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 第43章 秋收冬藏,药茶扬名邻村客

夏末的燥热在几场淅沥的秋雨中悄然褪去,岭南的山林染上了更深沉的绿意,间或夹杂着几抹早熟的红与黄。冼家村的日子,在表面的平静下,暗流依旧,却也有新的生机在悄然萌发。

林薇薇的秘密药园,在经历了初期的提心吊胆与艰辛开拓后,终于度过了最脆弱的阶段。那些曾弱不禁风的幼苗,在她的精心呵护下,已逐渐扎根展叶,呈现出勃勃生机。紫苏与薄荷长势喜人,郁郁葱葱;扦插的百里香和艾草也已成活,散发着独特的香气;就连那几株尝试播种的、生长缓慢的黄精,也冒出了倔强的嫩芽。每日清晨或黄昏,她借着雾气或暮色的掩护,悄然前去浇水、除草、撒草木灰防虫,看着这片倾注了心血的土地,心中便充满了难以言喻的踏实与希望。

然而,那双暗处的眼睛始终如影随形。她进山的每一次“公干”——为某位阿婆寻止咳的枇杷叶,为某家孩童找消食的山楂,都成了必须精心编排的戏码。她将真实的药园照料巧妙地嵌入这些行程,路线迂回曲折,行动迅捷无声。监视者似乎也习惯了她的这种“为民服务”模式,跟踪的距离拉远了些,警惕性似乎有所下降,但林薇薇深知,这只是暂时的平静。

药茶生意成了她明面上最稳固的支柱。健脾祛湿茶的需求稳步增长,不仅本村村民习惯性地用它来调理肠胃、抵御湿气,连附近小村落也隐约听到了风声。先是与冼家村有姻亲关系的邻村妇人,借着走亲戚的机会,好奇地换了几包回去尝试,效果颇佳后,便口口相传,渐渐便有生面孔慕名而来。

这一日,摊前来了两位面生的妇人,衣着比村里人稍显体面,言谈间带着试探:“请问,可是售卖那‘健脾神茶’的林姑娘?”

林薇薇心中微动,面上却不露声色,温言道:“两位婶子客气了。不过是些山野粗料配的日常茶饮,当不得‘神茶’之名。婶子可是需要?”

其中一位妇人笑道:“听娘家嫂子说,吃了姑娘这茶,往日积食腹胀的毛病好了不少,胃口也开了。特来求些回去给家里老人试试。”

林薇薇仔细问了老人平日症状,确认与药茶对症后,才取了几包给她,依旧再三强调:“此非药品,只是寻常茶饮,略助消化而已,万不可替代医药。”

那妇人连连称是,用带来的半匹粗布和十几个鸡蛋换走了茶包,满意而去。

此事如同一个信号,预示着药茶的名声已开始越过冼家村的边界。林薇薇欣喜之余,也更加谨慎。她严格把控药茶质量,绝不以次充好,交换条件也公平合理,多以实物为主,少量铜钱为辅,维持着低调亲民的形象,避免树大招风。

需求的增长推动了生产的扩大。她开始更有计划地向村民收购薏米、生姜、红枣等基础原料,并指导孙寡妇、徐婆婆等几位信得过的妇人进行初步加工(如炒制薏米、晾晒姜片),按量支付报酬或药茶。一个以她为核心、数户贫困家庭参与的小型生产网络逐渐成形,虽简陋,却有效,也让参与者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关系愈发紧密。

秋意渐浓,山野间的物产也变得丰富。林薇薇在采药和照料药园之余,也不忘收集各种可用的资源。野生的山茱萸果实红艳,采摘回来晾干,可制酸酱或入茶;成熟的橘子皮仔细剥下,晾晒陈化,便是最好的陈皮;就连掉落的山核桃、松子,她也捡回一些,炒熟了给弟弟当零嘴,或碾碎了加入饼饵增香。

她还成功试验出了“清心降火茶”,以竹叶、莲子心、甘草为主料,口感清甜微苦,很适合秋燥时节;以及“驱寒暖胃粉”,将姜、枣、桂皮研磨成粉,方便冲饮,以备寒冬。新品的尝试,进一步丰富了她的产品线,也吸引了更多顾客。

家中的光景着实改善了许多。饭桌上时常能见到鸡蛋和少许荤腥(用芋饼与养猪户换的猪油或偶尔的碎肉);柳氏和林澈都穿上了用新布缝制的、厚实些的秋衣;棚屋角落那存钱的陶罐,也渐渐沉重起来。林薇薇甚至咬牙用积攒的一部分铜钱,通过孙寡妇的亲戚,从邻镇换回了一小袋珍贵的盐和一小包糖,以及一把更锋利的砍刀和一口厚实些的陶锅——这些都是扩大生产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必需品。

然而,她始终没有忘记最大的潜在威胁——赵里正。她定期送上精心准备的药茶,姿态恭顺,言语谦卑,不断强化自己“安分守己、勉强糊口”的形象。赵里正每次都是笑呵呵地收下,偶尔关切地问问生意如何,有无困难,眼神中的审视却从未减少。

林薇薇心知肚明,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药茶名声外传,参与生产的农户增多,意味着她影响力的缓慢扩大,这必然触碰到赵里正敏感的神经。他只是在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或是抓住一个足够的把柄。

这一日,赵里正看似随意地踱步到她的摊前,拿起一包药茶掂了掂,状似无意地问道:“薇薇丫头,你这药茶如今是越做越好了,听说邻村都有人来换?真是后生可畏啊。”

林薇薇心中警铃大作,连忙垂首道:“里正叔谬赞了。不过是乡邻们抬爱,换些粗茶解渴罢了。原料难得,制作也费工夫,赚不了几个钱,也就勉强贴补些家用,不敢称生意。”

“呵呵,谦虚是好事。”赵里正眯着眼,话锋一转,“不过,我听闻你近日常让孙寡妇、徐家婆媳她们帮你做些炒制晾晒的活计?还给了报酬?”

林薇薇心头一紧,知道他还是注意到了!她保持镇定,解释道:“回里正叔,确是如此。晚辈人手有限,又要进山采药,实在忙不过来。孙姐姐她们心善,见我家艰难,时常帮把手,晚辈感激不尽,送些药茶或吃食略表心意,谈不上报酬,只是邻里互助罢了。”

“邻里互助,好,好啊。”赵里正点点头,语气意味深长,“乡里乡亲,互帮互助是应当的。只是……也要注意分寸,莫要形成惯例,惹来不必要的闲话才好。毕竟,你身份特殊,行事更需谨慎,对吧?”

这话看似提醒,实为警告!警告她不要搞“拉帮结派”,不要形成“雇佣关系”,不要挑战村里的既有秩序!

“里正叔教诲的是!晚辈记下了!定当时刻谨记本分,绝不敢行差踏错!”林薇薇连忙表态,后背惊出一层冷汗。

赵里正似乎对她的态度还算满意,又闲话两句,便背着手走了。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林薇薇知道,扩张的步伐必须更加谨慎,甚至要暂时收敛。赵里正的容忍度是有限的。

傍晚收摊回家,她清点着近日的收获。陶罐里的铜钱,零零碎碎加起来,估摸着已有一两多银子,距离五两的目标仍很遥远,却已是前所未有的宽裕。她计算着日常用度、原料成本和必要的储备,意识到若仅靠目前的药茶生意,积攒速度依然缓慢,且易触怒赵里正。

必须开辟新的、更隐蔽的财源。她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山中那片希望之园和邓老者深不可测的学问。

恰在此时,母亲柳氏近日有些咳嗽,痰中偶带血丝,显然是旧疾未清,秋燥引发。林薇薇心中焦急,现有的药茶只能调理,难以根治。她需要更对症的药材,或许……需要再次向邓老者求教,甚至冒险采集一些更珍贵的药物。

而这次求药之行,或许也能成为她试探新财路的机会。

夜深人静,她取出邓老者所赠的炮制要诀和药材样本,就着微弱的油灯,仔细研读,寻找可能与母亲病症相关的方药线索,并计划着下一次进山的说辞与目标。

山风穿过棚屋的缝隙,带来一丝凉意。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储备过冬、谋划未来的时节。林薇薇知道,她必须在这个冬天来临之前,积累更多的资本,找到更稳固的立足之道。

前方的路,依旧迷雾重重,但她手中的筹码,已比初来时多了许多。

翌日,她以“母亲旧疾微恙,需进山寻几味特定草药”为由,再次走向了**涧。这一次,她不仅要为母亲求药,更要为这个寒冬,乃至更远的未来,寻得一线新的曙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