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 第21章 施药乡邻,微名渐起显初效

自那日**涧归来,林薇薇的生活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新的、沉稳的力量。邓老者虽未正式收徒,但那句“可在一旁观摩打下手”的允诺,如同在她面前推开了一扇通往广袤天地的窗。她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挣扎,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名为“求知”的渴望。

母亲的病情稳定好转,每日按时服药,已能下地缓慢行走,做些极轻省的活计,脸上也渐渐有了血色。家中最大的隐忧暂解,林薇薇肩头的重担轻了大半,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新的“学业”之中。

她不再满足于仅仅制作芋饼和酸笋换取微薄的口粮。每次进山,她的目标变得更加明确——辨识草药,观察其生长环境,记录其采摘时节。她将邓老者偶尔指点或自己旁观学到的零碎知识,与二丫父亲那块石板地图上的标记相互印证,小心翼翼地拓展着自己对这片山林的认知边界。

她的背篓里,除了日常所需,渐渐多了一些常见的、药性平和的草药:清热解表的紫苏、止咳化痰的陈皮(她晒制了自己采集的柑橘皮)、散瘀消肿的田基黄……每一样,她都反复比对确认,绝不敢有丝毫差错。邓老者“用药关乎人命”的告诫,如同警钟,时时在她心中回响。

机会很快悄然降临。

这日午后,她正背着半篓新采的紫苏和几株给母亲补身子的黄芪往回走,路过村中那棵大榕树时,恰逢几个妇人围坐在一起做针线,唉声叹气。

“……我家那口子淋了雨,发热咳嗽,躺了两天了,浑身酸痛,唉……”

“可不是,这鬼天气,忽冷忽热,我家小子也流清鼻涕,打喷嚏,小脸烧得通红,喂什么都不肯吃,可愁死我了!”

“去找周掌柜抓点药?他那好像有点柴胡……”

“快别提了!那点药贵得要死,上次买了点,吃下去也没见多大用处,白费钱!”

妇人们七嘴八舌,愁容满面。在这缺医少药的山村,一场寻常的风寒感冒,有时也能拖成大病。

林薇薇脚步顿了顿,心中微动。她认得其中一位正是前几日想用野果换酸笋的妇人。她犹豫片刻,还是走了过去,轻声开口:“几位婶子,若是风寒初起,发热怕冷,头痛身痛,我倒知道几个简单的土法子,或许能缓解一二。”

妇人们闻声抬头,见是她,脸上都露出诧异之色。

“林丫头?你说啥?土法子?”

“你能有啥法子?你娘那病……不是吃了贵药才好的吗?”

林薇薇摇摇头,语气平和:“我娘那是沉疴旧疾,需对症下药。寻常风寒不同。”她放下背篓,取出几把新鲜紫苏叶和晒得半干的陈皮,“这是紫苏叶,能发汗散寒;这是陈皮,能理气化痰。若是刚起病,用紫苏叶、陈皮,再加几片生姜和红糖一起煮水,趁热喝下,盖被发发汗,或能缓解。若是小儿发热,可用温水擦拭额头、脖颈、腋下降温,多喂温水。”

她话说得清晰明白,将药材的功效和用法说得简单易懂。这些都是邓老者提过、药性温和、不易出错的常见用法。

妇人们将信将疑地看着她篓里的草药。

“这……这野草叶子真管用?”

“红糖多金贵啊……”

林薇薇看出她们的疑虑,想了想,从篓里分出一些紫苏叶和陈皮,递给那位家里有小孩的妇人:“婶子,这些您先拿回去试试,不加红糖,只用紫苏、陈皮、姜片煮水也行,发汗后注意别再受风。若有效,日后自家去采便是,山边就有,不花钱。”

那妇人迟疑地接过,看着手里青翠的叶子和干瘪的橘皮,又看看林薇薇真诚的眼神,终是点了点头:“那……那谢谢林丫头了,我回去试试。”

另外那位家中男人病了的妇人见状,也有些心动,嚅嗫着问:“那……那发热浑身痛的……”

林薇薇略一思索,道:“若是发热重,酸痛无力,可加一点薄荷叶(她指了指篓里另一种植物),但薄荷发汗力强,体虚者需慎用。最好还是能发汗解表。”她没有更深入的药,不敢乱说。

那妇人叹了口气:“唉,试试吧,总比干熬着强。”也向林薇薇讨要了一点紫苏叶。

林薇薇并未吝啬,将采来的紫苏和陈皮分了大半给她们,只叮嘱务必对症且不可过量。

事情本到此为止,林薇薇并未放在心上。谁知过了两日,那位为孩子求药的妇人竟兴冲冲地找到她家破草棚来了,手里还提着一小捆水灵的青菜。

“林丫头!林丫头!真神了!”妇人脸上笑开了花,“我家小子喝了那紫苏水,发了一身汗,第二天烧就退了!鼻涕也不流那么厉害了!肯吃东西了!真是多谢你了!”

她又将那位家中男人生病的妇人也拉了过来,那妇人脸上也带着几分喜色:“我家那口子也说喝了身上松快了些,虽还没全好,但能下地了!林丫头,你这法子真管用!”

两人千恩万谢,硬是将青菜和几个鸡蛋塞给林薇薇。

林薇薇推辞不过,心中却也欣慰。她能帮上忙,且方法有效,这让她对所学知识多了几分信心。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村里很快都知道,新来的流放丫头林薇薇,不仅会做新奇吃食,还认得几样能治头疼脑热的山野草药,法子简单,还不收钱!

于是,陆陆续续开始有村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或带着几棵蔫蔫的草药来问她是否可用,或描述家中病人症状向她请教缓解之法。所求皆是些风寒感冒、消化不良、蚊虫叮咬、跌打肿痛之类的小毛病。

林薇薇谨记邓老者的教诲,万分谨慎。对于能确认药性平和、用法明确的,她便直言相告,有时甚至会赠送少许自己采的药材;对于稍有疑虑或症状复杂的,她便坦言自己学识浅薄,不敢妄言,建议他们另想他法或去找周掌柜(尽管她知道周掌柜未必靠谱);对于急需而自己又没有的药材,她会告知大致生长区域,让他们自行去采。

她态度谦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绝不逞强,更不索要报酬,往往只接受些对方硬塞过来的青菜、鸡蛋或少许粮食作为回礼。

渐渐地,村民看她目光愈发不同。少了最初的疏离和怜悯,多了几分惊奇、认可甚至淡淡的尊重。她不再是那个仅靠一点小吃食换口粮的可怜流放女,而是成了一个有些用处、能解人燃眉之急的“识字懂药”的姑娘。虽然依旧没人觉得她真通医术,但那份乐于助人且确有实效的善意,却悄然融化了坚冰。

就连榕树下的周掌柜,看她的眼神也越发复杂。他铺子里那点劣质药材生意似乎受到了一丝无形的影响,但他精于世故,并未表露不满,反而有时会主动与她搭话,旁敲侧击地想打听她是否还有别的“门路”。

林薇薇心知肚明,周旋得滴水不漏,只推说一切都是侥幸从山里老人那听来的土方子。

这一日,她正帮一位阿婆辨认她采来的“止血草”,赵里正背着手,慢悠悠地踱步过来,在不远处站定,眯着眼打量着她,目光深沉,不知在想些什么。

林薇薇感受到那目光,心中微微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依旧耐心地与阿婆说话。

她知道,这点微末的名声和逐渐好转的境遇,或许能带来便利,但也可能引来新的注意,甚至是麻烦。

但她已不再是最初那个惶恐无助的流放犯官之女了。母亲的病情好转,草棚虽破却有了烟火气,村民的态度转变,尤其是山中那份宝贵的“学业”,都让她心底生出了前所未有的底气。

她微微挺直了脊背,继续从容地做着手头的事。

微光虽弱,已渐成星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