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锦枭:穿成炮灰女配后我掀翻了天 > 第15章 笔墨生香

锦枭:穿成炮灰女配后我掀翻了天 第15章 笔墨生香

作者:胥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9:12:42

那枚深深钉入佛像眼睑下的袖箭箭头,幽冷地反射着凄清的月光,尾端的微颤早已停止,只余下死寂的冰冷,如同一个凝固的诅咒,无声地诘问着这世间。

萧瓷的目光从那枚充满杀伐之气的箭头,缓缓移回脚边温润的白玉平安扣上。

一杀伐,一平安。

一警告,一… … 馈赠?或者说,遗落?

梁上之人此举,用意究竟何在?是警告她莫要肖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比如世子的关注)?还是提醒她,所谓的“平安”在绝对的力量面前如同虚设?亦或者,两者皆有?

那日清晨哑婆来时,萧瓷状似无意地指了指那尊佛像。哑婆抬头望去,昏花的老眼看了半晌,似乎并未发现那枚小巧隐蔽的箭头,只是双手合十,对着佛像拜了拜,比划着意思是佛祖保佑。

萧瓷心下稍安,却又更沉。那人的手法,不仅快,而且精准隐蔽到连近在咫尺都难以察觉。

她不再试图去解读那诡谲难测的意图,只是更加警惕,并将那枚白玉平安扣重新仔细收好,不再轻易示人。至于那箭头,她不敢去动,任由它留在那里,像一个冰冷的注视。

白日里,她依旧是那个怯懦沉默、惊弓之鸟般的萧三小姐。但“病”既好了,终日枯坐无所事事,反而惹人疑窦。

这日,钱婆子送来午饭时,脸上带着几分不情愿,却又不得不开口的语气:“三小姐,上头吩咐了,说您既身子好些了,佛堂清静,正好抄写经书,静静心,也……也给府里积点福德。”

她说着,将一个粗布缝制的旧布袋放在地上,里面是几刀粗糙发黄的纸张,一支秃头的毛笔,一方劣质的石砚,还有小小一块墨锭。东西劣质,但比起之前的完全忽视,已是“开恩”。

萧瓷垂着眼睑,细声细气地应了声“是,谢母亲恩典”,脸上是一贯的顺从和卑微。

心里却明镜似的。这哪里是让她积福德,不过是沈氏又想出的一个磋磨人的法子,用这种枯燥乏味的事情消耗她的心神精力,免得她“闲则生事”。或许,还有一层用意:让她时刻铭记自己“待罪静心”的身份。

钱婆子见她毫无异议,撇撇嘴走了。

门一关上,萧瓷看着那袋劣质的文具,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

磋磨?或许吧。

但这也未尝不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光明正大使用笔墨,且不会引人怀疑的机会。

写字,不仅能让她“静心”的表演更逼真,更能……做很多事情。

她铺开粗糙的纸张,研磨那嗅起来带着霉味的墨锭。动作生疏笨拙,符合一个被长期忽视、缺乏教养的庶女形象。

她开始抄写最基础的《心经》。笔触迟疑,手腕无力,字迹歪歪扭扭,大小不一,墨迹时浓时淡,甚至偶尔还会晕开一团,简直不堪入目。与原主记忆中那同样幼稚拙劣的字迹,别无二致。

她抄得很“认真”,一抄就是大半日,仿佛真的将全部心神都沉浸了进去,连哑婆悄悄送来温水时,她也只是匆忙抬头,露出一个疲惫而专注的笑容,又很快埋首纸间。

钱婆子偶尔进来查看,看到她那副吃力又认真的蠢笨模样,以及纸上那狗爬似的字迹,眼中鄙夷更甚,彻底放下了心。

然而,无人知晓的是,在这拙劣的表象之下,萧瓷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蜕变。

最初的生疏过后,前世浸淫多年的书写本能开始悄然苏醒。她开始有意无意地调整握笔的姿势,寻找更省力更精准的发力方式。手腕依旧刻意保持着些许“虚弱”的颤抖,但笔下的线条却渐渐有了微弱的控制。

她不再仅仅满足于模仿原主的拙劣。而是在每一笔每一划的重复中,极尽隐秘地注入自己的理解。

横,并非一味地平直,而是暗蕴筋骨,藏锋于起,收锋于末,欲右先左,欲下先上。

竖,并非简单地垂落,而是如松如钟,中正挺拔,力透纸背。

撇捺钩挑,开始讲究呼应,讲究节奏,讲究那股子含蓄却不容忽视的……内在力量。

她的字迹,在外人看来,或许依旧是笨拙的,甚至因为这种“刻意”的控制而显得有些古怪。但若真有书法大家仔细看去,便会发现那拙陋的皮相之下,隐隐透出的骨架与风神,已与过去截然不同!

这变化极其缓慢,如春蚕食叶,无声无息。

笔墨之间,成了她唯一可以稍稍放纵真实自我的方寸之地。

白日抄经,夜里苦练。

身体在汗水中变得强韧,意志在煎熬中愈发坚硬。而心绪,则在这日复一日的笔墨研磨中,沉淀得越发冷静、通透。

她开始利用抄经的掩护,做更多的事情。

复盘与推演: 她会在抄写冗长经文的间隙,于脑海中反复推演近期发生的一切。父亲冰冷下的复杂,世子疑虑的目光,沈清漪甜美的毒药,梁上人诡秘的行径……像是一盘散乱的棋局,她默默地将棋子一颗颗摆上脑海中的棋盘,尝试着勾连,推算着各种可能性。笔尖的流转,与她思绪的流淌,无声地同步。

记录与规划: 没有纸笔记录,她便将所有信息强行记忆。但有时,她会极其小心地,用极淡的墨迹,在废纸的背面,写下几个只有她自己能看懂的符号或缩写——或许是某个关键词,或许是某个日期,或许是某个人名的代号。写完后,她会立刻将其揉皱,甚至沾水捻碎,混入次日倒掉的垃圾中,不留痕迹。

甚至,她开始尝试模仿。

模仿钱婆子那日传话时,语气里那点幸灾乐祸又带着畏惧的腔调;模仿记忆中沈清漪那柔婉却字字藏针的说话方式;甚至模仿父亲那日简短命令中不容置疑的威仪……

她对着空无一人的佛堂,用气声练习,调整着面部细微的表情,控制着声带的振动。这并非为了表演,而是为了更深地理解那些人,预判他们的反应,从而更好地……对付他们。

笔墨无声,却仿佛是她最好的听众和导师。

这一日,她正在临摹一段尤其佶屈聱牙的经文,笔尖在“妄念”二字上略有停顿。

何为妄念?原主对世子那份畸形的依赖是妄念吗?她此刻心中翻涌的复仇之火是妄念吗?那梁上人莫测的举动,又是什么念?

思绪微微飘远。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不同于以往的喧嚣声。似乎有大队人马进府,隐约能听到欢快的奏乐声、喧哗的人语声、以及整齐的脚步声。

她执笔的手微微一顿。

哑婆傍晚来时,脸上带着些许未褪去的惶然和新鲜感,比划着,努力想表达什么。她从哑婆零碎的手势和模仿中,拼凑出了信息:从小偶尔寄养萧家的沈清漪小姐正式入府了。排场很大,夫人(沈氏)高兴极了,赏了下人,府里热闹得像过年。

萧瓷垂下眼睑,掩去眸中冰冷的神色,只是乖巧地点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又低下头,继续“专注”地抄她的经书,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与她无关。

笔尖落在纸上,写下一个个看似平静的字符。

唯有她自己知道,那笔锋之下,悄然转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厉。

夜深人静,喧嚣早已散去。

府中想必正在为那位“空谷幽兰”的表小姐举行盛大的接风宴吧?

萧瓷面无表情地完成了一套高强度的格斗训练,汗水浸透单衣。她走到窗边,借着月光,看着那粗糙纸张上自己写下的字迹。

一日日下来,变化已在累积。那字里行间,怯懦愚笨的皮囊下,属于“萧瓷”的锋锐骨相,已破土而出,呼之欲出。

她拿起笔,蘸了点清水,在冰冷的石砚上缓缓研磨。

然后,她在一张纸的角落,极轻极快地写下四个字:

静待花期。

水迹淡淡,很快便会干涸,字迹也会模糊消失。

但这四个字,却如同烙印,刻在她的心底。

写完,她正欲将笔放下。

忽然——

她的目光凝住了。

只见方才写下水字的那张纸,因为纸张粗糙吸水,那淡淡的“静”字水痕之下,似乎……隐隐透出了几点极淡极淡的……墨色?

像是之前书写时用力稍重,墨迹透过了纸背,留下的印痕?

这原本寻常。

但……

那透出的印痕,依稀组成了一个极其模糊的……

图案?

萧瓷的心,猛地一跳。

她立刻将那张纸小心翼翼地拿起,凑到窗前,对着月光,仔细辨认。

那透墨的印痕非常淡,且不完整,像是无意中沾染。

但那隐约的轮廓……

竟然……与她怀中那枚生母林氏留下的玉扣内侧,那奇异的花纹……

有几分相似?!

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且模糊不清,但那独特的弧度,那神秘的走向……

绝不会错!

这纸张……是府中统一采买的?还是……原本就在佛堂的旧物?

这墨痕……是谁留下的?是……母亲吗?!

她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拿着纸张的手微微颤抖。

仿佛无意中,推开了一扇通往隐秘过往的……尘封之门!

而就在她全神贯注于这意外发现之时。

“嗒。”

一声轻响。

一枚小小的、折叠得极其工整的……纸方块?

从房梁之上,飘然而落。

正好,落在她面前那张,映着模糊墨痕的纸张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