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的玉阶在晨光中泛着冷白的光泽,章台殿内的青铜鼎中燃着凝神香,烟气缭绕间,嬴政正对着案上的楚国舆图凝神沉思。舆图上用朱砂标注着楚军的布防与灵脉分布,郢都的位置被重重圈出 —— 自灭韩、破赵、降燕之后,楚国已成秦国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殿外传来甲胄碰撞的脆响,年轻将领李信身着玄甲,手持灵脉枪,大步流星地走进殿内,玄甲上的符文在晨光中闪烁着锐气。
“王上!末将愿率军攻楚,二十万大军足矣荡平荆楚!” 李信单膝跪地,声如洪钟,灵脉枪重重顿在金砖上,激起一圈灵力涟漪。他年少成名,在灭燕之战中率轻骑奔袭千里,斩杀燕太子丹,此刻正是意气风发之时,眼中闪烁着建功立业的渴望。
嬴政抬眸看向他,目光中带着审视。李信是启灵院培养的杰出将领,不仅精通兵法,更修炼了法家的 “破阵枪术”,灵脉修为已达筑基巅峰,是秦军年轻一代的翘楚。但楚国毕竟是南方大国,疆域辽阔,灵脉纵横,更有项燕这样的宿将镇守,绝非易与之辈。
“楚国据有江汉灵脉,水师精锐,项燕用兵老练,不可轻敌。” 嬴政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分量,指尖在舆图上的云梦泽划过,“昔日白起攻楚,尚且用兵六十万,耗时三年才破郢都。你二十万大军,是否太过仓促?”
李信昂然抬头,语气中带着少年人的锐气:“王上此言差矣!时移世易,如今我秦军灵脉武器普及,‘穿甲弩’可破楚军玄甲,‘地脉车’日行千里,更有启灵院修士随军助战。项燕虽老,却固守旧法,岂能抵挡我大秦锐士?”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末将愿立军令状,若二十万大军不能灭楚,甘受军法处置!”
殿内的文臣武将窃窃私语,昌平君上前劝谏:“王上,楚国实力雄厚,李将军虽勇,恐难当此任。不如请王老将军复出,稳妥为上。” 王翦此时已告老还乡,归隐频阳,但其沉稳的用兵风格仍是秦国倚重的基石。
李信闻言不服,朗声道:“昌平君未免太过保守!王翦将军用兵虽稳,却耗时耗力。末将愿以轻骑奔袭,直捣郢都,速战速决,为大秦节省灵脉资源!”
嬴政看着李信眼中的豪情,又想起灭燕之战中的奇袭之功,心中渐渐动摇。统一六国的大业已到关键阶段,他确实需要一场速胜来提振士气。更何况启灵院新研制的 “灵脉炮” 威力惊人,或许真能如李信所言,以少胜多。
“好!朕便信你一次。” 嬴政起身,抽出腰间的天子剑,剑身在晨光中划出一道金光,“赐你二十万大军,灵脉营五千修士,携‘穿甲弩’三千、‘地脉车’百乘、‘灵脉炮’十门,即日出发攻楚!务必旗开得胜,早日灭楚!”
“末将领命!” 李信接过兵符,激动得声音发颤,转身大步离去,玄甲上的符文因兴奋而熠熠生辉。他未曾注意,嬴政望着他的背影,眼中掠过一丝隐忧。
秦军的出征仪式盛大而隆重。二十万大军在咸阳城外列阵,玄甲如林,灵脉枪的枪尖反射着日光,形成一片金色的海洋。李信身着亮银甲,立马阵前,手中灵脉枪直指南方,高声喊道:“将士们!随我南下灭楚,建功立业,共享灵脉封赏!”
“灭楚!灭楚!” 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震云霄。灵脉营的修士们布下 “聚气阵”,阵旗挥舞间,地脉灵力注入士兵体内,玄甲上的符文亮起,士气达到顶峰。随着李信一声令下,大军如潮水般向南进发,地脉车滚滚前行,扬起漫天烟尘。
消息传到楚国,郢都上下一片震动。楚幽王急召众臣议事,老将项燕拄着灵脉杖,缓步走出朝列。他须发皆白,脸上刻满风霜,眼中却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 这位曾与白起交锋的宿将,深知秦军的厉害,却也看出了李信的破绽。
“秦军远道而来,利在速战。” 项燕的声音沉稳有力,杖尖在地上划出楚国的地形图,“李信年少气盛,必贪功冒进。我们可先避其锋芒,诱敌深入,再利用江汉灵脉与云梦泽的地形,设伏围歼!”
楚幽王连忙问道:“项老将军可有具体计策?”
项燕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启禀大王,臣已在平舆、寝丘、城父三地布下‘三才困龙阵’。此阵以云梦泽的水汽灵脉为引,结合奇门遁甲的‘休、生、伤’三门,可困住秦军主力。再请‘巫山巫祝’相助,以《山海经》记载的‘水伯兽’为先锋,袭扰秦军粮道,定能破敌!”
巫山巫祝是楚国的神秘力量,擅长操控水系灵脉与异兽。他们驯养的水伯兽形似巨鳄,头生双角,能喷吐水汽迷雾,是云梦泽中的霸主。项燕的计划,正是要将秦军引入水网密布的沼泽地带,用阵法与异兽配合,瓦解秦军的攻势。
李信的大军初期进展神速。秦军的灵脉炮威力惊人,一炮便能轰塌楚军的防御阵,穿甲弩更是箭无虚发,楚军的玄甲在其面前如同纸糊。秦军一路高歌猛进,连下楚国数城,李信愈发轻敌,甚至将大军分为两部,自己率主力追击楚军残部,另派蒙恬率偏师保护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