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穿越成潘金莲和武大郎相依为命 > 第16章 账册作刃,泼妇折锋

潘金莲把最后一笼葱花饼端出锅时,蒸汽腾得满脸都是,她抬手抹了把脸,指尖沾着的面粉在鼻尖蹭出个白印。武大郎蹲在灶台边劈柴,斧头落下的力道比往常沉了些,木柴裂开的脆响里,混着他压抑的喘气声。

“歇会儿吧。”潘金莲用布垫着饼笼边缘,把刚出炉的饼子往竹篮里装,“看你脸憋得通红,斧头都快握不住了。”

武大郎停了手,手背在粗布围裙上蹭了蹭汗,声音瓮瓮的:“俺没事。”他往街口瞟了眼,喉结滚了滚,“张屠户家的婆娘,刚才又在对面茶馆说闲话了。”

潘金莲往竹篮里铺油纸的手顿了顿。张屠户的婆娘是阳谷县出了名的长舌妇,前几日见武大郎的烧饼摊生意好起来,就常在街坊跟前嚼舌根,说什么“这骚狐狸不知给武大灌了什么**汤,把个破摊子折腾得人模狗样,指不定背地里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她说她的,你听那闲气做什么。”潘金莲把饼子码得整整齐齐,指尖捏着油纸角,用力抿了抿唇,“等会儿出摊,咱把饼子往她跟前摆,让她闻着香味儿,馋得直咽口水。”

武大郎抬头看她,眼里的愁绪散了些,嘴角扯出个憨笑:“还是媳妇有法子。”

潘金莲瞥他一眼,心里却没那么轻松。她知道武大郎看着老实,实则自尊心强,那些污言秽语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她把竹篮递过去,突然想起什么,转身从炕洞里拖出个木匣子,里面锁着她记了三个月的账册——不仅记着每日的营收,还有街坊们托她代买物件的清单,甚至连张屠户家婆娘偷拿隔壁王婆两颗葱、摸走李婶半袋蒜的“小事”,都一笔一笔记着。

“把这个带上。”潘金莲把账册塞进武大郎怀里,“要是她再胡咧咧,你就把这个掏出来,让她自己看看,这三个月她从咱这儿蹭了多少块试吃的饼子。”

武大郎捧着账册,手指紧张地抠着锁扣:“这、这能行吗?她要是撒泼……”

“撒泼就更好了。”潘金莲拍了拍他的胳膊,指尖的温度透过粗布传过去,“阳谷县的街坊谁不知道她占便宜没够?让她在众人面前闹一场,正好让大家瞧瞧她的嘴脸。”

武大郎还在犹豫,街口突然传来张屠户婆娘的大嗓门:“哟,这不是武大郎吗?今儿的饼子掺了多少糖精啊?吃着甜丝丝的,别是哄得人嘴甜,好给你家那狐狸精当幌子吧!”

潘金莲把竹篮往武大郎手里一塞,推着他往外走:“去,让她看看谁是狐狸精。”

武大郎被推得一个趔趄,站稳后深吸一口气,攥紧竹篮把手,一步一步往街口挪。潘金莲扒着门框,看着他佝偻的背影,心里捏着把汗——这是武大郎第一次主动面对流言,她比自己上阵还紧张。

张屠户婆娘叉着腰站在烧饼摊对面,见武大郎过来,唾沫星子喷得更远:“怎么?被我说中了?脸都不敢抬了?我告诉你武大郎,别以为娶了个会勾人的媳妇就了不起,这阳谷县谁不知道她……”

“刘嫂子。”武大郎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喧闹的街口静了一瞬。他从怀里掏出账册,解开锁扣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字,“你上个月初三,拿了俺们两块芝麻饼,说给娃垫垫饥,没给钱;初七,说尝尝新出的葱油饼,咬了半块扔了;十五那天,趁俺给客人装饼,揣走了整整一摞……”

他越说越顺,手指在账册上滑动,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连她蹭吃时说的“这饼子咸了点”“下次多放糖”都记在旁边。围观的街坊先是愣住,随即爆发出哄笑。

“怪不得刘嫂子天天往这儿跑,原来是蹭吃的!”

“我说她怎么总说武大郎的饼子不好,合着吃人家的嘴还不软!”

“看看这账册,记得比我家掌柜的还细!”

张屠户婆娘的脸从红到白,再到青,指着武大郎的手都在抖:“你、你个窝囊废,敢算计老娘!”她冲上来就要抢账册,却被武大郎往后一躲,结结实实地撞在旁边的货摊上,筐里的鸡蛋滚了一地,碎了个稀巴烂。

“赔俺鸡蛋!”货摊老板跳起来,一把揪住张屠户婆娘的胳膊,“这可是俺要给县太爷家送的贡品蛋!”

张屠户婆娘被拽得嗷嗷叫,哪里还有刚才的嚣张。武大郎站在原地,紧紧抱着账册,胸口剧烈起伏,却挺直了从来没挺直过的腰板。潘金莲看着他的样子,突然想起刚穿越时,这个男人连跟人讨价还价都不敢,如今却能攥着账册,在众人面前说出自己的委屈。

她悄悄退回家,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光明明灭灭映在墙上,像极了她此刻的心情——又酸又软,还有点说不清的骄傲。

傍晚收摊时,武大郎揣着账册回来,脚步都轻快了些。他把今天赚的铜板一股脑倒在桌上,数了三遍,突然抬头对潘金莲说:“媳妇,俺想给你扯块新布做衣裳。”

潘金莲正在和面,闻言手一顿:“做衣裳干啥?俺身上这件还能穿。”

“俺看刘嫂子被拽走时,你捂着嘴笑,露出来的袖口都磨破了。”武大郎挠着头,声音很小,“俺们现在赚得多了,该给你添件新的。”

潘金莲低头看着面团上倒映的自己,袖口确实磨出了毛边。她突然想起刚穿来时,这个男人连给自己买个馒头都犹豫半天,如今却想着给她扯布做衣裳。心里像被温水泡过,软得一塌糊涂。

“那扯块蓝布吧。”她揉着面,声音有点闷,“耐脏。”

“不,”武大郎却很坚持,“扯块红的。你穿红的好看。”

潘金莲没再反驳,只是和面的力道轻了些,面团在她手里转着圈,像个害羞的月亮。

夜里,她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爬起来翻账册。月光从窗棂漏进来,照亮了其中一页——那是她刚穿来时记的第一笔账:“今日营收:3文钱。武大郎把最后半块饼给了乞丐,自己啃了块干硬的窝头。”

再往后翻,字迹越来越工整,内容越来越丰富:“新增甜口烧饼,多赚5文”“武大郎学会算账,算错了3次,气得挠头”“张屠户婆娘蹭吃第7次,记下来”……每一笔都浸着烟火气,也浸着两个人慢慢靠近的温度。

“睡不着?”武大郎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嗯。”潘金莲把账册合上,“在想明天做什么口味的饼子。”

“做你爱吃的豆沙馅吧。”武大郎翻了个身,“你上次说,现代的豆沙馅里会放桂花。俺今天路过药铺,看见有卖干桂花的,买了点。”

潘金莲摸黑往他那边凑了凑,果然闻到一股淡淡的桂花香。她突然想起刚穿来时,自己对着发霉的墙壁掉眼泪,抱怨命运不公,而现在,这个曾经让她嫌弃的男人,会记得她随口说的一句话,会为她买一把干桂花。

“大郎,”她轻声说,“明天咱做两种馅,豆沙的给你,葱花的给我。”

“哎。”黑暗里传来武大郎带着笑意的回应。

窗外的月光越发明亮,把账册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一本摊开的人生。潘金莲把账册抱在怀里,听着身边武大郎均匀的呼吸声,突然觉得,所谓命运,或许就像这面团,初时粗糙难咽,但只要肯揉、肯等,总能发酵出意想不到的甜。

第二天一早,潘金莲刚把桂花豆沙馅的饼子摆出来,就见武松背着包袱站在摊前,风尘仆仆,眼里却亮得惊人:“哥!嫂子!俺回来了!”

武大郎手里的竹铲“当啷”掉在地上,僵在原地。潘金莲赶紧擦了擦手,往武松身后看:“就你一个?没、没跟官差一起?”

武松咧嘴笑,露出两排白牙:“俺把那伙贪官的罪证交上去,巡抚大人亲自给俺平反了!现在俺是自由身!”他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塞给潘金莲,“嫂子,这是俺在京城买的胭脂,听说城里的姑娘都爱用这个。”

潘金莲捏着那包胭脂,指尖有点烫。武大郎终于反应过来,冲过去抱住武松,眼泪掉在弟弟的肩膀上,嘴里反复说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阳光穿过武松的发梢,落在武大郎颤抖的背上,也落在潘金莲手里的胭脂上,红得像团小火苗。她看着相拥的兄弟俩,突然想起账册里还空着好几页,或许,是时候写下新的故事了——关于团圆,关于新生,关于两个被命运亏欠的人,终于在烟火气里,等到了属于自己的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