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成了最有钱的公务员 > 第327章 工作越来越顺利

我成了最有钱的公务员 第327章 工作越来越顺利

作者:提笔圈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05:44:32

返回水又市的列车仿佛带着京城的温润气息,一路南下。

李毅飞靠在商务座的窗边,看着窗外逐渐变化的景致,心境与一个多星期前北上时已大不相同。

那份初为人父的喜悦和沉甸甸的责任感,让他对回到工作岗位充满了新的能量和更清晰的目标。

李毅飞知道,老丈人苏保国正式进京任职的消息,此刻恐怕早已在北古省和水又市特定的圈子里悄然传开。

这层关系,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必然会引起涟漪,

但他更清楚,这绝不能成为自己倚仗的资本,反而需要更加谨慎、更加依靠实绩来说话。

果然,回到水又市的第二天,李毅飞明显感觉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市委书记张乾州在李毅飞汇报完近期工作后,态度比以往更加和煦真诚,不仅对李毅飞在京城期间市政府的平稳运行表示满意,更主动提及:“毅飞啊,青云科技项目是块硬骨头,也是金饽饽,省委非常关注。

有什么需要市委协调推动的,你尽管提,我们全力支持。” 这种主动递出的“橄榄枝”,背后意味不言自明。

甚至连之前在一些具体工作上偶有摇摆的发改委主任金星路,如今请示汇报时也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恭敬和配合,少了许多阳奉阴违的试探。

李毅飞对此心知肚明,但面上丝毫不露,工作该怎么做还怎么做,甚至要求更严。

苏保国的位置带来的是一种无形的“势”,但这种“势”用好了是助力,用不好就是反噬。

他必须让所有人都看到,他李毅飞在水又市立足,靠的是真本事、实政绩,而非岳父的势。

李毅飞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具体工作的推进中。

青云科技项目的落地进入了快车道,有了京城发改委扩区批复的尚方宝剑,加上省、市两级的重点关注,土地平整、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惊人的速度推进。

李毅飞几乎每周都要去开发区现场办公一次,解决实际问题。

在一次现场协调会上,涉及到一条高压线路的迁改,责任单位互相扯皮,影响了进度。

李毅飞当场发火,语气严厉:“我不管你们之前有多少历史遗留问题,现在,青云科技项目的投产时间是铁打的!

三天之内,拿出可行的迁改方案,谁负责的环节卡住,我就问责谁!

需要我亲自去找供电公司老总,我现在就去!”

这种不留情面、雷厉风行的作风,配合着李毅飞此刻隐隐提升的“背景”,产生了奇效。

原本拖沓的问题迅速得到解决,消息传开,水又市的干部们私下议论:“李市长这底气是更足了,但干事也更狠了,是真不好糊弄了。”

真正让李毅飞感到“势”在发生的,是来自古北省层面的变化。

首先体现是在资金和政策上,以往水又市向省里申请重大项目配套资金或特殊政策,总要经历反复沟通和漫长等待。

但这一次,为支持青云科技产业链的初步形成,水又市上报了一个关于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基金”的方案,省财政厅、发改委的批复速度快得惊人,而且额度比市里申请的还有所上浮。

紧接着,在一次非正式的场合,省长王海峰的秘书“偶遇”李毅飞,闲聊中似是不经意地提了一句:“王省长很关心水又市的发展,特别是你在推动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认为这代表了古北省未来的方向。

让你放手干,省里是支持的。”

这话看似平常,但传递的信号却极其重要。

这意味着,王海峰省长,这位在省内经营多年、与张乾州关系匪浅的封疆大吏,至少在明面上,对李毅飞的态度从之前的“观察”甚至略带“审视”,转向了“认可”与“支持”。

最大的支持,来自于省委书记曹大伟。

在一次省委专题会议后,曹大伟特意将李毅飞留了下来。

“毅飞,坐。”曹大伟指了指沙发,神情比以往更加温和,“家里都安顿好了?孩子挺好吧?”

“谢谢曹书记关心,都挺好的。”李毅飞恭敬回答。

“那就好。”曹大伟点点头,话锋转入工作,“你回来这半个月,干得不错。

尤其是在推动青云科技落地和后续产业链布局上,思路清晰,魄力也足。

现在省里有些不同的声音,认为我们对水又市,对你李毅飞,支持力度是不是过大了?”

李毅飞心中一动,知道这是关键点了,他挺直腰板,准备聆听。

曹大伟摆摆手,示意他放松:“我的态度很明确。

支持水又市,不是支持你李毅飞个人,是支持‘发展’这个硬道理!

你们搞的那个‘全生命周期服务规范’,我看过了,很好,要在全省推广!

就是要形成这样一种导向:谁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资源就要向谁倾斜!”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李毅飞:“省里已经初步决定,将水又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列为‘古北省改革创新实验区’,赋予更大的自主发展权、自主改革权和自主创新权。

相关的文件和配套政策,很快就会下来。

我希望你,能借着这股东风,真正在水又市闯出一条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来!

有没有信心?”

“有!谢谢省委和曹书记的信任!”李毅飞心中热血涌动。

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将水又市推到了全省改革发展前沿阵地的位置。

这份支持,沉甸甸的,既是机遇,更是无比巨大的责任。

有了省里强力支持,李毅飞感觉手脚更加放得开了。

李毅飞敏锐地抓住“实验区”这个契机,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进一系列之前颇有阻力或尚在酝酿的改革。

李毅飞推动成立了“水又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自己亲任主任,整合科技、工信、发改、财政、教育等力量,打破部门壁垒,对企业创新实行“一口受理、并联审批、全程跟踪”。

李毅飞力主提高人才引进的补贴标准和覆盖面,不仅针对高端人才,也对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高级技工敞开大门,并在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切实保障。

这些举措,有些触及了原有利益格局,有些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若在以前,必然会引来诸多争议和拖延。

但在如今“势”已成的情况下,反对的声音被压到了最低,推进的速度快得让外界惊讶。

甚至连一向被视为张乾州“嫡系”的组织部长,在一次干部调整中,也主动征求李毅飞对几个经济口关键岗位人选的意见。

这种尊重,是李毅飞刚来时无法想象的。

当然,李毅飞并没有被眼前的顺利冲昏头脑。

所有的支持和顺畅,根源在于他抓住了“发展”这个最大的政治,做出了看得见的成绩,同时,那层“背景”起到了震慑和润滑的作用。

李毅飞更加如履薄冰,在人事安排、项目审批、资金使用上,格外注重程序和规则,力求公开透明,不留任何把柄。

晚上,李毅飞常常在忙碌一天后,与京城的苏舒和孩子视频。

看着屏幕里儿子一天一个样,咿呀学语,挥舞着小拳头,苏舒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偶尔也会提一句“爸最近也挺忙,不过精神很好”,李毅飞就觉得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家庭的稳定与幸福,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而水又市日渐清晰的发展蓝图和稳步提升的势头,则是他作为一方主官最大的价值体现。

两者相辅相成,让李毅飞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充满自信与力量的工作状态。

这天,李毅飞站在全市地图前,目光掠过已经初具规模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掠过正在改造升级的传统产业区,掠过规划中的科创走廊……他拿起红笔,在城东一片待开发的区域,画上了一个圈,旁边标注了“未来产业孵化基地”。

水又市新的发展,才刚刚起步。

有了省里的鼎力支持,有了初步理顺的内部机制,有了青云科技这样的高科技项目带动,李毅飞完全有信心,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下一步,李毅飞的目标是将水又市,打造成为古北省乃至区域范围内,具有显着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和投资热土。

这时,秘书孟子义敲门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市长,刚接到京城发改委高技术司的通知,他们下个月要组织一个调研组,专门来考察我们‘实验区’的建设情况,特别是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的成效!”

李毅飞眼中精光一闪,这又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和机遇。“好!通知下去,立刻启动准备工作!我们要让部委的领导看到,古北省水又市,是一片真正干事创业的热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