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把最后一本账册码进木箱时,指腹蹭过纸页上的油渍——那是今早武大郎算营收时,不小心滴上去的芝麻饼碎屑,被她用指甲一点点刮下来,却还是留下个浅黄的印子。像枚拙劣的印章,盖在“西门庆欠银三两”那行字上。
“还在捣鼓那些纸片子?”武大郎的声音从灶房传来,带着面粉的白气,“刚刘捕头派人来说,西门庆那厮把铺子抵给赌场了,估摸着是没钱还官差的罚金。”
潘金莲回头,见他正弯腰往炉膛里添柴,粗布褂子的袖口沾着面,侧脸被火映得发红。她走过去,伸手替他把歪了的布带系好:“抵了才好,省得他总惦记咱这小摊。”指尖触到他后背,隔着布料都能感受到那片滚烫——他今早为了赶制五十个咸香饼,从卯时站到午时,腰都没直过。
武大郎直起身,手里还攥着个没捏完的面团,被他揉得发亮:“那厮活该。”他顿了顿,声音放低,“就是……俺听王婆说,他闺女被送去李家做丫鬟了,怪可怜的。”
潘金莲挑眉:“可怜?当初他带人砸咱摊子,把你推得撞在石墩上时,怎么没想过可怜?”她抽过他手里的面团,三两下捏成只歪歪扭扭的兔子,“再说李家那婆子是出了名的和善,总比跟着他爹学放高利贷强。”
武大郎看着那只缺了只耳朵的面兔子,嘿嘿笑了两声:“你说得是。”他伸手想去拿,却被潘金莲拍开。
“洗手去。”她把面兔子扔进竹筐,“刚摸过炉膛的灰,脏死了。”
武大郎听话地转身去舀水,木盆里的水晃出半瓢,溅在青砖地上,晕开一小片湿痕。潘金莲看着他笨拙地搓手,皂角沫沾了满脸,突然想起三个月前——那时她刚把记账本甩在西门庆脸上,这人还只会蹲在摊子后面,被地痞骂了只会涨红了脸攥紧拳头,连句完整的反驳都说不出来。
“想啥呢?”武大郎凑过来,鼻尖还沾着点白,像只刚偷吃完面粉的耗子。
“想你笨。”潘金莲拿起竹筐里的面兔子,在他眼前晃了晃,“捏成这样,武松回来准笑你。”
提到武松,武大郎的眼睛亮了亮:“俺弟说下月就到?”
“信上是这么写的。”潘金莲点头,从怀里掏出皱巴巴的信纸——那是武松托人捎来的,字里行间全是煞气,说要“活剥了西门庆的皮”,却在末尾用极小的字问“哥嫂的饼摊生意好不好,俺攒了些碎银,够买两斤好面不”。她把信纸折成小方块,塞进贴身的荷包里,“他还说,带了边关的香料,让咱试试做胡椒饼。”
“胡椒饼?”武大郎搓着手,眼里的光比灶膛里的火还旺,“俺听说那东西辣得烧心,能好吃?”
“试试不就知道了。”潘金莲笑着推他,“去把昨天剩的芝麻倒出来晒晒,潮了做饼会发苦。”
武大郎刚走出去,王婆的大嗓门就撞进来:“金莲妹子!大郎!出事了!”老太太手里攥着块破布,跑得小脚直颠,“西门庆那厮……那厮带了群赌徒,说要抢你的账本!”
潘金莲心里咯噔一下,掀帘出去时,正见几个歪戴帽子的汉子堵在摊前,为首的正是西门庆——他瘦得脱了形,锦袍皱巴巴的,眼里布满血丝,手里挥着张当票:“潘金莲!把账本交出来!那上面记的都是老子的‘冤情’,凭什么让你这贱人攥着?”
潘金莲把刚晒好的芝麻往武大郎怀里一塞,冷冷地看着他:“冤情?你强占王木匠的木料、克扣李寡妇的工钱,哪笔不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她转身从木箱里抽出最厚的那本账册,“还是说,你想让我念给街坊听听,上个月你是怎么教唆手下,往咱饼摊的面里掺沙子的?”
周围瞬间围拢了人,张屠户扛着杀猪刀站到最前面:“西门庆!你还有脸来闹?县太爷判你罚银五十两,你不乖乖交,倒来抢人家的账本?”
“就是!”卖菜的陈婆把篮子往地上一墩,“前儿你还偷了我两捆葱,当我不知道?”
西门庆被骂得脸一阵红一阵白,突然冲向潘金莲:“少废话!把账本给我!”
武大郎猛地往前一步,把潘金莲护在身后。他比西门庆矮了一个头,脊背却挺得笔直,手里不知何时多了根擀面杖,木头上还沾着芝麻:“俺不许你碰俺媳妇!”
“就凭你这三寸丁?”西门庆嗤笑,伸手去推武大郎。潘金莲早有防备,侧身躲过,顺手抄起旁边的长凳,“砰”地砸在地上:“西门庆!你再动一下试试!”
长凳腿陷进泥里半寸,惊得那几个赌徒往后缩了缩。潘金莲翻开账册,声音清亮:“大伙儿听着!去年三月,西门庆欠张屠户猪肉钱七两;五月,骗走李郎中的药材倒卖,得银十二两;今年正月,教唆恶奴砸俺们的摊,致使炊饼损失三十斤——”
“你胡说!”西门庆嘶吼着扑过来,却被张屠户一脚踹倒在地。
“俺媳妇说的句句是实!”武大郎突然开口,声音虽抖,却字字清晰,“俺这里有你手下李四的画押,他早就悔悟了!”他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手因为用力而发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