的粮食布匹,最大限度地节省下来。她甚至用积攒的铜钱,通过孙寡妇的亲戚,换回了一小包珍贵的饴糖和几根锋利的缝衣针——前者是未来可能制作儿童适口药剂的必需品,后者则是日常实用之物。

日子在表面平静、暗流涌动中流逝。林薇薇如同一个技艺精湛的走索人,在赵里正的贪婪与村民的需求之间,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平衡。

然而,平衡终有被打破之时。

这一日,赵里正再次来到制作点。此次,他并未查看成品,而是拿起一本新制的账册,翻看了几页,状似随意地对林薇薇道:“薇薇丫头,这疳积散看来确是良方,需求日增。然其制作繁难,出品缓慢,成本亦是不菲。长久下去,恐难惠及更多乡邻啊。”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她:“你于药学颇有天赋,心思也灵巧。不知……可否再费心琢磨琢磨,能否将此方再行简化一二?或寻些价廉易得的药材替代其中昂贵难寻之物?若能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于村于民,皆是大功一件啊。届时,老夫定不会亏待于你。”

话语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与诱惑。他终于图穷匕见,不仅要方子,还要更廉价、更易量产、更易被掌控的方子!

林薇薇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为难与思索之色:“里正叔所虑极是。晚辈亦常思及此。只是……是药三分毒,配伍讲究君臣佐使,相辅相成。若随意删减替换,恐失其效,甚或生出别弊,反为不美。且药材质地功效各异,替代之物……实需谨慎寻觅反复验证,非一朝一夕之功。”

她并未直接拒绝,而是强调了技术难度和风险,将“简化”定义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自己争取时间。

赵里正眯了眯眼,呵呵一笑:“老夫自是知晓此事不易。你且慢慢琢磨,若有头绪,随时报我知晓。”他并未强逼,但眼神中的期待与施压,却清晰无比。

压力再次升级。林薇薇知道,单纯的拖延已非长久之计。她必须尽快拿出一点“进展”,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改良”,以满足赵里正的胃口,稳住局面。

与此同时,另一桩心事也日益紧迫——那五两“落地银”的期限,如同悬顶之剑,时日无多。尽管近期有所收入,但距离目标仍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是夜,春雨敲打着棚顶。林薇薇在油灯下,再次清点陶罐中的铜钱,计算着差距。她目光沉凝,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怀中那枚冰凉的小竹节。

她知道,必须加快步伐了。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赵里正,更是为了那关乎生存的“落地银”。

她将目光投向了那几包初步成型的“调经茶”试验品,以及角落里那些晾干的山货。或许……是时候,以更隐蔽的方式,开辟一些新的财源了。

窗外,夜色深沉,山风呜咽,仿佛预示着新一轮的风雨即将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