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聘礼中的灵脉密码
秦穆公十五年的春分,雍城的玄石高台首次迎来晋地的聘礼队伍。三百名晋军修士护送着十二辆青铜车,每辆车的车轮都刻着奇门遁甲的 "开休生" 三门符文,行驶时与盘龙灵脉的波动产生奇妙共鸣,车辙所过之处,地砖缝隙里竟钻出嫩绿的灵草 —— 这是晋地特意准备的 "和脉礼",用聚灵砂混合灵脉泉水浇灌的草种,象征着秦晋灵脉的共生。
"晋侯为公子圉备下的聘礼,在此呈请秦侯过目。" 晋地大夫栾枝捧着礼单,声音因紧张而微微发颤。他身后的车舆上,最显眼的是一副缩小的 "玄龟甲",甲片上的纹路与韩原之战中晋军龟甲阵的核心符文完全一致,边缘还镶嵌着七颗 "定脉珠" 的仿制品。
秦穆公站在高台上,目光落在礼单的首项:"应龙鳞甲三片?晋侯倒是舍得。" 据《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完整的应龙鳞甲能抵御仙门的 "焚天术",这三片虽不完整,却足够锻造一副护心镜,护住修士的血窍核心。
栾枝连忙解释:"此乃晋地库藏的至宝,晋侯说... 愿以此表和解诚意。他日秦晋共抗仙门,这些鳞甲或许能派上用场。" 他偷偷观察秦穆公的神色,见对方眼中并无嘲讽,才敢继续禀报,"还有晋地灵麦的改良种子,与秦地血灵谷杂交后,产量或可再增三成。"
破辱堂的修士们早已按捺不住,李默上前接过鳞甲,指尖的血窍轻轻触碰甲片,应龙纹顿时亮起,与玄石高台的灵脉产生共鸣:"确实是真品!用煞灵晶熔炼后,掺入灵纹甲,防御力至少提升五成。"
最受关注的是晋地送来的 "聚灵塔核心图谱"。与之前的基础版不同,这份图谱详细记载了如何用灵脉支流驱动塔身,钟离权对照后发现,若与秦国的血络阵结合,血灵塔的灵气转化率可突破九成:"君上,有此图谱,我们能在青岚谷再建一座血灵塔,彻底解决盘龙灵脉的分流问题。"
秦穆公却示意将图谱暂时封存:"先完成联姻大典。这些聘礼,当在两国修士的见证下启用,才显其价值。" 他转头对栾枝说,"秦地的回礼已备好,烦请大夫过目。"
秦国的回礼同样震撼:
聘礼:用启灵库出土的 "玄水玉" 雕刻的龙凤佩,玉质中蕴含的灵脉之力能自动调和血气与灵气,晋地公室女佩戴后,可在秦地自由活动而不受煞气侵扰。
术法回赠:改良后的 "清血诀" 全本,此功法融合了清心诀与血窍术的精髓,晋地修士修炼后,既能净化灵气又不损伤根基。
灵材回赠:黑风渊特产的 "煞灵晶" 百斤,这种矿石与晋地的聚灵砂混合,能炼制 "煞聚符",专门克制仙门的 "净灵阵"。
栾枝捧着玄水玉龙凤佩,只觉一股温润的灵力顺着指尖流转,原本因西陲煞气而躁动的血窍竟变得平稳:"秦侯的诚意,晋地记下了。"
双方的聘礼在玄石高台旁展出三日,雍城百姓络绎不绝。秦修士对着应龙鳞甲研究防御术,晋地使者则围着煞灵晶啧啧称奇,连顽童都学着大人的模样,用石子在地上画秦晋符文的混合图案 —— 联姻的种子,已在市井间悄然发芽。
二、两界坛的合卺大典
婚礼定在夏至日的两界坛,这座横跨秦晋边境的祭坛被重新修缮,坛中央的界碑刻上了秦晋双语的 "灵脉誓约",碑座下埋着双方交换的质子血书 —— 晋侯之子圉与秦宗室女嬴荧的血滴在玄黄石中融合,形成永不褪色的赤色纹路。
黎明时分,秦晋双方的队伍同时抵达。嬴荧穿着西戎雪妖部特制的 "冰蚕嫁衣",裙摆上的血络符与聚灵纹交织,行走时如同有灵脉灵气在流动;公子圉则身披掺有应龙鳞甲的锦袍,腰间悬挂着定脉珠的仿制品,这是秦穆公特意赠予的 "安脉佩",能让他在煞气环境中保持灵力稳定。
"按秦礼,需行 ' 血脉礼 '。" 百里奚作为赞礼官,声音透过灵力传遍祭坛,"新人需刺破指尖,将血滴入 ' 合卺杯 ',此杯由玄龟甲与血灵木制成,象征秦晋灵脉相融。"
当两人的血滴在杯中相遇,赤色与青色的光晕突然爆发,顺着坛中央的界碑渗入地下。远处的盘龙灵脉与玄龟灵脉同时泛起金光,天空中出现 "毕方鸟与玄龟共舞" 的异象 —— 这是《山海经》记载的 "灵脉和鸣" 之兆,据说在上古时期,只有大禹治水成功时出现过一次。
"按晋礼,需诵 ' 灵脉谣 '。" 晋地赞礼官吟唱起来,歌谣的韵律竟与秦地的养脉谣惊人地相似,"脉如江河,血似百川,秦晋相融,共护苍天..."
嬴荧与公子圉的声音渐渐合在一起,坛下的秦晋修士不约而同地跟着哼唱,赤班的狼骑兵用幽冥狼的啸声伴奏,西戎的鼓点与晋地的编钟形成奇妙的和声。钟离权望着祭坛上空的灵气漩涡,突然悟道:"原来清心诀与血窍术的根本,都是 ' 守护灵脉 ',只是路径不同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