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穿越成潘金莲和武大郎相依为命 > 第19章 账本藏锋,巧计退恶奴

潘金莲把最后一页账册拍在案板上时,指节泛白。晨光从破窗棂钻进来,斜斜切过她脸上的怒意,把账本上“西门庆欠糖霜三斤”的字迹照得发亮。

“媳妇,咋了?”武大郎端着刚出炉的芝麻饼凑过来,围裙上沾着面粉,鼻尖还沾了点白,像只偷吃东西的仓鼠。他瞥见账本上的红圈,手一抖,饼子差点掉地上,“这无赖又来?”

潘金莲没回头,抓起灶台上的擀面杖往竹篮里一塞,声音发紧:“他小厮说,今儿晌午要带‘朋友’来‘捧场’。”她转身时,袖口扫过装铜钱的瓦罐,叮啷声里带着咬牙的力道,“明着是捧场,八成是来砸摊子的。”

武大郎的脸瞬间涨红,手里的饼子被捏变了形:“俺去找二郎……”

“坐下。”潘金莲按住他的肩,指尖触到他后背绷紧的肌肉,“武松回来前,咱得自己扛住。”她掀开瓦罐,倒出铜钱哗啦数着,“你昨天说南头张婶要的二十个葱油饼,现在就做。”

武大郎愣着不动,喉结滚了滚:“可他们人多……”

“人多才好算账。”潘金莲从怀里掏出张泛黄的纸,是她托货郎从县城捎来的“阳谷县商户规矩”,手指点着其中一条,“聚众滋扰商户,可报官拘押。”她忽然笑了,眼角的厉色柔和了点,“你忘了?上次王秀才教咱的,官字两个口,咱占着理呢。”

武大郎看着她把规矩纸折成小方块塞进袖袋,又看着她往竹篮里塞了把剪子——不是裁布的,是平时绞肉馅的,刃口闪着寒光。他突然把饼子往篮里一丢,转身就往灶后钻:“俺多烤两炉硬面的,砸起来……咱也有家伙。”

潘金莲看着他佝偻的背影在灶台后忙乱,火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忽大忽小。她深吸口气,往面盆里加水,手腕稳住了。

晌午的日头刚过头顶,街口就传来喧哗。三个敞着衣襟的汉子堵在摊前,为首的正是西门庆的贴身小厮,三角眼吊得老高:“潘娘子,俺家官人说了,你这饼子太糙,配不上阳谷县的地界。”

潘金莲往竹凳上一坐,手里转着擀面杖,竹篮就放在脚边,剪子的木柄露出半截。“哦?那请问官人身旁的‘朋友’,是来买饼还是来评理的?”她扫过那几个汉子腰间的短棍,声音突然扬高,“街坊邻居都看着呢——张婶,您要的饼!”

买饼的人群果然围拢过来,张婶挤前排,手里还攥着昨天的饼渣:“俺说大郎家的饼咋了?比你家主子卖的馊肉干净!”

小厮的脸青了,扬手就要掀摊子。潘金莲早有准备,猛地站起时带倒了竹凳,“哐当”声惊得众人后退半步。她没去扶凳子,反倒把账本举过头顶:“西门庆三个月欠账七两四钱,昨天还让人偷换了俺家的秤砣!”

“你胡说!”小厮急了,伸手就抢账本。

“砰”的一声,武大郎从后面撞过来,手里的铁鏊还冒着热气,滚烫的饼子贴着小厮的胳膊滑下去。那汉子惨叫着后退,带倒了两个同伙,三人滚作一团时,武大郎已经把潘金莲护在身后,手里的铁鏊举得老高,脸憋得像熟透的山楂:“俺、俺媳妇说的句句是真!有账本!有街坊!”

潘金莲从他胳肢窝底下钻出来,手里的规矩纸“啪”拍在小厮脸上:“自己看!滋扰商户,打!”最后那个“打”字刚出口,张婶的菜篮子就飞了过来,紧接着是李屠户的剔骨刀(刀没开刃,吓唬人的),还有孩子们扔的石子。

混乱里,潘金莲拽着武大郎往巷子里跑,竹篮里的饼子掉了一路。跑到拐角处,武大郎突然停下,弯腰捡起块沾了泥的芝麻饼,吹了吹递过来:“还能吃。”

潘金莲看着他鼻尖的汗混着面粉往下淌,突然笑出声。笑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她拽过他的手,往他掌心塞了个铜板:“去买瓶醋,咱中午吃酸汤面,醒神。”

武大郎捏着铜板,指腹蹭过她指尖的薄茧——那是揉面揉出来的。他突然往她手里塞了个东西,硬邦邦的,是他藏在灶膛后的碎银子,平时舍不得动的。

“俺攒的,”他声音发闷,“要是摊子真砸了,咱去县城再开一个。”

潘金莲的指腹裹着那点冰凉的银子,突然想起刚穿来时,这个男人把唯一的棉被让给她,自己蜷在灶前啃冷饼。她把银子塞回去,抓起他的手往回走:“砸不了。”阳光穿过巷口,把两人的影子拧在一起,“你忘了?王秀才说,他侄子在县衙当差,昨儿还来订了十个糖饼。”

回到摊子时,小厮们早跑了,街坊正帮着拾掇散落的饼子。张婶把个油纸包塞过来:“刚买的红糖,给你补补。”李屠户扛着半扇猪肉站在巷口,嗓门震天:“谁敢再来,先问问俺这刀答不答应!”

潘金莲突然按住武大郎的手,不让他去收拾碎瓷片。她转身回屋,拿出笔墨,在账本新的一页写下:“三月初六,西门庆恶奴滋扰,街坊相助,无伤。大郎的铁鏊比他的嘴硬。”

写完,她把账本往武大郎眼前一递。他凑过来看,鼻尖又沾了点墨,像只刚偷喝了墨汁的小老鼠。

“媳妇,”他指着“铁鏊”两个字,突然笑了,皱纹里都淌着光,“下次咱烙带芝麻的,砸起来更响。”

潘金莲被他逗笑,伸手擦掉他鼻尖的墨渍,指腹蹭过他粗糙的皮肤时,心里突然软得发慌。灶台上的水壶“呜呜”响起来,蒸汽裹着饼香漫出来,把两人的影子熏得暖融融的。

“傻样。”她推着他往灶台走,“先把张婶要的饼送过去,回来教你算新账——咱得给街坊们记上人情,以后加倍还。”

武大郎“哎”了一声,脚步轻快得像踩着云。潘金莲看着他颠颠跑远的背影,低头摩挲着账本上的字迹,突然觉得这阳谷县的日头,比现代写字楼的中央空调,暖多了。

傍晚收摊时,王秀才的侄子来了,穿着官差服,身后跟着两个捕快。他给了潘金莲一锭银子:“俺叔说你这儿的账比衙门的还清楚,这是订下个月的饼钱。对了,西门庆那伙人,太爷让他们去县衙‘喝茶’了。”

潘金莲把银子分了一半给武大郎,塞进他怀里的布包:“收好了,这是你应得的。”

武大郎捏着银子,手在发抖。他突然从怀里掏出个东西,是支磨得发亮的银簪子,样式旧了,却擦得干干净净:“前儿去县城换糖霜,见首饰铺在打折……”他把簪子往她发间一插,指尖蹭到她耳垂,烫得像火烧,“他们说,女子都喜欢这物件。”

潘金莲摸了摸发间的冰凉,突然转身往灶房跑,借口要烧水,却在灶台后红了眼眶。灶膛里的火“噼啪”响,她对着火光咧嘴笑,露出两颗小虎牙。

夜里算账时,武大郎趴在桌边打盹,口水差点滴在账本上。潘金莲给他盖了件外衣,看着账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从最初的“今日亏三文”,到现在的“盈余五百文”,从“武大郎脚磨破”,到“武大郎举鏊护俺”。

她提笔在最后一页画了个小饼,旁边画了个歪歪扭扭的人,举着个更大的饼。

窗外的月光爬进来,落在字上,像撒了层糖。潘金莲合上账本时,听见武大郎在梦里嘟囔:“媳妇,甜的……再加点芝麻……”

她低头笑了,往灶里添了块柴。这日子,果然像芝麻饼,越嚼越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