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成了最有钱的公务员 > 第340章 记者问答

我成了最有钱的公务员 第340章 记者问答

作者:提笔圈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05:44:32

京城会议中心门前广场上,晨光正好。

旗帜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一排排黑色公务车有序停靠在指定区域。

李毅飞跟在曹大伟书记身后半步的距离,沿着红毯走向签到处。

他今天特意选择了一套深蓝色西装,系着一条暗红色领带,既显得稳重,又不失朝气。

\"曹书记!\"一位相熟的省委书记热情地迎上来,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李毅飞,\"这位是?\"

\"我们省水又市的市长,李毅飞同志。\"曹大伟微笑着介绍,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这次带来了一个很有价值的议题。\"

这样的场景在走向签到处的路上重复了好几次。

李毅飞始终保持着谦逊得体的微笑,与各位领导握手时力度适中。

李毅飞能感受到那些投向自己的目光中,有好奇,有审视,也有赞许。

三十二岁的省会城市市长,这个身份本身就引人注目。

签到处设在会议中心入口内侧,一张铺着墨绿色绒布的长桌后,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为代表们办理手续。

就在李毅飞准备上前签到的时候,一群记者快步走了过来。

为首的是国家电视台的资深记者王倩,她一眼就认出了曹大伟。

\"曹书记,请问这次会议您准备了什么重要议题?\"王倩将话筒递到曹大伟面前,摄像机的镜头也随之对准了他。

曹大伟从容地接过话筒,却出人意料地侧身让出位置:\"这个问题,请我们省水又市的李毅飞市长来回答。\"

这个安排显然在记者们的意料之外。

所有镜头瞬间转向李毅飞,闪光灯此起彼伏。

李毅飞向前迈出半步,接过话筒时手指稳如磐石。

李毅飞先向曹大伟微微欠身:\"感谢曹书记给我这个机会。\"然后转向镜头,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的记者们。

\"各位媒体朋友好。\"李毅飞的声音清晰而沉稳,\"我们这次带来的议题中,有一个是关于破除35岁就业限制的讨论。\"

说到这里,李毅飞故意停顿了一下。记者们立即竖起了耳朵,摄像机镜头也推得更近了。

\"我想请问大家,\"李毅飞的语气突然变得有力,\"35岁,为什么就成了就业市场上的一道坎?

这个年纪的人,正值壮年,经验丰富,责任感强,为什么反而被很多企业拒之门外?\"

李毅飞的声音透过话筒在广场上回荡,周围其他代表的交谈声渐渐安静下来。

\"在水又市调研期间,我遇到一位42岁的程序员。\"李毅飞开始讲述一个具体的故事,\"他在互联网行业打拼了十五年,参与过多个重要项目的开发。

去年公司裁员后,他投了上百份简历,却连面试的机会都很少。

招聘方的理由很简单:'年纪大了,学习能力跟不上'。\"

现场一片寂静,只有摄像机工作的轻微嗡鸣声。

\"可是,\"李毅飞的声音微微提高,\"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人均寿命已经接近80岁。

35岁,连人生的一半都还没走到,怎么就被贴上了'跟不上时代'的标签?\"

在千里之外的水又市,下岗在家半年的前企业主管张明正在家里看电视。

当听到李毅飞这番话时,他手中的遥控器\"啪\"地掉在了地上。

\"老婆!快来看!\"他激动地喊道,\"有人在为我们说话了!\"

同样在电视机前,38岁的求职者王丽瞬间红了眼眶。

她已经记不清自己被多少家企业以\"年龄偏大\"为由拒绝了。

会议中心门口,李毅飞继续着他的发言:\"这些35岁以上的人,大多是家里的顶梁柱。

上面有年迈的父母需要赡养,下面有正在读书的孩子需要培育,每个月还要偿还房贷车贷。

他们不敢生病,不敢休息,现在却连工作的机会都难以获得,这公平吗?\"

李毅飞的声音并不激昂,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记者们忘记了提问,只是静静地听着。就连路过的一些代表也停下脚步,专注地聆听这位年轻市长的发言。

\"在水又市,我们进行了一项试点。\"李毅飞话锋一转,开始讲述积极的探索,\"我们帮助35岁以上的劳动者更新技能,引导企业改变用人观念。

结果证明,这些'大龄'员工不仅能够胜任工作,他们的经验和稳定性反而成为了企业的宝贵财富。\"

李毅飞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一家参与试点的制造企业,在老师傅的指导下,产品合格率提升了12%,员工流失率下降了40%。

这说明什么?说明经验和稳定性,同样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优势。\"

这时,一位记者忍不住提问:\"李市长,您这么年轻,为什么会特别关注这个问题?\"

李毅飞微微一笑:\"正因为我还年轻,才更懂得每个年龄段的价值。

而且,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走到35岁,走到45岁。

今天为他们发声,也是在为未来的我们自己争取一个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

这个回答赢得了在场记者们赞许的目光。

摄像机忠实记录着这一刻,将这位年轻市长的形象传送到千家万户。

采访结束后,李毅飞跟着曹大伟步入会议中心大厅。

厚重的玻璃门在身后缓缓闭合,将外面的喧嚣隔绝。

大厅内灯火通明,光可鉴鉴的大理石地面映出来来往往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气味和若有若无的茶香。

他们的座位区域在会场中段靠右的位置。

李毅飞一眼就看到了省长王海峰已经就座,正在与邻省的一位负责人低声交谈。

当曹大伟和李毅飞走近时,王海峰转过头来,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刚才在门口说得不错。\"王海峰对李毅飞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赞许,\"既表明了立场,又把握了分寸。\"

李毅飞微微欠身:\"谢谢省长,是曹书记给了我这个机会。\"

曹大伟在王海峰身边的座位坐下,李毅飞则很自然地坐在了曹大伟身后的第二排。

这个座次安排很有讲究——既体现了对领导的尊重,又方便随时交流。

陆续有其他地市的代表到来。一位头发花白市长在经过时特意停下脚步,向李毅飞伸出右手:\"毅飞同志,刚才在电视上看到你的发言了。

说得很好,我们这些老家伙也该转变转变观念了。\"

李毅飞连忙起身,双手握住对方的手看见胸牌上的名字说道:\"张市长过奖了,我们年轻干部还需要多向您这样的前辈学习。\"

落座后,李毅飞仔细打量着这个熟悉的会场。

主席台上,工作人员正在做最后的设备调试,红色的幕布上悬挂着庄严的徽章。

台下,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陆续就座,不时传来低声的交谈和翻阅文件的声音。

李毅飞注意到前排就座的几位部委领导正在传阅一份材料,从他们专注的神情来看,应该是一份重要的会议文件。

右侧过道不远处,几位来自经济发达省份的代表正在交流着什么,不时能听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等词语。

王海峰转过头来,对曹大伟和李毅飞说:\"刚才遇到发改委的同志,他们对水又市的试点很感兴趣。

会议结束后,可能会找我们进一步交流。\"

这时,工作人员开始分发会议材料。

李毅飞接过厚厚一叠文件,最上面是一份用红色字体标注\"内部资料,注意保管\"的简报。他轻轻翻开,里面汇总了各地报送的典型经验和突出问题。

在等待会议正式开始的时间里,李毅飞注意到一个细节:曹大伟和王海峰虽然看似在随意交谈,但目光始终留意着会场的动态。

每当有重要人物入场,他们都会微微点头致意。

这种不着痕迹的礼仪,是多年历练形成的素养。

李毅飞也学着观察会场的细节。

他发现,虽然会议尚未开始,但已经形成了几处自然的交流圈:经济发达地区的代表们聚在一起讨论产业升级,老工业基地的代表们在交流转型经验,西部省份的代表则更关注区域协调发展。

一位工作人员悄悄走过来,在曹大伟耳边低语了几句。

曹大伟点点头,转身对李毅飞说:\"会议结束后,安排一个简短的媒体专访,你再重点谈一下35岁就业问题。\"

\"好的,书记。\"李毅飞立即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安排。

就在这时,会场突然安静下来。

主席台上,工作人员已经各就各位,音响里传来试音的轻响。

李毅飞看了眼手表,距离预定开始时间还有五分钟。

王海峰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带,曹大伟则将面前的茶杯摆正。

李毅飞也下意识地检查了一下自己的着装,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得体。

会场灯光渐渐调暗,只有主席台保持明亮。

李毅飞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即将开始的会议上。

他知道,这不仅是一场重要的会议,更是一个推动问题解决的关键平台。

在最后的等待时刻,他回想起刚才在门口接受采访时的情景,那些记者专注的眼神,那些路过代表赞许的目光。

这一切都让李毅飞更加确信,推动解决35岁就业问题,不仅是水又市的需要,更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

主席台上,长老已经到来。

李毅飞翻开笔记本,拿起笔,准备记录会议的要点。

窗外,阳光正好透过高大的玻璃窗洒进会场,在光洁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一刻,会场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凝神静气,等待着会议的正式开始。

李毅飞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那声音里,既有紧张,更有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