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灵脉枯竭的危机
秦成公嬴载继位时,雍城的盘龙灵脉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传功阁的 "测灵水晶" 显示,灵脉核心的灵气浓度较三年前下降了三成,玄石高台渗出的灵液变得浑浊,甚至夹杂着黑色的煞气颗粒。最令人忧心的是,青岚谷旧址的灵脉井彻底干涸,井底裂开的缝隙中涌出刺鼻的浊气 —— 这是饕餮浊气反噬的征兆。
"君上,再不想办法,雍城的灵田就要绝收了。" 户部主事捧着灵谷减产的奏报,羊皮卷上的字迹因焦虑而歪斜,"西陲的 ' 煞灵晶 ' 也快耗尽,上个月与犬戎的战事,我们的 ' 破邪符 ' 威力下降了近半。"
秦成公站在蕲年宫的灵脉图谱前,图上标注的十七处灵脉支流,已有九处呈现红色预警。他的指尖抚过 "两界山" 的位置,那里的毕方灵脉在仙门的掠夺下,灵气流动已变得断断续续,传功阁的修士推测,不出半年就会彻底枯竭。
三年前,秦宣公临终前紧握他的手,留下遗命:"仙门虽傲慢,却掌握着灵脉永续之术。若灵脉危机加剧,可遣使者前往崆峒山,哪怕卑辞厚礼,也要换来 ' 灵脉循环阵 ' 的图谱。"
这个决定在朝堂上引发激烈争论。嬴拓长老的继任者嬴厉拍案而起:"宣公爷的血还没干!仙门在两界山屠戮我修士,掠夺我灵脉,如今却要向他们求助?这是自取其辱!"
传功阁的李默博士却持不同意见,他展开从仙门偷录的 "七星聚灵阵" 图谱:"老臣研究三年发现,仙门的阵法确实有可取之处。他们的 ' 灵气循环术 ' 能将灵脉损耗降至最低,若能学到此法,盘龙灵脉至少能再支撑百年。"
争论持续了七日,最终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打断。雍城以西的 "赤焰谷" 爆发了煞气喷泉,黑色的浊气覆盖了方圆十里,那里本是秦国最大的 "煞灵晶" 矿脉。开阳组回报,矿脉中的晶石全部被浊气污染,变成了能腐蚀灵力的 "毒晶"。
"不能再等了。" 秦成公望着赤焰谷方向的黑烟,"传我命令,以 ' 煞灵晶 ' 矿脉的残存资源为礼,组建使团前往崆峒山。正使由李默博士担任,副使为嬴术 —— 他曾在崆峒山待过三年,熟悉仙门规矩。"
使团的筹备暗藏深意。李默携带的礼物分为三等:上等是西陲特产的 "玄冰玉髓",能滋养灵根;中等是五十斤未被污染的 "煞灵晶",可炼制克制煞气的法器;下等则是传功阁珍藏的《山海经?西陲异兽篇》孤本,记载着仙门感兴趣的 "毕方鸟驯养术"。
"记住,我们是为求术而来,不是为争高下。" 秦成公将那面刻着 "净化血污" 的崆峒令牌交给嬴术,"仙门若提无理要求,除了 ' 血窍诀 ' 的核心秘术,其他皆可应允。"
嬴术的手指因紧握令牌而发白,三年前在崆峒山杂役院遭受的羞辱涌上心头 —— 仙门弟子用 "清心诀" 强行净化他的血窍,导致他至今无法突破金丹期。但他还是沉声领命:"臣定不辱使命。"
二、崎岖的求道之路
使团出发的那日,雍城笼罩在阴霾中。三百名护卫修士穿着崭新的灵纹甲,甲片上的血络符被刻意淡化,这是秦成公的命令:"暂隐血气,以示诚意。" 传功阁的老修士们在城门口摆下 "祈灵坛",坛上燃烧的 "血香" 散发着淡淡的赤色烟雾,这是秦地特有的 "血脉祈愿术",祈求使团能平安归来。
旅途的艰辛远超预期。行至黑风渊时,护卫队遭遇了变异的 "饕餮蚁"—— 这些妖兽因灵脉枯竭而变得异常凶猛,蚁群过境之处,连玄黄石都被啃噬成粉末。嬴术不得不动用使团携带的 "震雷符",符纸爆炸产生的金光虽击退了蚁群,却也暴露了行踪。
"是秦国的队伍!" 隐蔽在岩壁后的仙门斥候发出信号。七日后,崆峒山的 "望气台" 上,云鹤子看着水镜中淡化血络符的秦军修士,嘴角勾起不屑的弧度:"蛮夷就是蛮夷,以为洗掉血气就能冒充仙门弟子?传我命令,让他们从 ' 污秽道 ' 上山。"
"污秽道" 是崆峒山最陡峭的山路,沿途布满了 "洗尘阵"—— 这种阵法能剥离生灵身上的血气,对秦国修士而言无异于酷刑。当使团踏上山道,每个人的皮肤都像被烈火灼烧,灵纹甲下的血络符发出痛苦的嗡鸣,几名护卫当场口吐鲜血,血窍受到重创。
"坚持住!" 李默运转 "血窍诀" 护住心脉,他的胡须被阵法剥离的血气染成赤色,"这是仙门的下马威,我们不能半途而废。"
山道尽头的 "迎客坪" 上,早已等候着三名崆峒派弟子。为首的弟子手持拂尘,看到使团狼狈的模样,故意用灵力放大声音:"奉云鹤仙长令,蛮夷使团不得踏入 ' 清霄门 ',暂居 ' 杂役院 ' 听候发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