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玄石继位的凝重时刻
秦悼公继位的那天,雍城的天空飘着灰黑色的雪。血灵塔的废墟上,新君主的玄色王旗在死气中艰难展开,旗面的双纹因灵气稀薄而黯淡,像大病初愈者的面色。三十岁的悼公站在玄石高台,手中握着秦惠公遗留的定脉珠碎片,这些用灵线串联的青晶,在掌心折射出破碎的光 —— 这是灵脉枯竭时代,秦国权力象征的最好隐喻。
"君上,西行的嬴野将军至今未传回消息。" 嬴芮的声音比雪还冷,老臣的灵纹袍上补满了青色补丁,那是用楚地清灵草纤维织成的防死气布料,"崆峒山的混元圣塔已彻底熄灭,赵午的清灵锐士在黑风渊筑起了 ' 锁灵墙 ',我们的探子连西去的路都找不到了。"
悼公的目光扫过台下肃立的群臣。嬴禾已长成挺拔的青年,血络符在他胸前若隐若现,定脉珠碎片的项链贴在肌肤上,形成淡淡的青光印记;戎狄少女阿狼的半狼形态更加稳定,青黑色的煞灵纹在她手臂上盘绕,像守护灵脉的绳索;楚国派驻的芈结修士捧着新绘制的《昆仑灵脉图》,帛书边缘用清灵术加固,却仍挡不住死气的侵蚀。
"打开夷公的地宫。" 悼公的声音打破沉默,定脉珠碎片在他指间碰撞出清脆的声响,"把所有关于灵脉的典籍都取出来,包括那本《山海经?大荒西经》的孤本。"
地宫的青铜门在三派修士合力下开启,尘封的气息中混杂着秦夷公的血窍余温。石架上的典籍按《奇门遁甲》八门排列,"开" 门位的《昆仑墟考》扉页上,留有秦惠公临终前的血字:"西出流沙,见赤渊,有青鸟栖于不死树者,灵脉在其下。"
嬴禾的指尖抚过血字,定脉珠碎片突然发烫,那些字迹竟在青光中化作流动的灵脉图,赤渊的位置闪烁着与盘龙灵脉同源的红光:"君上,这是... 这是灵脉共鸣!惠公陛下的血字里,藏着新灵脉的坐标!"
二、昆仑路线的凶险推演
混元阁的密室里,秦悼公率领核心幕僚研究西行路线。巨大的沙盘上,用煞灵晶粉末标出的路径像一条挣扎的蛇,从雍城出发,经黑风渊西侧、西戎荒漠、流沙之泽,最终抵达《山海经》记载的昆仑之墟,全程三千七百里,标注着十七处已知危险。
"第一险在 ' 断脉谷 '。" 芈结的清灵术在沙盘上划出青色光带,那里是盘龙灵脉的终点,死气浓度是雍城的十倍,"《大荒西经》说 ' 谷中无草木,有兽名饕餮,以灵脉为食 ',我们的双纹术在那里会被压制。"
阿狼突然变身半狼形态,鼻尖在沙盘上方抽动,青黑色的煞灵纹在 "流沙之泽" 位置亮起:"这里有月狼灵脉的残留气息,但很紊乱,像是被某种力量撕碎了。我族的老人们说,泽底生活着 ' 玄龟 ',背甲上的纹路能迷惑修士,把人引入灵脉陷阱。"
嬴禾展开秦惠公的《西行遗策》,帛书的边缘已被死气蛀出小孔,上面的批注却字字清晰:"过西戎八部地界时,需携带混元鼎碎片,绵诸部的残余势力可能在此设伏,他们的兽灵术能伪装成灵脉波动,诱骗寻脉者。"
秦悼公的手指在沙盘上的 "昆仑山门" 停顿,那里插着一枚用定脉珠碎片制成的标记:"按《奇门遁甲》推演,我们派出的小队需在惊蛰出发,此时 ' 开门 ' 方位与昆仑灵脉共振,成功率最高。但..."
他看向沙盘角落的晋军标记 —— 赵午的清灵锐士已在河西布下 "七星拦截阵",显然也盯上了昆仑之墟的灵脉资源:"晋军不会坐视我们找到新灵脉,他们的清灵术克制双纹术,若在流沙之泽遭遇,小队的胜算不足三成。"
推演结果显示,最可行的方案是兵分三路:
北路:由嬴禾率领的 "血窍队",携带定脉珠碎片和《血窍术补遗》,沿黑风渊西侧潜行,吸引晋军注意力。
南路:阿狼的 "煞灵队",乘幽冥狼穿越西戎荒漠,利用月狼灵脉残留气息避开玄龟。
中路:主力寻脉队,由芈结的侄子芈原带队,携带混元鼎核心和《昆仑灵脉图》,直扑昆仑之墟。
三、寻脉小队的精锐选拔
雍城的校场上,秦悼公亲自选拔寻脉队员。三千名候选修士按三才阵排列,秦地子弟的血络符、戎狄狼骑的煞灵纹、楚地修士的清灵诀在稀薄的灵气中闪烁,像濒死星辰的最后微光。
"第一项,血窍纯度测试。" 秦悼公的定脉珠碎片在空中旋转,青光扫过队列,凡血络符泛起灰黑色的修士立刻被淘汰,"能在死气中保持血窍稳定,是西行的基础。"
测试结果令人心惊。符合标准的修士不足五百,其中能熟练施展双纹术的仅七十人。嬴禾的血络符在青光中泛起纯正的赤色,定脉珠碎片在他胸前剧烈震颤 —— 这种共鸣证明他与新灵脉的契合度最高,当之无愧成为北路领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