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的晨光穿透薄雾,洒在法道学院的青石板路上,将两侧的银杏古树染成金色。这座承载着秦国法家术法传承的学府,此刻却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气氛中。学员们低着头匆匆走过,不敢相互交谈,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紧张 —— 自吕不韦失势后,学院里那些曾经依附于他的教官与学员,个个如惊弓之鸟,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嬴政身着玄色王袍,在昌平君与灵脉营统领的陪同下,步入法道学院的大门。学院正厅的匾额 “法道同源” 四个大字在晨光中泛着幽光,这是当年吕不韦亲题的笔迹,此刻在嬴政眼中却显得格外刺眼。他目光扫过两侧站立的教官,这些人身着法家学士服,手持《商君书》,脸上却难掩慌乱之色。
“王上驾临,学院蓬荜生辉。” 学院院长躬身迎驾,他曾是吕不韦的门生,此刻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不知王上今日前来,有何吩咐?”
嬴政没有回答,径直走向正厅中央的 “法道碑”。碑上刻满了秦国历代法家修士的名录与术法心得,其中吕不韦的名字被刻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还记载着他改良的 “聚灵阵” 心法。嬴政伸出手,指尖抚过吕不韦的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冷冽。
“法道学院,乃我秦国培养法家修士之地,本该以法为尊,以术辅国。” 嬴政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回荡在正厅之中,“但近年来,却有人将学院沦为结党营私的工具,传播私学,培植势力,甚至与叛乱者暗中勾结!”
院长脸色惨白,“噗通” 一声跪倒在地:“王上明察!学院绝无此事!”
“绝无此事?” 嬴政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扔在院长面前,“这是从你书房搜出的信件,里面详细记载了你与吕不韦如何利用学院资源,资助嫪毐发展势力,甚至参与修改法家术法,妄图削弱王权!你还有何话可说?”
竹简上的字迹清晰可辨,院长看着信件内容,嘴唇颤抖着再也说不出话来。周围的教官们见状,纷纷跪倒在地,大气不敢喘。这些信件是昌平君率领灵脉营修士连夜搜查所得,铁证如山,容不得半点辩驳。
嬴政目光扫过跪倒的众人,声音陡然提高:“法道学院,本应是培养忠君爱国之士的摇篮,却被你们玷污!今日,朕便要彻底整顿学院,还法家术法一片清明!”
他对内侍下令:“将院长及其党羽拿下,打入天牢,彻查其罪状!”
侍卫们立刻上前,将瑟瑟发抖的院长与几名明显与吕不韦关系密切的教官拖了出去。正厅内一片死寂,剩下的教官们低着头,心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不知道下一个会轮到自己。
“尔等不必惊慌。” 嬴政看着剩下的教官,语气稍缓,“朕只处置与吕不韦、嫪毐勾结者,对于潜心研究法家术法、忠心为国者,不仅不会责罚,还会加以重用。”
这番话如同定心丸,让教官们稍稍安心。一名须发皆白的老教官鼓起勇气出列:“王上圣明!法家术法本就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学院确实需要整顿,清除奸佞,回归正道。”
嬴政点头赞许:“你说得很好。你是何人?”
“臣李斯,乃学院典籍官,负责整理历代法家术法典籍。” 老教官躬身答道,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虽出身布衣,却精通法家思想与灵脉术法,因不愿依附吕不韦而一直未受重用。
嬴政早就听说过李斯的名声,知道他是难得的人才。他当即下令:“李斯,朕任命你为法道学院新任院长,全权负责学院整顿事宜!”
李斯愣了一下,随即激动地叩首:“臣谢王上信任!定当竭尽所能,整顿学院,弘扬法家术法,为秦国培养栋梁之材!”
接下来,嬴政宣布了一系列整顿措施:废除吕不韦主导的 “杂家术法课程”,恢复纯正的法家术法教学;清理学院藏书,凡涉及巫蛊、阴阳等邪术的典籍一律焚毁;重新制定招生标准,优先录取出身寒门、品行端正的学子,而非宗室贵族子弟。
“传朕命令,从灵脉营与启灵院抽调十名忠心耿耿的法家修士,担任学院教官。” 嬴政对昌平君下令,“这些教官必须精通《商君书》与奇门遁甲,且在平叛、御敌中表现优异,确保将法家忠君思想与术法精髓传授给学员。”
昌平君领命而去,很快便挑选出十名优秀的法家修士。其中既有在嫪毐叛乱中表现出色的灵脉营统领,也有在龙门之战中立功的启灵院修士李信,个个都是既懂术法又忠心耿耿的人才。
新教官的到来给法道学院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摒弃了吕不韦时期的浮华作风,强调 “术法为法所用,法为国立本” 的理念,将法家思想与灵脉术法深度融合。李信在授课时,结合龙门之战的实战经验,讲解如何将法家符文融入阵法,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李斯更是以身作则,每日清晨便来到学院,亲自授课、批改作业。他将学院的典籍重新整理分类,剔除其中掺杂的杂家思想,编撰成《法家术法精要》,作为学院的核心教材。书中详细记载了法家修士的修炼心法、阵法布置、符咒绘制等内容,强调 “法、术、势” 三者合一,既要有精湛的术法,更要有坚定的法治信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